小麥種植
認識小麥 【小麥種植】 營養價值 生活應用 小麥製品

小麥種植概要

      小麥為溫帶禾本科小麥屬植物,按其栽培特性可分為一年生春小麥及越年生之冬小麥。小麥之栽培歷史極為悠久,其起源地可能在近東地區之肥沃海灣(Fertile Crescent),約在西元五千年前傳到印度、中國及英格蘭等地。中國於三千年前之古籍中,已將小麥列為五穀之一。台灣引進栽培之年代不詳,可能為先民移居台灣時,將中國之華南土種攜進栽培。台灣受氣候環境之限制,僅能在冬季裡作種植高度春播型之小麥品種,又受耕作輪作制度、經濟價值及競爭作物等影響,歷年來均無法自給自足,須仰賴大量進口。

生產

      小麥位居世界之重要禾穀類作物之首位,全世界約有五十個國家重植小麥,主要生產國家有美國、中國、加拿大、蘇俄、印度、阿根廷及澳洲等。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為主要之小麥輸出國。

      台灣小麥年總生產量在光復前大約為1,000公噸以下,1958年至1962年期間為台灣歷年來生產量最高時期,但其年產量仍僅四萬公噸左右,其中以196045,574公噸為最高,其栽培面積為25,208公頃。

       1964年以後,由於小麥大量的進口,導至本省小麥栽培面積急遽減少,至1974年僅304公頃,年產量738公噸。1975年開始,政府為照顧農民,責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與農會辦理契作保證價格收購,因而台灣小賣栽培面積仍得以維持1,000公頃左右。近十年來小麥栽培面積以1992年之1,402公頃為最高,年總產量為4,325公噸。主要生產地則為台中縣(潭子、大雅)、台中市(西屯)及彰化(秀水、福興、二林)等地。

用途

      小麥係人類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為碾製成麵粉,供作麵包、饅頭、麵條、通心粉、糕餅及各式各樣的麵類食品之原料,其副產品即麥麩可供家禽、加畜之精飼料。小麥亦可供釀酒、製醬油、醋、麥芽糖及酒麴等原料。小麥苗榨汁鮮食及小麥胚芽更為近年來流行之健康食品之一。

 小麥種植氣候與土壤

氣候

      小麥為原產溫帶之作物,主要產地分佈於北緯30度至60度;南緯27度至40度之間。其生育初期須適量的雨水供其生長,但在成熟期則需要乾燥之氣候為其適宜之氣候環境。

      台灣小麥栽培適期為秋冬季,即十月中下旬至翌年三月,所以栽培品種須為春播性高的品種。春小麥生育初期適宜溫度為15℃至20℃,抽穗後以17℃至18℃,成熟期前六至七星期則以20℃至23℃最適合。

土壤

      小麥對土壤的選擇性甚寬,不論土壤肥力高低,只要灌排水良好的耕地均可栽培,但以表土較深的坋質壤土為最適宜,PH值則為6~7。強鹼或強酸土壤不適合小麥栽培。

小麥品種

      小麥為自交性作物,常見的小麥屬包含有14個「種」(Species),這些種可依染色體數分為二倍體、四倍體及六倍體,栽培種小麥大多數為六倍體,主要之種類有普通小麥、硬粒小麥及圓錐小麥。台灣栽培之小麥品種多屬於硬粒小麥。

      台灣小麥育種歷史較短,約始於1921年,原始栽培種為來自中國華南之「在來赤」小麥,日治時期前半期推廣品種為自日本引進之「新珍子」、「琦玉」等品種。1938年至1945年間則進行雜交育種工作,育成「台中1號」至「台中32號」(缺27號)等31個品種命名推廣。

       台灣光復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繼續致力於小麥之品種改良工作,先後育成抗銹病、豐產之「台中33號」(1964年);抗銹病及白粉病之「台中選1號」(1980年)及「台中選2號」(1983年)等優良品種。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亦自旱田栽培的在來種,經純系選拔育成「台南2號」及「台南3號」(1956年)及1959年雜交選育「台南4號」等品種命名推廣,惟目前該三品種已不再栽培,

      1992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自日本引進之「W3」品系中,經純系選拔育成豐產、抗銹病、抗白粉病及抗台灣目前小麥栽培之嚴重病害穗枯病之新品種「台中34號」,台灣小麥的育種工作至此因外在環境因素終告暫停。

茲將台灣小麥種植面積較廣的幾個品系之農藝性狀略述如表1

1:小麥品種之農藝及栽培特性

品種名稱

育成年份

生育日數

(天)

成熟性

千粒重

(公克)

株高

公頃產量

(公斤)

