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施明煌總兼
學習與參訪 參訪喜願工作室 【專訪施明煌總兼】 參訪喜願製粉所
參觀喜願麵包 參觀大城小麥 專訪劉基生班長 專訪魏明谷縣長

專訪施明煌總兼

學生心得請參考2015/01/30報告專訪施明煌總兼

    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總兼是「喜願小麥」的負責人,頭銜「總ㄐ一ㄢ」聽起來很響亮,看字才知道是「總兼」。校長兼撞鐘,是施明煌投入小麥之路的寫照。 東南喜願小麥探索隊以「為台灣農業做一件事 -喜願小麥」為專題研究主題,特別於2015/01/30專訪施明煌總兼,以下是專訪施明煌總兼訪談記錄,供大家參考:
        
壹、請問施總兼當初成立喜願小麥的緣由及發想是什麼?


        我在1999年成立喜願麵包工作坊,成立之初還有一段辛苦的日子,在2002年麵包坊進入穩定狀態,就是收支平衡的狀態,在2003年碰到SARS反而活的更自在。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因為SARS其間大家都不敢出門,用網路來買東西,所以1999年開始網路購買,2003年因此活起來。
        但如果沒有在1999年這樣投入努力的話,包括標準化、包括網路的行銷,其實我們在2003機會來了,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成果,這裡面就印證成功企業家常講的一句話「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但那準備是漫漫長路,可能是4、5都看不到,誰會知道你下了那麼多的苦工,機會來了大家都知道來了,但是假如你沒有那麼長遠的準備,其實機會來了只是加速你的敗亡。為什麼會加速你的敗亡?因為機會來的時候你沒做好準備,你會手忙腳亂,你就會被人看破手腳,也許短期間人家會覺得你很好,可是你的品質不穩定,交期不穩定,你的售後服務不穩定的時候,只是加速在這事情上面看到你的破相。
        2007年我們因為SARS之後起來了,但我們也碰到瓶頸,就是金融風暴,小麥價格飛漲後,麵粉從350元漲到800元,很多人大概會有3種思考。一個就是「退場」、「我不要做了」。麵粉太貴了,所以那一年烘焙業就收起來,大家都形容是「倒店」,其實不是,他就是「不要做了」。因為那多是第一代的老闆,差不多6-70歲那一代的人,他覺得說「我不用做的這麼辛苦,無,我乾脆收收起來啊!」,所以大家會有一種錯誤的印象說,好像金融風暴之後烘焙業進入「倒店潮」,就我自己認知,這是媒體的誤導,其實是第一代那種創業維艱、夫妻胼手胝足的那一代的老闆,他就退場。第二就是「轉嫁」。就是像連鎖店、新一代的,現在漲多少我就轉多少,而且還可以賺更多,因為這裡漲5元他可能就漲10元,所以他會因為這樣而賺。還有另外一種類型就叫做「對抗」。對抗就會涉及到每個人的性格,有哲學家會說一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你到底是怎麼樣風格的人,而且就會涉及到你未來要學的東西。譬如說,信仰、你的哲學派別,你是存在主義者,你一定會和我一樣,凡事會有自己的想法,我要做、我要怎麼做,不太願意選擇束縛的方法。我要告訴各位我們是採第三種方法,就覺得不服氣,要印證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就去種了小麥。

        就這樣開始種小麥,一公里開始種,2008年、2009年,最困難是在2008年,因為2008年雷曼兄弟垮台、世界金融危機,大家都不敢出門買東西,政府當時最怕的就是通貨緊縮,所以物價下跌。那一年我們最苦,小麥價格便宜了,麵粉也跌下來了,可是我們還在推動種小麥,因為那時我們種小麥已經不是只是為了自己了,因為我們看到農業本身的問題了,所以就有那個DM出來,就是告訴大家,我們為什麼開始種小麥,我們是在2007年之後才深刻的體認到,台灣在雜糧種植、農業政策的傾斜,假如我們不去往前做的話,其實問題會更多。

        在這裡我要做一個總結,也要提供給一種思考,就是當你想要解決你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你要先解決別人的問題,你的問題才會最小化,因為所有的問題都不可能單獨存在。比如我要種小麥,那我可能要鼓勵農民來種、幫他解決問題,我才有可能獲得不管是更好的品質、數量的穩定,才有可能獲得我想要的東西。

