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永續發展的生態城市

生態指標

學者專訪

訪問日期:2017.4.19
訪問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受訪者:林政逸 教授
研究專長:都市及區域規劃、都市文化經濟、文化導向都市再生、創意都市研究、文化產業

【專訪內容】

pic
pic
pic

一、請問在推動生態城市需要達到哪些指標和條件?

答:要能夠達到生態城市的指標和條件最基本就是做好環保和節能減碳,這些都是和人類的行為有關,因此居住在城市的民眾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和實際行動做好環境保護、資源回收,甚至是資源的使用上面有能夠減少能源的耗損,比如說:你們來上學的時候,開車還是騎腳踏車,如果是開車的話就會耗損石油,但是如果我們是騎車或是走路,就會減少能源的消耗,這是我們在行為上面可以做得到;再來就是開車,開車會排放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氣體就會造成全
球暖化、氣候變遷,但是我們騎車就不會;最後,就是減少產業的能源消耗,因為我們開發很多的產業,它就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產業能不能減少也是很重要的指標。以上都是生態城市的基本指標和最本的條件。


二、請問臺灣目前是否已有足夠能力和條件來推動生態城市?

答:基本上生態城市是一個理想,理想就是說他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很難馬上達成,那怎麼往那個目標前進,就是必須規劃設計讓城市朝向永續發展的居住環境,最基本的目標就是降低資源的消耗,減少破壞生態環境,以及避免汙染環境。

目前臺灣的大部分城市都致力於環保節能和發展綠能,具備低碳城市的型態,已經達到生態城市的基本標準,但是這種都市型態對生物多樣性高的臺灣而言,仍有努力改善的空間,例如創造更多的生態濕地、生態水池、生態溪溝、生態公園、綠地保留、植栽樹木等打造成生態城市的環境。基本上,我認為臺灣的城市是有能力和條件來推動生態城市,問題在於有沒有決心去做,只要政府有良好的規劃和執行力以及民眾的配合,確實是可以達成目標。目前,臺北市在推動生態城市已有不錯的進展,例如完善大眾運輸、良好資源回收、增加綠色植栽、提升綠色能源、規劃生態公園等成果,以及提升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往生態城市的目標邁進。


三、請問有哪些國家的生態城市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的地方?

答:歐美有許多國家的生態城市早已開始落實都市的永續經營策略,對於城市規劃的思維、手段及經驗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德國、瑞典、美國、巴西、芬蘭、挪威等許多國家。舉例來說,有些國家的生態城市有獎勵不開車的措施,方法是如果你不開車而改搭大眾運輸工作或騎單車,市政府將會提供獎金,許多商店還會提供購物優惠;這些成功的生態城市重視居民的環境教育與溝通,可以看到市政府投入相當多的經費與時間和居民溝通和環境教育,讓他們充分理解生態城市的意義與使命,鼓勵居民使用大眾運輸,減少開車,如何進行垃圾減量和節能減碳;綠建築的規劃,規定建商必須規劃住宅區的每棟住宅有節能的設施以及設計生態池、景觀、公園等,而且必須使用符合生態、可回收建材;能源的有效利用,許多生態城市能充分利用風力發電、家庭廢棄物沼氣發電來使用,以及規定建築需裝設太陽能,所以能產生許多的電力;有效利用水資源,每個社區都建設生態池,能有效儲存雨水,加上家庭廢水處理後的再利用,都能讓水循環再使用。以上,歐美國家許多生態城市的成功經驗與做法是值得我們省思與學習的地方。 


四、請問臺灣在推動生態城市有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和阻力是什麼?

答:許多歐美國家在推動生態城市時也是會遇到困難和阻力,最重要是有沒有決心、執行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臺灣在推動生態城市所遇到的困難和阻力應該是人類思維、產業思維和政府思維三個方面,有沒有去轉變。舉例來說,很多人都習慣開車比較方便,今天如果請大家不要開車,要求大家騎腳踏車,大家會願意配合?要馬上改變人類的的習慣是需要時間去克服;關於產業思維,今天我們的產業也要考慮到生態環境,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的塑膠用品是
很容易造成汙染,所以我們規定廠商生產可分解的環保產品取代塑膠產品,但是廠商的成本就要變高,產品賣出的價格相對也會變高,消費者會接受嗎?所以廠商願不願意考量生態環境,配合生產成本較高的產品,需要政府有相關獎勵和產業思維的改變;最後是政府的思維願不願意轉變,政府要有實質的獎勵與配套措施,舉例來說,我們鼓勵廠商生產環保產品或是鼓勵大家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循環的資源,在這方面政府可以提供補助或是減稅的獎勵,由政府帶頭做起,相信效果會更好。


五、請問教授您對臺灣未來發展生態城市的期許?

答:由於臺灣的都市過度開發,人口密度過高,導致綠地面積越來越少,加上汽機車數量過多,造成都市排熱困難,連帶影響生物棲息地以及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這些由來已久的問題都需要政府能夠有一套策略去解決。如果臺灣每一個城市都有決心能夠確實去改善,由政府與民眾一起共同努力進行改造行動,相信我們可以慢慢地往生態城市的目標前進。


參考資料:
研究團隊採訪整理

圖片來源:
研究團隊拍攝

- Top -

CyberFair

© Copyright 2018 臺北市大安國小 網博研究團隊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