栽培特性

台中29

1943

107

早熟

40

78

2000

追肥宜早,於播種後15日施用易脫粒,強風地區不宜種植。

台中31

1944

108

早熟

36

83

2100

生育後期多晨霧時,注意病害藥劑防治。

台中33

1964

112

中熟

46

96

2500

分藥少,宜增加播種量10~15%,追肥宜早。

台中選1

1980

120~130

中熟

33

80~90

2500~3300

適宜不整地栽培,不施基肥,追肥2~3次,忌積水。

台中選2

1983

120~125

中熟

38

80~90

3500~4200

適宜不整地栽培,忌積水,生育前期行3次溫潤灌溉,耐重肥。

台中34

1992

124~130

中熟

51

90~95

3500~4400

種子大,播種量宜增加10~20%,磷鉀肥施用量宜多。

 

小麥種植栽培方法

   

      台灣小麥栽培方式,可分為「水田裡作栽培」及「旱田栽培」,而水田裡作栽培可再分為「整地」、「半整地」、「糊仔」及「不整地」栽培等。整地及半整地栽培由於費工,目前極少採用,而大部份麥田採用糊仔栽培及不整地栽培等省工栽培為主,其他尚有特殊栽培方式。茲將台灣常用的省工栽培法,即不整地栽培介紹如次。

      不整地栽培法此種方法適合於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稻田,如黏重而不易透水的土壤則不適用。播種時依稻草處理方法之不同,可分為「草灰覆蓋法」與「稻草覆蓋法」兩種。


稻草覆蓋法

      本法可於水稻收穫前一天下午,將小麥種子均勻撒播於田面,然後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收穫時水田必須保持乾燥,使收穫機能順利作業,同時將稻草切碎,均勻撒蓋於田面及小麥種子之上,隨即引水灌溉,保持適當積水,積水深度視土壤種類與其滲透性而定,通常以播種後能使其保持12小時土面不再積水的程度,故灌水深度宜適當調節。

      待田間積水消失後,稻草即覆蓋於田面及小麥種子之上。本栽培法不施基肥,肥料以兩次追肥施用,第一次追肥於第二次灌水後,即播種後5~6天時施用;第二次追肥於播種21天施用。本栽培法不僅省工,且田面覆蓋稻草後可避免雜草滋生,並可保持土壤水分使表土濕潤,有利小麥初期的生長。


稻草灰覆蓋法

(一)稻草灰完全燃燒

      本方法與前法不同處在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後,將稻草(不切碎)均勻撒佈於田面,經2~4天曬乾後,點火焚燒,隨即引水灌溉,使田面保持積水狀態下撒播種子,此時草灰浮於水面,其積水深度視土壤種類與其滲透性而定,通常以播種後能保持12小時土面不再積水的程度。待田面積水自然消失後,浮於水面的草灰即可覆蓋在種子上面。如採用此不整地栽培法燃燒稻草後,應即引水灌溉播種,以免稻草灰被風吹走。播種後5~6天即需行第二次灌溉,於土面保持濕潤狀態時,即施用第一次追肥,第21天時再施用第二次追肥。

(二)稻草不完全燃燒

      本法係於水稻收穫前一天下午,先將小麥種子均勻撒播於田間,然後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水稻田宜乾,不宜潤濕,並將稻草均勻撒佈於田面後,即時引水灌溉,灌水深度以能保持12小時土面即無積水狀態的程度為宜,在播種後5~6天第二次灌水,隨即點火燒卻浮於水面上的乾稻草,等土面的積水自然消失後,未燒盡的稻草與草灰同時可覆蓋於已萌芽的小麥幼苗。灌水後土壤尚保持濕潤狀態下,馬上施第一次追肥,播種後第21天時再施用第二次追肥。

      稻草灰覆蓋法,因係不整地,所以雜草不易滋生,播種後小麥種子有覆蓋,不易遭受鳥害,且稻草灰含有鉀成分,使麥桿強韌,不易倒伏。

小麥播種及田間管理

 播種期

      水田冬季裡作,播種期之適當與否,不僅影響小麥的生長與產量,且與次年一期水稻的插秧及生育有密切的關係。台灣小麥播種適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此期間內雖可播種,但於11月上中旬之間播種者,才能提高產量及品質。如第二期水稻成熟較碗時,可採用糊仔栽培,以爭取小麥播種適期。

      一般而言,播種愈晚,產量愈高,因播種愈晚,生育日數愈長,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愈能充分發揮,因小麥穗數增多,穗大及粒大飽滿而增加產量;惟晚播小麥雖然增產潛力大,但因晚播遲收,產量較不穩定,通常在1115日以後播種者,必須在3月以後才能收穫,而生育後期常遇高溫多濕氣候環境,導致銹病、白粉病等之發生,致小麥植株容意倒伏及穗上發芽。

