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nu 回首頁 計畫簡報 幕後製作 網站地圖
造橋實錄

交通介紹 工作情形 團體伙食 體驗心得

造橋實錄

體驗心得

 

王思涵體驗心得

隊員王思涵和跟隨父母來造橋工地的小朋友對談隊員王思涵和跟隨父母來造橋工地的小朋友對談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其實,一開始我是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現場的。畢竟現場體驗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在裡頭,稍有不慎,報告做不出來不說,就連校譽可能也會連帶受到影響;還好,一上車就有一群人熱情招呼我們,「是少年仔耶」「你們哪個學校?」「你們要採訪什麼?」親切的程度,就像回家一般。

直到下了車,隨著歐巴桑到了廁所,只能說我傻眼了,生平第一次看到這麼克難的廁所,又擠又小、沒有燈光,若非那絲太陽的光線只怕伸手不見五指,而位在半山腰就連地面也是傾斜的,踏在裡面只能說有種不真實感,會不會下秒鐘就連人帶廁所墜落?但最糟糕的在後頭,它居然沒有衝水設備,只能靠著人力,拿著水桶沖洗……不過,所有來工地造橋的人似乎都習以為常,他們心裡大概是真的抱持著「不管環境的惡劣,我今天就是要造好一座橋」的想法,我甚至聽到這樣的一句話「裡面衛生紙剩兩張,我等一下再拿一包來放」,衛生紙,雖然聽起來這麼不起眼,但有多少公家機關就怕被偷而不敢提供?反觀這裡的人,互信互愛,甚至不忘給下一個人方便。這種情操,在現代人身上還能看到多少?

義工們在等待交通車的情形義工們在等待交通車的情形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另外,也問了幾個在旁邊玩沙的小孩,「你知道你今天來做什麼嘛?」「不知道」,「那你知道爸爸媽媽今天來做什麼嘛?」「不知道」,「那你現在在幹麻?」「我們要用沙子做水餃__假的水餃啦」說完還不好意思的抓抓頭,看著他們稚嫩的臉龐,我想,雖然他們現在什麼也不懂,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並在大人們的潛移默化中,漸漸長成一個懂的付出的大人,一代代的的替行善團傳承下去吧!

最後,離開的時候心理有些不捨,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因素,這可能是我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造橋活動,再不能體會這樣的人情,再不能貼近這樣的善念,隨著行善團人員年齡層逐漸老化,你要我怎能不感傷?

(參考資料來源:王思涵親自體驗)

朱翊凱體驗心得

隊員幫忙搬熱心人士準備給大家吃的粽子隊員幫忙搬熱心人士準備給大家吃的粽子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今天是個令人驚奇又期待的日子,因為要到嘉邑行善團的工地體驗造橋的滋味 ,六點多在民族國小外等待交通車,當車子到達國小時,我可是驚訝不分,因為車上幾乎坐滿了人,一路上,即使是崎嶇德山路,但許多義工臉上也是充滿了笑容。

到造橋工地,就有較早抵達的義工煮好早餐,大家先補充一下體力後,就開始尋找可以幫忙的工作,每個人都似乎上了發條似的動奮,而我是到伙食團幫忙,先是削芋頭,接著洗菜、炒菜、炸豆皮……等等,每一樣工作都帶給我新鮮感,當大家工作累了時,伙食團也陸續端出許多美食來慰勞大家,即使是簡單的米粉湯、炒青菜、炸魚,大家臉上都顯現出幸福的表情。

隊員朱翊凱協助準備伙食隊員朱翊凱協助準備伙食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等伙食團的工作到一段落,我就到工地幫忙鏟石頭,剛開始我還不太順手,後來有熱心的伯伯教我技巧之後,我就比較適應了,鏟土工作結束後,我們就到一旁吃89歲老阿嗎切的水果,真是甘甜,大約11點多,我們就搭上交通車準備回到本部。

這次的體驗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大家行善堅定的心,不辭辛勞的來到這裡幫助更多的人,看到大家品嚐我們親自參與製作的美食,心中感到十分喜悅,假如以後還有時間我一定要再來體驗這項有意義且充滿感恩的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朱翊凱親自體驗)

林郁軒體驗心得

 義工教導隊員林郁軒挑菜 義工教導隊員林郁軒挑菜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當大家還沉浸在香甜的夢鄉中時,我們便已到民族國小前等待嘉邑行善團的交通車帶領我们去造橋工地。工地到了,就聞到義工們為我們準備的早餐,補充完體力,我就來到伙食團幫忙,一開始是挑菜再來是去洗碗、洗菜,阿嬤們對我說:「你們真是有為的好青年,有你們的幫忙減輕我們不少的負擔。」聽到此話,我內心感動不已,因為我們的幫忙就能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那麼一切都很值得了。