        
貳、請問施總兼喜願小麥推動的歷史經過?
         我剛剛應該幾乎回答差不多了。從2007年到2008年面臨非常大的困境,那個困境其實是價格的困境。那麼便宜你又要繼續去做,堅持下去,那時已經不是別人相不相信你,是別人把你當做是騙子,不是傻子、傻瓜。傻瓜是聰明人形容自己掩飾自己聰明的鈍辭,假如有一個人說「我是一個傻瓜」,「做這件事情我就是笨,傻瓜才會做這種事」,他只是在掩飾自己,覺得自我優越「不好意思,我比你聰明」,所以用一句說「我是傻瓜」。所比我從來沒有告訴人家「我是傻瓜」,也從沒告訴人家「我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認為就是傻瓜,所以我就可以怎麼辦….」。那時候我們是被看成是騙子,會騙人、會拐人,你就我來做這…。2008年開始推動種小麥的時候,碰到的問題就是農民不信任你,不太能夠開放open my,真正能夠對話,在你想解決這個問題時候。
        2008、2009這兩年其實是我們比較困難的階段。你要開始說服農民,因為他畢竟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台灣現在真正在務農的操作階層的年齡還是比較高,所以我們在2008年、2009年做的事情大概就是陪伴,另外就是用說故事的方法讓農民加入,第三就是我們有誘因,就是你種,我們有8分地大概120公斤,4包種子免錢,就是免費的,種超過這個我們才要算錢。所以推動在2008、2009年大概是回顧這段歷史中最難的。
        2010到2011年時我們認為步伐是最穩健的,因為慢慢連結農民被社會看見。台灣社會也有一個團隊看到問題的核心,台灣糧食自給率是非常之低的。所以我們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們被看見了,尤其是在磨出喜願白海豚中筋麵粉的時候,那時候真的不太一樣了。
      所以這裡我記得曾經說過,我們在剛開始推動台灣種植小麥的時候,第一個階段叫做「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2007到2009年的時候。公共電視會追蹤我們,因為當時沒有一個人想要去種小麥,怎麼會只有一個人,我記得很清楚,公共電視追蹤去問政府官員:有人在推動的看法,那個人就說「不可能」、「台灣不適合種小麥」。第二階段我們磨出白麵粉。2011年我們磨出台灣第一包白麵粉,叫做「喜願白海豚中筋麵粉」的時候,公共電視又去採訪那個農委會官員,農委會官員告訴他說:那個民間的努力我們樂觀其成,就是從不可能到樂觀其成。2012年也就是最關鍵的一年了。我們把總量拉放大到200噸-夢想的重量,我們每年都有個標題,「麥田的狂想6.0」,那一年就是「夢想的重量」,真的磨出來了。台灣最大的麵粉產業-聯華神通集團加入我們,一個在台灣開創麵粉產業的公司加入,聲勢就大起來了。一個人走一條只有一點光,卻看不到彎彎曲曲的路我們會怕、會跌倒,如果兩個人一起走,雖然一樣會怕,但步伐會很穩健,所以一定要找到伙伴很重要。所以2012年聯華加入的時候,喜願小麥蓬發利市,是個很大的轉折點。
       到去年2014年時我們種出了500公頃,收成量跨越600多噸的時候,我們真的有一點點擔心了,因為我們超出了,會有一點辛苦了,我們面對到的財務、人才部份的壓力就上來了。這是我們一路發展的歷史。
        
參、請問施總兼喜願小麥的發展現況?