      小麥若過早播種,則其營養生長日數縮短,而發育尚未完成,即進入生殖生長,使小麥有效穗數減少,穗小、粒小、產量偏低。

播種量

      小麥播種量應依種子發芽率、品種分蘗力、施肥量之多少及種子大小而定。每公頃播種量以100~120公斤為宜。但如發芽率低於85%時,應酌於增加播種量。

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一般小麥的營養生長期(自播種到幼穗形成期),日數短,約20~25日,所以小麥田的肥料應著重於早期之施用,以促進分蘗及植株初期之生育,在幼穗形成期(約為播種後25~35天)前施用完畢,以促進肥效,增加有效分蘗。過晚施用則會造成無效分蘗之產生,延遲生育,造成減產。施肥前應先行灌溉,使田面濕潤土壤保有適當濕度,且宜在小麥葉片露水乾後再行撒施。 

表二:小麥每公頃之標準施肥量

肥料種類

肥料用量

(公斤/公頃)

施用方法(播種後)

7

21

35

氮素

120~150

50

40%)

50

40%)

--

20%)

磷酐

30~80

100

--

--

氧化鉀

60~90

60

40

--

堆肥

7,500~12,000

播種時施用

灌排水管理

      小麥為忌濕及祭浸水的作物,如於排水不良環境下栽培,影響其發芽及生育甚大,因此如於排水較差的田地栽培時,播種前預先於四周開一環溝以利排水。

      小麥自播種至抽穗期間,如有適當之降雨或灌溉方能正常成長;但齊穗期後至成熟後期則不太需水,生育後期如水分過多會延遲成熟,且容易發生倒伏,所以麥田的灌溉須注重於前半期,而後半期應注意排水,使田面保持乾燥。

      全生育期間麥田內不宜有積水狀態,所以灌溉時應注意切勿積水,如遇降雨量多時,應立即排水。因土壤太濕或浸水,濕氣迂迴不散的地方,易使小麥根部養分吸收及光合作用受阻,影響生育以致葉片黃化,若再遇高溫,則易發生蚜蟲為害及誘發白粉病、銹病等病害。

除草

      冬季裡作不整地栽培小麥,由於沒有打破表土,且有乾稻草或草灰覆蓋土面,所以雜草的發生較少,只要拔除較大的雜草即可,但若雜草不少,可視雜草種類選適用性殺草噴劑噴除之。

病蟲害防治

      台灣小麥栽培時期恰為低溫乾燥的季節,病蟲害發生較少,生育初期病害較少,蟲害較多,尤其前作物若是旱作,易遭夜盜蟲切根,因此盡量與水稻輪作或播種前可先施用地下害蟲藥劑毒殺。但在抽穗前後如遇高溫、多濕、多霧氣候,容易誘發銹病、白粉病及穗枯病,其中穗枯病為近年來發生最嚴重之病害,新品種台中34號具有抵抗性,惟如發現初期病癥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另在開花期及成熟期間,有赤黴病,如發現初期病癥應即時施藥防治。另蟲害主要為芽蟲及螟蟲為害。

      預防病蟲害,主要以栽培抗病品種;不可密植,注意通風及光照;注易施肥,勿偏用氮肥,酌施鉀肥增加抵抗力;及以藥劑防治。

小麥收穫/乾燥及貯存

  收穫

        全麥田之90%達完熟時即可收穫,台中選2號約在抽穗後65~70天即可成熟,台中34號約在抽穗後70~75天為收穫適期。目前台灣栽培之小麥均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一次可完成收割、脫粒、風選及袋裝,每天可收穫0.7~1公頃。

乾燥

       脫粒之麥粒應立即乾燥,可送至晒場曬乾或利用循環式乾燥機乾燥,但溫度不可太高(須低於40℃),避免種子熱死,發芽率低落影響品質。用循環式乾燥機的效率較高。

包裝與貯藏

       乾燥完成後即可袋裝或貯藏,如公賣局契作栽培者,小麥收購標準為:麥粒水分13.0%以下,夾雜物2%以下,殿粉價60%以上,蟲蛀粒1%以下,每公升容重量725公克以上,充分完熟粒90%以上,而麥粒大小均勻不變型,顏色鮮美。

       如留供種子用麥粒(水分含量低於11%)最好貯藏於鐵或鋁皮製種子筒內並封口,若能置於冷藏庫保存最好,於貯藏期間須每隔1~2個月翻曬一次,以確保其發芽率。且須防患穀象蟲為害,於貯存前先用0.2%靈丹(Lindane)粉劑以1800拌勻後貯藏,或使用5%的保滅丹(Bromodan)粉劑以11500拌勻後貯藏之。倉庫大量貯藏時,以好達勝粒劑,每一噸使用6~8粒貯藏。

(摘自台灣農家要覽  農作篇(一)財團法人豐年社編著  作者沈勳)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農家要覽  農作篇(一)財團法人豐年社編著  作者沈勳

 
東南喜願小麥探索隊版權所有.請勿拷貝及抄襲
Copyright © 2015 Explore Tea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