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是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 台灣經濟出口值佔最大比例
  • 從一條被廢棄的鐵路出發
  • 藉由在地人的介紹
  • 我們一起了解台糖歷史

開始製糖

簡介

根據歷史記載臺灣平埔族最晚在14世紀時就已經知道種植及利用甘蔗,但卻沒有提到他們是否已經知道利用甘蔗製糖。那台灣究竟從何時開始製糖的呢?原自於17世紀的荷蘭統治時期,從那時人們便開始種植甘蔗當做原料來生產蔗糖,作為臺灣主要出口商品,當時產量最高紀錄達141萬8731公噸。

阿緱製糖所

1904年由蘇雲梯成立南昌製糖會社,是台灣第一間新式製糖廠,但因設備經常故障且操作不熟練等原因,產量不如預期。
1907年8月台灣製糖會社開始興建阿緱製糖所至九曲堂的鐵路,11月在歸來庄建設阿緱製糖所,1908年12月完工,1909年初正式開始製糖,壓榨能力為1200公噸。

技術的演進

傳統製糖

舊式糖廍:製造含蜜之赤糖(黑糖),是一種含蜜糖,混一些渣質、礦物質和有機物。
過程:將甘蔗榨成甘蔗汁之後,接著就是熬煮糖的手續,通常會用五個孔明鼎(舊式煮糖用鍋)強火加熱煮蔗汁,並依所裝的糖汁濃稠度不同來放置,由最稀到最濃,火勢則依濃稠度不同,糖汁稀的火勢大,糖汁濃的火勢小。熬煮時需要不停的去攪拌蔗汁以及除去鍋上的浮渣,以防蔗汁沈澱焦黑,當呈現半流通體時,再放冷卻,析出晶粒成為赤糖(黑糖)。

新式製糖

優點:規模龐大,設備安全,一切皆用機械完成,效率高,產品優。
過程:首先,先將甘蔗截斷,再送入壓榨機壓榨,將甘蔗經內的汁液壓榨高出百分之94。接著把甘蔗汁加熱,並加入石灰和蔗汁中的雜質產生沉澱,再經沉澱槽把沉澱物排出,就變成澄清汁。如果要使蔗汁脫色,以便直接製成白糖,就要經過二氧化碳處理或二氧化硫處理。接著把澄清汁送入多效蒸發罐的第一個蒸發罐,逐罐把澄清汁中的水分蒸發掉,最後一個蒸發罐的澄清汁就濃縮成為糖漿。再把糖漿送入結晶罐,同時投入晶種使其產生結晶體。結晶罐抽成真空狀態,讓糖漿中的水繼續蒸發濃縮,糖粒結晶體漸漸長大,同時使糖漿變成糖膏。待結晶完成後,把糖膏送入分蜜機,開動後糖蜜流出機外,把機內的糖粒結晶體取出,經過乾燥步驟便成為砂糖,成品就完成了。

糖業沒落

糖業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產能衰退,製糖工廠也多在戰爭中受嚴重破壞。戰後,台灣糖業公司成立並修復製糖設備,將其整併為36間糖廠。1950年,行總廠制,改名為屏東總廠,下轄屏東、高雄、小港、南州、旗山糖廠。
隨著國際糖價長期低迷及生產成本過高等因素,臺灣製糖產業開始沒落,於1997年10月屏東總廠製糖工場停閉,改制為屏東糖廠,2004年1月改為資產管理中心屏東區營運處,2005年10月改為台灣糖業公司屏東區處,轄有南州廠(現已改為觀光糖廠)。現廠區內部分土地為屏東市公所所用。過去曾是其周邊居民就業與經濟重心的製糖工廠紛紛遭裁撤或合併,其中只有少數轉型為觀光糖廠或繼續維持運作。
此外,有少數私人糖廠自日治時期或戰後初期創業,甚至還有幾家維持運作,如新南糖廠。現今,台糖公司只剩下虎尾、南靖(已於2009年停止製糖業務)、善化三間蔗糖廠以及小港煉糖廠還在運轉。

生產紙漿

紙漿廠

屏東紙漿廠興建於1977年9月,1985年1月歸併台糖屏東總廠,1988年3月更名為屏東副產加工場,後因糖業沒落,運輸成本提高,運作17年後關廠,在1994年7月停閉,現在留下的三棟原料倉庫,因為見證台糖多角化經營的歷程,在建築上也修足保存,屏東縣政府因此在2016年公告為歷史建築。

原料功能

屏東紙漿廠製做的紙,主要原料為蔗渣,生產漂白紙漿,蔗渣是各糖廠製糖剩餘之蔗渣經過打包機壓成塊渣,利用台糖鐵路五分車載運至屏東製造紙漿製造紙。
曾先生告訴我們,因為紙漿廠的存在,充分發揮甘蔗渣的價值,大家可以少砍很多樹,原來這才是環保意識的先驅喔。

轉型關廠

屏東紙漿廠在關廠後,今日已變成台糖縣民公園,三棟紙漿廠也列入歷史建物。如今的景觀跟以往已經明顯不相同,但倉庫的主體皆有保留下來,還保留了警衛室建築物,很適合作為展區的入口管理處呢! 整理完的廠區乾淨許多,增添了多種兒童設施和大型藝術裝置區,是孩子們的幻想遊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