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目前位置 一粥一飯 稻米產業轉型
 
轉型起源
   當前經濟環境之邁向全球化與自由化,使得台灣農村產業發展也面臨新的問題與情境。而稻米生產自70年代後,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使得稻米消耗量降低,造成國內的稻米產量過剩、所謂穀賤傷農於此驗証。由於台灣是個典型的小農經濟體,在經營上本就有缺乏規模效率、調適困難、商品化農產品價格偏低等問題存在,而今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農業經營者必須面對從原本國內的競爭到往後國際性的競爭及挑戰。因此許多農家紛紛轉型,而轉型所帶來的問題又是另一種挑戰。  
 
因應策略
   於上述經濟體系之變化,政府即規劃稻米轉型發展策略以利輔導稻農。如良質米品種的推薦、推動CAS良質米標章、稻米分級制度及良質米產銷輔導等,都有利於稻米產業轉型之策略。並為因應消費市場的變化與增加農民收益,歷年來執行下列轉型計畫:
1、 1984年提出「稻米生產及稻田轉作計畫」,鼓勵農民辦理休耕或轉作種植具地區性特產之作物,推廣策略亦由「重量」改為「重質」。
2、 1997年政府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稻米產業政策改以「供需平衡」為目標,詳細規劃國內稻米生產,並持續輔導休耕及轉作其他特用作物。
3、 2001年起推動產業策略聯盟,整合優質稻米在產製儲銷的垂直及水平分工,以達到降低產銷成本及提升稻米品質的目的,進而拓展國內外市場(蘇振宗,2005)。
並對於2002年我國正式加入WTO後,稻米採限量進口, 2003年台灣稻米進口方式由限量進口改採關稅配額制(TRQ),故對國內市場尚不致於造成太大的直接衝擊,相對的取得國產稻米生存與發展流通的空間。另為鼓勵農民及業者提昇米質,辦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等活動,以增加國人對國產米之認知與支持,此外也推動稻米產銷專業區建構台灣米安全及高品質產銷機制。
 
 
未來規畫
   稻米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未來如何因應國內外稻米產業改變的新形勢,無論政府或學者專家皆不斷提出因應改善規畫,農糧署則提出下列5項經營思維:
1、稻米產業優質化:
利用傳統或現代生物技術開發抗(耐)病蟲害的優質米品種,及建立優質水稻生育過程的栽培管理技術,並在收穫後的乾燥、儲存及碾米加工等過程嚴控品質,達至食米優質化。
2、稻米產業安全化:
針對水稻生長過程中土壤重金屬污染、灌溉水的污染及農藥的施用、收穫後倉儲及運輸的防蟲藥劑等,皆是造成稻米衛生安全品質的危害點。為加強優質安全稻作栽培體系的研究及推廣,做到適地、適肥、適種(品種)整體作法,以確保優質品種能夠生產出優質安全的產品,更需積極宣導農民正確合理施肥及安全用藥之觀念。
3、分眾消費分段加值:
由於所得水準提升,消費結構由以往的大眾消費型態轉變為個性化的消費型態(分眾消費),如何將稻米產品以突顯出自我價值方式,呈現予國人並提供多元選擇,已成為台灣米未來商機所在。台灣稻米產業所具備的「小而美、小而精」的生產方式,應嘗試在「分眾消費」上,提供具「個人化的感性」產品,使得購買者得以代表與眾不同的價值。另在稻米產業供應鏈各環節的服務水準,落實「分段加值與服務」方式,將可提昇稻米產業的附加價值並帶動整體稻米產業的優勢發展。
4、稻米產業高收益:
對優質稻米市場,制定一套完整的產銷秩序,引導農民種植優質稻,使良質米品種透過經營主體實行分級收購、分級儲存和分級銷售,而非生產產量高品質差的稻穀來繳交公糧。故需著重於輔導具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經營主體,實行從品種、栽培、收購及行銷一元化的作業,增強品牌意識,建立優質米品牌及加強廣告策劃等,期能創建具有強勢競爭力的台灣米精品名牌,以經營國內外優質稻米的市場。
5、稻米產業生態化: 鼓勵種植綠肥、涵養水源或景觀作物,以強化生態及生活等機能,除可有效調節稻米產量外,亦真正形成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在執行面上可配合各縣市政府推動農村產業文化活動及休閒農業,將稻田、稻米生產與否等,列為重要的休閒產業行銷要素,以達確保基本糧食與維持生態環境安全的共同目標。
 
註:本頁資料來源,見「文獻參考」中文:27、34條
建議解析度: 1024x768以上 | 2013網界博覽會 高雄高商 | 未成年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