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北斗香取村史話:
一、香取村的設置時間:1940年(昭和15年)
濁水溪護岸堤防完工後,配合日本移民政策調整,1932年(昭和7年)起設置中部官營移民村,1940年(昭和15年)在北斗郡設置「香取村」,推展移民相關政策
濁水溪護岸堤防完工後,配合日本移民政策調整,1932年(昭和7年)起設置中部官營移民村,1940年(昭和15年)在北斗郡設置「香取村」,推展移民相關政策
新聞摘要:
總督府的移民政策是做為南向發展重要的工作,除了人才培育以外,因為昭和12年、13年移民成立的豐里、鹿島村336戶,受到地理位置的關係,指導員在指導上有困難,為了讓移民政策更順利推展,小林總督決定拆成3個移民村,豐里村有119戶、鹿島村有89戶,新成立的小林總督命名為「香取村」,有128戶,如果加上昭和7年成立至今的秋津村有156戶,北斗郡移民村戶數總共有492戶。
總督府的移民政策是做為南向發展重要的工作,除了人才培育以外,因為昭和12年、13年移民成立的豐里、鹿島村336戶,受到地理位置的關係,指導員在指導上有困難,為了讓移民政策更順利推展,小林總督決定拆成3個移民村,豐里村有119戶、鹿島村有89戶,新成立的小林總督命名為「香取村」,有128戶,如果加上昭和7年成立至今的秋津村有156戶,北斗郡移民村戶數總共有492戶。
二、香取村的位置圖:
香取村共分成5個聚落,分別為(1)北勢、(2)川並、(3)五號、(4)六號、(5)七號,其中的「5號」、「6號」、「7號」目前在行政區劃上為埤頭鄉,非本研究範圍,僅將位於北斗鎮的「北勢」和「川並」列入研究範疇。
香取村共分成5個聚落,分別為(1)北勢、(2)川並、(3)五號、(4)六號、(5)七號,其中的「5號」、「6號」、「7號」目前在行政區劃上為埤頭鄉,非本研究範圍,僅將位於北斗鎮的「北勢」和「川並」列入研究範疇。
使用Google Map來搜尋,呈現出來的香取村如下:
三、香取村的規畫:
移民村每戶分配到的土地面積由4甲至5甲半不等,宅地通常占1分5厘,呈方形塊狀,每2戶成1個單位,左、右、前、後各有6米寬的道路;移民的耕地呈現方塊狀,宅地的小方塊外圍就是耕地的大方塊,水圳縱橫其間,十分整齊;香取村每個聚落大約都留下3個單位的空間,做為移民集會、做操、升旗之用(注2)。
移民村每戶分配到的土地面積由4甲至5甲半不等,宅地通常占1分5厘,呈方形塊狀,每2戶成1個單位,左、右、前、後各有6米寬的道路;移民的耕地呈現方塊狀,宅地的小方塊外圍就是耕地的大方塊,水圳縱橫其間,十分整齊;香取村每個聚落大約都留下3個單位的空間,做為移民集會、做操、升旗之用(注2)。
川並(四號)部落配置圖:有如棋盤式的移民村規劃(注3)
四、香取村移民原籍:
香取村的日本移民原籍遍及日本各處,其中以來自四國和九州熊本縣、鹿兒島縣、佐賀縣最多,推測原因或許是與九州山多近海,農地少,農民生活不易,加上氣候與台灣接近等因素有關(注2)。
香取村的日本移民原籍遍及日本各處,其中以來自四國和九州熊本縣、鹿兒島縣、佐賀縣最多,推測原因或許是與九州山多近海,農地少,農民生活不易,加上氣候與台灣接近等因素有關(注2)。
香取村移民的日本原籍分布圖,數字為「人數」(注4)
參考資料:
1、資料庫搜尋日日新報日文版。
2、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衛城出版,p.184-196。
3、圖片取自:川並部落配置圖,文書提供者張素玢,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nrch/query.php?keyword=%E5%B7%9D%E4%B8%A6%E9%83%A8%E8%90%BD&advanced=。
4、原日本地圖取自:地圖取自「新樂園」,網址https://a30eve.nidbox.com/diary/read/9014216,參考《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p.190-191統計表繪製而成。
1、資料庫搜尋日日新報日文版。
2、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衛城出版,p.184-196。
3、圖片取自:川並部落配置圖,文書提供者張素玢,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nrch/query.php?keyword=%E5%B7%9D%E4%B8%A6%E9%83%A8%E8%90%BD&advanced=。
4、原日本地圖取自:地圖取自「新樂園」,網址https://a30eve.nidbox.com/diary/read/9014216,參考《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p.190-191統計表繪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