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
研究報告 報告參訪喜願辦公室 報告專訪施明煌總兼
報告參觀喜願製粉所 報告參訪喜願麵包 報告大城小麥
【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 報告專訪魏明谷縣長 研究筆記

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

專訪內容請參考2015/02/06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

標題:

2015/02/06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

內容:

2015/02/06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蕭宇伶】

參加成員:
指導老師:林東毅、
義工家長:卓訓德、劉育娟
學生
:吳優、陳炘茹、卓相妘、林柔霈、許妤靜、蕭宇伶、 王心岑、曾鈺婷、樓宇涵、陳品玲

       2015年的2月6號,我們這群對大城小麥還不是很了解的國中生,初次來到了劉基生班長(大城小麥產銷班班長)的家。 大家第一次看到劉班長,是在東南國中初種小麥的時候,大家最初印象是「人好親切。」沒想到等他介紹小麥時,鉅細靡遺!並充滿了幽默感! 這次再度採訪,大家是興奮但不緊張的!

       等大家坐好,每人手中一支筆,一張紙,大家開始提問題, 第一個人問:「請問劉班長剛開始重小麥,是懷抱怎樣的心態,又如何栽種的呢?」他緩緩而答:「當初我們要栽種時,是懷抱著嘗試的心態,跟一般種植不大一樣的是,我們的理念是堅持不用化學肥料、除草劑、不驅趕小鳥,有點類似放他生死(笑),因為小麥是一種不需用太多水,容易生存的旱作。」光是他短短幾句,就充分的表達了問題核心,我不禁佩服著。

       接下來第二位同學的問題:「請問你們的耕種面積和未來發展是怎樣呢?」他說:「我們當初的耕種面積,是50公頃,今年約180公頃以上,200公頃左右,是全國最大的小麥面積種植, 如此全國也很難撼動。」 接著最後一個問題:「請問劉班長和大城產銷班面對的困境有什麼?怎麼解決?」劉班長馬上笑笑說︰「因為老人家不大能接受一些從未有經驗年輕人的提議,所以它們剛開始都不能接受,於是我們開始教育這些老農為何不噴農藥之類的。我們台灣的稻子冬天正值休耕,這時我們大城的農民還有小麥可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當他說完時,我手上的筆記,滿的快溢出來,這些快溢出來的黑色文字,竟是那彩色的大城產銷班故事。 【蕭宇伶】

 

內容:

2015/02/06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王心岑】

 

       2011年,彰化縣大城鄉送走國光石化,行政院立即擬定「彰化大城鄉經濟振興方案」,預計推動50公頃有機農業,但兩年過去,有機專區還在紙上規劃,當地子弟決心靠自己,用友善環境方式種10公頃小麥,沒想到意外獲得好成績,連農改場都讚嘆,大城可能是全台灣最適合種小麥的地方。

       利用當地小麥,開發小麥粥,麥仔餅、麥仔粿、爆麥香,標榜全手工製作,號召大家擺脫工業食品,品嚐復古的好滋味。 2012年七月成立大成產銷班,提倡友善環境種植四大堅持,堅持小麥栽培過程不捕麻雀、斑鳩、無農藥、無除草劑、無化學肥料等,這些堅持讓消費者吃的無負擔。他們也遇到了困境-人口外流而導致剩下的都是年紀較大老人。但他堅持做好自己的本分、照自己的規則,希望將小麥發展出大城未來的特色-也就是聽到大城就會想到小麥,說到小麥就會想到大城。 冬天時不太會種植,因為在冬天沒有適合的作物去種植,所以冬天等農民去種小麥,他還是有賺錢,又有興趣,而且不用太多的成本和人工:撒上去他就自己自然生長,至今,整個面積快200公頃,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種植鄉鎮,他們相信大城未來會成為小麥的專區,就是種植小麥一年會比一年的面積還有發展這些小麥產品的部分會有多元化的發展。

       劉班長:我們種小麥的目的除了是要友善大地,並且按照自己的方式, 希望發展出大城鄉未來的特色,把大城鄉推廣出去讓大家都知道! 【王心岑】 。

 

內容:

2015/02/06報告專訪劉基生班長【樓宇涵】

 

       「能夠看到這麼漂亮的view,比最後收成賺錢還要值得啦!」看著自家鴨寮旁逐漸黃熟的小麥,在東北季風吹拂下彎腰擺首,劉班長忍不住有感而發。

       長年養鴨的他,前年接手家中農地,結識施明煌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和喜願共和國契作0.7公頃小麥,頭一次種田,連小麥跟雜草都分不清楚,但也因為是農業門外漢,他充分遵守施明煌交代,不用農藥化肥、不毒鳥,讓小麥自然生長,想不到竟一鳴驚人,長得比許多種了三、四年小麥的農民還要好。 大城小麥就跟當地人一樣強韌,只有發芽初期比較需要水,東北季風、乾旱攏不驚,「隨便餵、隨便大」,劉班長除了一開始放水、整地,之後就沒花過一毛錢,去年小麥壯遊,許多人看到新同學劉基生的成果忍不住羨慕:「這裡要沙有沙、要水有水、要肥料旁邊還有鴨糞。」 2012年七月產銷班成立,當初動機是試種的心態種植小麥,當時政府在雜糧轉做方面是沒有補助,小麥不需時時照顧,不需使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及成本,最主要的是小麥收割販賣後還有錢賺。

       推動小麥種植的經過,第一年種植面積九公頃,因為冬天沒有適合種植的農作物,農夫冬天就不下田耕作,所以冬天就種植小麥,因為投入的成本較低,所以冬天農民也有收入。第二年面積大約50公頃,今年種植面積大約180公頃,應該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喜願種植面積大約150公頃,也因為喜願的磨粉廠在大城鄉旁,大城鄉為小麥種植專區,種植面積應該也會增加,有關小麥的加工食品也會多樣化發展,讓國人吃到美味的小麥製品。

       目前大城產銷班所面臨的問題:因為人口外流,從事耕作的人員多為老人家,要改變他們種植的方法(例:不灑農藥、化學肥料及除草劑)需要花很多的精神和時間說明及溝通,因為都是小農小戶也無法種植很多。其次是鳥類、蟲害問題,因為抱持「鳥吃一點,蟲吃一點,人也吃一點」有機耕作,友善大地的概念,希望面積擴大後能分散風險。

       劉班長對於大城鄉期期望是希望大城鄉成為種植小麥的第一品牌,提起小麥就聯想到小麥的故鄉是大城鄉,所以必須將種植小麥的優點,推廣到大城鄉各個地方,讓大城鄉成為台灣小麥重鎮。 【樓宇涵】

 

 
東南喜願小麥探索隊版權所有.請勿拷貝及抄襲
Copyright © 2015 Explore Tea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