        從2014到2015年來看, 目前確定種喜願小麥的農友超過300人, 若以大成為一個班算是一個的話, 大概在120幾位, 有時候一個班人數大約超過140幾個, 今年種喜願小麥的面積有430公頃, 雖然比去年種植面積小, 但因今年天氣屬於比較乾, 不會是潮溼型, 所以今年預定產出小麥和去年相同, 大約在600噸左右, 但是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農業有二種觀念需要被導正, 第一個是收成時間, 譬如說有記者要約時間來採訪小麥收成, 但是收割時間是無法很明確的定在哪一天, 而且若下雨也會影響, 所以說在農業只能說一個大約時間收成, 可能會較晚也可能提早收成, 農業操作沒辦法像工業生產, 它必須保持很高的彈性在那; 第二個是不要犯了一個忌諱, 忌諱就是數量跟重量, 我們在那之前常常說到數量跟重量都有個高度的隱憂, 當然講的過去是已發生的事實的時候, 我們在前面那幾年尤其說那一年有夢想的時候, 說我們今年要收多少, 可是我到第7年的時候, 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一件事情就是說, 當你講的越自信, 說我今年要收600噸, 或我今年要怎麼樣, 那麼那一年一定都會被老天猛敲你的頭, 所以當爺爺奶奶告誡我們不要亂說話, 有時候要我們噤口, 不要以為他們是迷信, 那是因為他們內心有個忌諱在那個地方, 那個忌諱其實就是他們的風俗文化, 你們一定要深刻體會他們的背後意義
        所以在目前的發展現況中, 大概就是這樣, 但是我們也不敢保證確定就是這樣, 因為我們真的有一點害怕, 講了之後又會怎麼樣那就慘了

        
肆、 請問施總兼目前喜願共合國的成員有?


於2012年定名為喜願共合國, 其成員如下:
1. 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 小麥的生產
2. 喜願大豆特攻隊(原名喜願大豆敢死隊)- 生產大豆
3. 喜願雜糧俱樂部- 芝麻. 蕎麥的生產
4. 喜願麵包工作坊

 

        
伍、 請問施總兼喜願小麥的發展瓶頸與困境是什麼?可以如何克服改善?


        目前喜願小麥的發展瓶頸與困境如下:
        第一是人才問題, 缺乏理念型及思考型人才, 一般農村大多數能找到是操作型人才, 但是有實務經驗還有能深化思考的人, 這種類型人才很少。

        第二是資金財務問題, 財物的控管是很嚴峻的問題, 而且農產品都是現金交易, 舉例生產200噸大豆, 一公斤60元, 就需要現金1200萬元來收購, 所以現金的流量控管非常重要。

       如何克服改善問題如下:
        1. 克服人才問題, 為了使外地人才能加入喜願共合國, 首先就是蓋宿舍讓他們可以安心住,  讓他們有穩當的生活空間, 所以從今年開始就有宿舍, 可以讓外地的人才來加入幫忙。

        2. 克服資金財務問題, 重點是要懂得勇敢把手伸出去, 告訴別人說需要幫忙, 目前沒有對外募取資金, 而是採取合作模式, 與聯華企業來合作, 先由聯華企業出錢收購, 喜願這邊再買回, 可減輕資金的負擔。

        
陸、 請問施總兼對喜願小麥未來的展望?
        喜願現階段看未來, 目前喜願碾製麵粉所, 在103年1月29日已通過有機認證, 有二件事要做,  一是協助農民發展社區產業經濟, 可使農民所生產的小麥, 直接碾製成麵粉而取回, 讓農民可以對自己種的作物非常有感情及驕傲感, 那此作物就能穩定存在於台灣農村裏面, 而不是單純商品化, 那樣對此作物是不會有感情, 不會堅持種相同作物, 隨著價格高低而轉換作物, 所以說協助農民發展社區產業經濟很重要。

        二是蓋喜願日光發電廠, 喜願希望能推動食農教育, 麵包在產業中算是高耗能的產業, 小麥碾製成粉要耗費大量的電, 而且用很多水要清洗小麥, 而製作麵包時也需要高耗能的電來烘焙, 麵包店也需要大量的燈具讓產品更可口加上冷氣才能經營, 所以說它是個高耗能的產業,目前喜願麵包坊屋頂採用台陽能板來發電製作麵包, 可以大量節省能源, 而且我們將投資一台喜願雜糧專車, 它有鷗翼形狀可以展開, 上面放置太陽能板, 此部車計畫要環島到各個學校及各個社區去推動台灣雜糧的生產可能性, 因為此部車有太陽能可供電, 無須另外接電來用, 然後要製作包子. 饅頭, 可做動態教學及靜態教學, 順利推展雜糧教育。

 

 
東南喜願小麥探索隊版權所有.請勿拷貝及抄襲
Copyright © 2015 Explore Tea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