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小麥
「小麥」為萬榖之王,全球年產量約在5億8千萬噸以上
「小麥」為萬榖之王,全球年產量約在5億8千萬噸以上,加工用途廣泛,與稻米同為維繫人類生存的主要糧食之一。台灣2009—2010年進口年均在118—123萬公噸,進口的小麥與稻米的產量旗鼓相當。
台灣小麥在可溯源先民渡海拓墾時期(雲林麥寮),日治大正八年(1919年)台灣總督府從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一帶推廣種植麥作,各縣市 (州廳)種植面積從300甲到5000甲不等。戰後,台灣出現短期糧食不足,政府鼓勵農民廣泛種植雜作,小麥為重要作物。
1954年挾美援之勢,透過補助 營養午餐推廣「麵食運動」;1967年正式開放美國小麥進口;1970年間政府以「大宗物資貿易採購團」由美國輸入小麥、玉米、黃豆,藉以平衡台美貿易逆 差,台灣小麥、玉米、黃豆的種植從此受到壓抑。
1974年種植面積僅304公頃,以台中大雅、潭子,彰化二林、福興、秀水、埔鹽為主。 1975年後因埔里酒廠釀製紹興酒外銷暢旺,改採「保價收購」政策,小麥種植面積再度揚升,其中以1992年的1402公頃最高。1995年政府為因應自 由貿易,停止保價收購,農友紛紛轉作。現今僅有台中大雅有50—60公頃與台南學甲有20—30公頃與金門酒廠契作,提供金門農友小麥種籽在冬季種植小 麥,由金酒保價收購作為高粱酒的酒麴之用。
台灣小麥的品種
東南校園小麥園小麥品種為台中選2號
東南校園小麥園成熟的麥穗
台灣是亞熱帶國家,理論上不太適合種溫帶的作物小麥但因為早期台灣種小麥是拿來釀酒用,不是用來做麵粉,所以不以小麥的筋性高低為目的來選種,而是以容易栽種,抗病力佳,高產量的"的目的來選種,小麥的品種很多,目前在台灣種植的大多是台中選2號
資料/圖片來源:喜願小麥網頁 http://www.taiwan-wheat.net/node/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