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是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 台灣經濟出口值佔最大比例
  • 從一條被廢棄的鐵路出發
  • 藉由在地人的介紹
  • 我們一起了解台糖歷史

500枚炸彈轟炸

1945年6月清日甲午戰敗,盟軍轟炸台灣,17架B24型飛 機對屏東糖廠投下500多顆炸彈,糖廠的曾先生說,當時糖廠 受創嚴重,光復後歷經了兩年的整建,才開始恢復生產。 恢復過程中,在煙囪的煙道發現一顆巨大飛彈,竟然幸運 地沒有被引爆,於是找來鳳山工兵部隊將飛彈取出,並將彈殼 補修彩繪成魚形造型。原本陳列在製糖工場化驗室及糖廠大門 旁,後來移置台糖園區歷史公園展示。 這顆「炸彈魚」,似乎告訴我們「和平無價」「爭戰無 期」。過去戰爭歷歷往事,發人省思,我們也當珍惜現在的穩 定生活啊!

成立屏東糖廠文物館

民國99年6月「屏東糖廠文物館」文物一館成立,總面積 約有28坪,並規劃了「老舊照片」、「書畫、篆刻、水墨 」、「文獻史料」、「文物機具」、「樂器、服飾」、「甘蔗 、土壤、昆蟲標本」、「奬牌、奬杯」及「影音觀賞」等主題 區。 民國101年12月「屏東糖廠文館」文物二館完工,占地約 39坪,並增設「屏東紙漿廠」、「林邊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 兩個展示區,讓社會大眾可以由不同面向瞭解台灣糖業發展的 過程及歷史。 為了接通一、二館,之後在兩館之間增設一條室內廊道寛 1.6公尺,長6.2公尺,也可以利用廊道的空間不定期展陳社區 、學校及文史團體藝文作品,讓在地素人或藝文創作者有展現 才華的平台。

復興國小

復興國小的前身最早叫做「台灣第二區分公司子弟學校」。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在台糖現址創設。民國三十八年二月,校 名更改為「屏東市南區台糖代用國民小學」。民國四十年八月 ,屏東市改縣治,校名更改為「屏東縣台糖代用國民小學」。 因為經濟環境的變遷,製糖業無法像往日般欣欣向榮, 因此,台糖公司就把台糖代用小學捐贈給當地的縣政府,民國 五十七年八月,縣政府接收後就把校名更改為「屏東縣屏東市 復興國民小學」。 民國五十九年台糖公司為了興建紙漿廠,將「清水町農場 」與原校址更換土地,並出資興建校舍二十二間,連同校舍捐 贈給縣政府,復興國小不但有了新校舍,還於民國六十年搬進 新家,因新址位於屏東市復興路上,因此校名就稱為復興國小

停駛的五分車

五分車俗稱「五分仔車」,所謂「五分」指的是「一半」 的意思,因為台糖小火車的軌距為762mm,約只有歐美 1435mm寬軌車的一半,而台灣人稱一半為「五分仔」,所以 籠稱為「五分仔車」。 台糖的小火車通常以運送原料為主,但也能載運旅客, 曾為臺灣交通主力之一。在1997年3月30日早上9點,台糖小 火車最後一次行經屏東市區;1997年10月1日,台糖屏東總廠 製糖工場停止運作,而每逢甘蔗採收期便會穿梭屏東市區的台 糖小火車(五分車)亦隨之停駛,其長達85年的歷史就此畫下 句點。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台糖公司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糖業株式會社」, 光復後,台糖所有產業便從日本手中接收過來,它不僅資產多 ,且是個會賺錢的企業,因此,為了給員工子女有良好的教育 環境,台糖代用國中、國小就此產生。 因為經濟環境的變遷,製糖業在台灣漸漸有了虧損,甚至 到了1960年以後,只能變賣公司資產度日,全省的糖廠小學 都成了沉重的包袱,因此台糖公司就在民國五十七年把全省十 五個糖廠小學,捐贈給當地的縣政府,縣政府把所有的糖廠代 用小學接收為縣立小學,也包含了現有的土地及校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