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臺茶歷史
         
    荷蘭據臺時期 | 清嘉慶年間 | 清同治初期 | 清咸豐年間 | 清光緒年間 | 日治時期
     

      張迺妙茶師紀念館 (來源:本研究拍攝)

    一、荷蘭據臺時期:十六世紀荷蘭據臺時期,因為符合自然條件,嘗試種植野生茶樹。至十七世紀左右,台灣先民由福建帶來之閩茶品種如包種茶、烏龍茶等優良地方品種。

    二、清嘉慶年間(1820年):柯朝氏自福建武夷山引入閩茶種,種植於傑魚坑(今台北縣瑞芳地區)為臺灣北部 種植茶葉之始。

    三、清同治初期(1826年):台灣北部茶園有二處,於深坑附近及坪林尾庄內。早期製茶技術亦由福建製茶師父來臺傳授,因此台灣產製包種茶、烏龍茶技術乃源自福建。

    四、清咸豐年間(1855年):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種茶苗,種植於南投縣凍頂山,為現今凍頂烏龍茶之起源。

    五、清光緒年間(1908年):張氏兄弟(張迺妙)由安溪引入純種鐵觀音,在台北木柵樟湖山種植成功,相傳為木柵鐵觀音之起源。

    六、日治時期:除了原本從福建傳入的以外,日本人也積極試驗培育,大力推廣紅茶的種植,外銷歐洲與美洲等地。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台灣經濟起飛,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有了新的追求,於是各地茶藝館紛紛成立,各種製茶法、茶產品多元化、推廣茶區,使得茶文化更加蓬勃發展。

    資料來源:https://lhp1139.pixnet.net/blog/post/271155740)

     

     
               
  文山風情畫 茶葉大觀園 文山出好茶 製茶真功夫 文山找茶趣 呷茶初體驗  
  地理環境 茶的起源 文山茶歷史 採茶菁 文山茶坊園 農會話茶事  
  人文風情 臺茶歷史 好茶的故鄉 萎   凋 木柵好茶油 茶道好身手  
  風土物產 茶的文化 木柵鐵觀音 炒   菁 茶染好手藝 探訪秋悅節  
  觀光資源 茶的分類 文山包種茶 殺   菁 茶道真高手 茶坊採茶妹  
    茶的功效 綠色有機茶 揉   捻 喵喵貓茶町    
        乾   燥 創意茶餐廳    
        焙   火      
               
2019 © 文山茶旅 / 台北市景文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