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普壇
基隆的中元祭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民俗活動,它是慶贊中元蘭盆勝會,普渡水路亡魂的祭典,基隆地區是至今少數仍採取中元醮形式的地方。這項祭典始於清朝,最初是由碼頭元發號苦勞間(如現今的碼頭工會)負責,後來改由慶安宮舉辦。
|
|
原位於忠四路的舊主普壇,鄭桑溪先生拍攝
翻拍自《崁仔頂文化》 |
主普壇一景
小組拍攝 |
另有所謂「四大柱」,乃是指中元祭典中的主普、主會、主壇、主醮四各部份,依道教醮祭的儀式,建立醮壇設祭,通常除設立道壇於廟內,稱做內壇,另在舉行祭拜活動的區域,依天、地、人、鬼四門建立四個醮壇,稱作外壇,俗稱四大柱。早期基隆設立四大柱的位置,並不一定,但大致是設在慶安宮及附近的奠濟宮、城隍廟為中心來設祭。主醮、主會、主壇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告中止,台灣光復後,只剩主普一柱為祭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
主普壇一景
小組拍攝 |
2010年吳姓宗親會輪值主普,在主普壇搭建的醮壇。
小組拍攝 |
其中主普是由宗親會負責,當時由所謂十一字姓組成,亦即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等姓,依序輪值每年中元普渡主普的祭祀事宜。主普壇便是由輪值主普宗親會負責搭建,舉辦相關道教科儀及化食普渡之處。
|
|
中元祭祀文物館展示的大士爺、山神、土地神、五方童子等模型。
小組拍攝 |
中元祭祀文物館展示的放水燈等模型。
小組拍攝 |
1954年,由李、郭、王、楊曾、黃、柯蔡、邱丘、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涂、董童等字姓組成聯姓會加入主普的行列成為十二個單位,輪流主普, 後來在民國七十年聯姓會中的郭、李二姓脫離聯姓會,而黃姓也在民國七十五年獨立,成為目前的十五個單位。
主普壇遷移史
主普壇早期是設在新店街(或稱草店尾),後來改至高砂公園設立臨時主普壇;直到日治時期1929年由十一姓輪普單位,正式興建固定的主普作為祭祀場所,在今日忠四路廣播電台大樓的現址。
|
|
2010年吳姓宗親會輪值主普,在主普壇前小徑搭建的歡迎牌樓。
小組拍攝 |
中元祭祀文化館入口
小組拍攝 |
光復後,因地居交通要道,每逢祭典期間常造成塞車困擾,而有士紳陳情遷建。遂於1971年將主普壇遷至中正公園獅頭山頂,由蘇德良市長主持破土儀式,興建新的主普壇, 1976年落成啟用至今。至於忠四路舊主普壇直到1989年,才由基隆廣遠壇李松溪道長主持祭典,正式拆除。
中元祭祀文物館
中元祭祀文物館位在主普壇一樓,佔地約八十坪 ,館內共分為六大展區,分別為文物展示區、特展區、多媒體影片放映區、魔幻劇場、親子互動遊戲區及資料閱讀區;裡面擺設了許多介紹雞籠中元祭的照片、文物、祭祀流程…等。
|
|
主普壇前廣場德風亭
小組拍攝 |
由主普壇廣場眺望基隆港區景觀
小組拍攝 |
主普壇於1976年興建完工,閒置多年後,在1997年,重新裝修完畢,並在當年的中元祭,推出「中元祭影像展」提供民眾參觀。在雞籠中元祭傳承的第一百五十的年頭(2004年農曆7月13日 ),民俗文物館透過「地方文化館計畫」爭取文建會補助經費,在中正公園內的民俗文物館(即主普壇一樓)完成「中元祭祀文物館」揭館儀式。
如今,它結合了產業、民俗與在地生活史,呈現經歷史演變後的中元祭典,除了中元祭歷程、活動、 公私普、藝陣、藝閣、祭儀與文物外,對於基隆的開發、拓墾、清末的械鬥及之後字姓融合的演變,皆有介紹。
基隆中元祭起源
自清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地方士紳決定延襲中原本土的風俗,在農曆七月舉行中元普渡。 基隆中元祭緣起為,清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八月,由於放牧時走失羊群踏損耕地爆發大規模的械鬥,基隆地方的漳州人與暖暖地方以安溪人為主的泉州人,在魴嵿(今南榮公墓)發生了激烈的械鬥事件,死傷枕藉以致屍骨難以辨識,地方士紳收其骸骨得一百零八具,分別集葬於蚵殼港、獅球嶺義民廟。幾經遷移,現座落安樂路一段的老大公廟,已成每年七月中元祭開龕門(開鬼門)、關龕門(關鬼門)祭典的場所。協商以字姓輪值主普,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比賽陣頭來代替械鬥打破頭,以求達到社會和諧。1856年(咸豐六年),基隆中元祭開始舉辦,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 |
|
|
中元祭時在中正公園山下懸掛的燈籠景色
小組拍攝 |
主普壇上基隆文化館重修碑記
小組拍攝 |
回頂端 | 回首頁 |
Keelung Municipal Anle Senior High Scho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