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目前位置 參訪實錄 農糧署高雄區
 
時間:2013年2 月1 日
地點:農糧署南區分署高雄辦事處
對象:孫清義主任
 
   本專題所探討的企業是由農作稻米轉型釀酒產業,由於稻米為國人主要糧食,但隨經濟環境與飲食習性的改變,稻作產銷結構也隨之變化。而小組對於此結構改變,在文件資料蒐集整理後,覺得仍有不足。因此在黃媽媽的協助下,前往拜訪掌管國內農糧政策之單位「農糧署」位於南區之分署-高雄辦事。由孫清義主任親自為我們解說指導,孫主任在我們第二次訪視鳳麟酒莊時也同時到訪,而他就像是一本台灣農業變遷的活歷史,對於國內農民產業與生計變化及政府農糧政策對應瞭若指掌,故由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開始娓娓向我們敘述:
 
 
   民55年時,國內成立加工區,台灣開始走向工業發展之途。於民60幾年時農業也開始走向工、商業發展結構。民65年時,台灣開港進口外國米,且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也逐漸地在改變。然而民73年時,稻米生產過剩,以致於稻米逐漸轉型為種植其他作物。當時地主分為,小地主、大佃農,但當時因為刻板印象以及三七五減租,導致減租的困難,且稻米過剩,只得以將稻米賤價出售,使得農民紛紛為了租金而感到困擾,而政府這時為了體恤農民,採取了休耕這個政策,在民國83年至85年,種過水稻、甘蔗以及雜作者,即可獲得政府補助生產的損失。到目前為止已有20萬公頃的土地休耕,而其中有5萬公頃都是第一期以及第二期休耕,導致人的勞動力減少,糧食也跟著減少。雖然台灣本身的條件可以達成90%的糧食自給量,但卻因為休耕等種種原因而降到只剩30%,所以目前農糧局希望能提升至40%,可進一步地將兩期休耕改至一期休耕。
   對於產量過剩稻米之處理方式,由於好的米講求的是「外觀晶瑩剔透」、「香」、「Q」、「軟」、「甜」,農糧局會將超過一年以上的米回收,若在一年至三年間,則將米拿來加工,若米超過三年,則用機器切碎,再做成飼料。農糧局採分年分期分區,如將高雄切成三區,「鳳山區」、「旗山區」、「岡山區」,每一期農糧局都會抽三個鄉鎮檢驗農藥,將他們的的作物放在一起然後平均評估,農藥若過量就淘汰,這也是農糧局的堅持以保持人民的身體健康。
   孫主任將國內農糧發展與對農民規劃輔助策略與實施成果詳細告訴我們,並在訪談結束後,贈予小組他個人所整理有關台灣農業發展之寶貴論文集,而其相關資料也協助我們完成 「一粥一飯」中,三項目標之內容。而在最後孫主任對於當前有許多青年新輩陸續回鄉從農,非常感性提出他的見解,其認為務農是一項極艱辛事業,除了人力付出外還需看老天爺臉色,這些寶貴經驗乃需靠傳承,由於不管從事任何農耕,前輩所累積實務智慧才是可種出優良農作的關鍵,他也提醒新一輩欲加入此波新農業發展的年輕人,在具有現代科技技術與專業知識之基礎下,應如其他產業一般,應以「學徒」學習的態度,謙虛且耐心承師學習,用心愛這一片土地,才可再使台灣農業立足全球競爭市場。
 
 
 
建議解析度: 1024x768以上 | 2013網界博覽會 高雄高商 | 未成年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