這次參與造橋讓我體會到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感受社會的人情味,這次真的是受益良多啊!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再來的話,我一定會奮不顧身的參與。

(參考資料來源:林郁軒親自體驗)

蔡尚甫體驗心得

隊員王書海和蔡尚甫協助挑土隊員王書海和蔡尚甫協助挑土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很高興能參與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的假日造橋活動,從中我學到了很多,而最可貴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吧!既無私又團結,過程中常常從長輩的口中聽到很多的道理,加上伯伯、阿姨們的熱情真的是擋也擋不住,雖然一開始會有點小緊張,擔心會格格不入,但慢慢的你會發現你已進入這個大團體了。

一開始上車還真有點不習慣,不是因為擁擠,而是因為我的年紀而被注意到,或許我們這一代早已被物質沖昏了頭吧!早就已經忘了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了,不懂得回報社會,所以加入行善團的年齡都在40歲之後的銀髮族,所以我們變成稀有動物。

隊員參與開工前之祭拜儀式隊員參與開工前之祭拜儀式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在工地裡,因為機器的運轉,到處都是塵土飛揚,而石灰粉也隨著風到處飄泊,當飛到頭髮後,再遇到汗水,頓時成了髮蠟,而鼻子吸入了大量的塵土,非常不舒服,拿起衛生紙往鼻子一擦,你會看到純白的衛生紙變成黑紙,在工地工作只能用灰頭土臉來形容吧!或許是受到團員的感動吧!不僅身體不累,且身心舒暢,或許這就是團員們個個體力過人,且永保年輕的方法吧!

在學校,教我們學術,在行善團,教我們道理,我想社會服務在現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未來期許我自己,能像這群快樂活菩薩一樣,為社會貢獻。

我相信他們的努力是默默的但是我社會大眾一定很清楚,而未來也會有更多的人加入行善行列。

(參考資料來源:蔡尚甫親自體驗)

袁門侃體驗心得

造橋工地之醫護義工幫忙處理受傷民眾的傷口造橋工地之醫護義工幫忙處理受傷民眾的傷口(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最初我只是在書面資料上得知嘉邑行善團的造橋的知識,但是在我自己去現場親身體驗過後,又別有一份感觸,原來自己實際現場搬運砂石或是煮菜燒飯,雖然很累,但是大家心理那股行善的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身體的疲憊遺忘,沉醉在這一份令人歡樂的工作上,不辭辛勞,每一次都高高興興的去工作,歡喜的享受甜美成果。在行善團的夥伴臉上,我看到了喜悅、歡樂,看的出大家身體的疲憊,卻看不出臉上有一絲絲的不願意或是不開心,使我不敢鬆懈下來,雖然那些慈愛的大叔大嬸們對我們釋出無比的善意,但我還是不想休息,因為我覺得做這些事是開心愉悅的。

(參考資料來源:袁門侃親自體驗)

王選評體驗心得

隊員林郁軒及王選評協助挑土隊員林郁軒及王選評協助挑土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在這次的,造橋體驗中,讓我從中學會許多事物,這,或許是人生中用金錢買不到的,在這,只看的到每個人的心就是只有一個目標,要來做善事,要來造橋,所以沒有人想偷懶不做,在這也看不到階級的制度,不分輩分、彼此幫忙,每當留下一滴汗,臉上的笑容卻更加燦爛、更加滿足,也讓我體會到團結力量大,一個畚箕的土提不動,所以,兩個一起,若是少了另一個人,那一定提不動,相對也無法做事了。

清理一百多顆魚頭,一個人一定無法在短時間完成,一旦多一個人,相對就快多了,而且會的人還可以敎一下小撇步,每個人,都搶著抬砂石,深怕比別人少做一點,完全不放過可以做事的機會,當想休息時,到一旁休息,吃點東西,也沒有人批評,反而互相鼓勵,

我們到造橋工地後合影
我們到造橋工地後合影
(圖片來源:本小組自行拍攝)

雖然有許多都是,老幼婦孺,但體力可不輸現在年輕人,一包40公斤的石灰,輕輕鬆鬆就抬起來,完全看不出重,就像在吃飯一樣,讓我想到,如果派這些老人上站場打戰,可能都比年輕人還有用呢!而別人在工作時,一些人在一旁切水果,供給累的想休息的人享用,而那水果當然也是別人熱心供應的,雖然是捐出來的,卻甜的不像話,如同在喝糖水般,雖然只有一個早上,但每個人都十分認真的做,所以,一個早上工程就進步很多,在這,沒有爭吵,只有互相鼓勵,沒有臭臉,只有微笑和滿足,這也讓我體會到人生許多大道理,這也一定時學校敎不到的。

(參考資料來源:王選評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