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nu 回首頁 計畫簡報 幕後製作 網站地圖
善橋發表

所有作品 橋的命名 得意之作

善橋發表

得意之作

1何明德老先生遺作-行圓橋(NO.230)

特殊處:這座於87年6月28日通車的行圓橋為同年2月1日仙逝之何老先生最後遺作。令人稱奇的是「行圓橋」的名稱早在86年11月始建之時就已決定,冥冥之中似乎預告了何老先生的功德圓滿。

另外,嘉邑行善團為紀念何明德團長,將第231座橋命名為「懷德橋」,以示何老先生的精神將永遠留存在世人心中。

 

 

1最長、最堅固的水泥橋-行正橋(NO.216)

特殊處:在85年3月26日,一座長約一百六十公尺、材料費高達一千七百八十萬的新式水泥橋誕生了。在通車典禮上,何明德先生說了這樣的感言:「有溪沒有橋是件難過的事。而這座行正橋是行善團歷來使用經費最多、困難度最高的橋,能在今年雨季來臨前完成,令人欣慰」。而事實上,行正橋不僅度過了該年梅雨的侵襲,它更抵擋了賀伯颱風、桃芝颱風,甚至連921大地震也摧毀不了,比較起同跨清水溪的瑞草橋、桶頭橋的中斷沖毀情況,嘉邑行善團的真材實料可見一般。

1最親近孩子的橋-仁雄橋(NO.326)

特殊處:它以「ㄇ」字型建造且漆上色彩橫跨友愛路與友忠路十字路口。 為了關心博愛國小學生們的安全,於是嘉邑行善團興建了第326座「仁雄橋」,這座橋是嘉邑行善團歷年來所興建的第二條人行陸橋。參與造橋的有來自全省兩百多位志工冒雨工作,其中有位最高齡94歲的阿嬤志工盧林金,還有來自全國的會員,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助造橋工程。

 

1最美麗的吊橋-義仁吊橋(吊橋無編號)

特殊處:這是一座建於民國41年的吊橋,橫跨於牛稠溪,該橋是現存嘉義地區最長的吊橋及竹崎鄉灣橋、義仁、義和三村居民的主要交通要道,民國六十五年、八十四年曾分別獲得清華山住持開通法師及嘉邑行善團協助發動修繕岩壁,漫步在吊橋上可以俯視橋下的壯麗景色。

 

1建造最辛苦的橋-行靜橋(No.195)

特殊處:建於民國82年5月,在阿里山鄉里佳村,是造橋中最辛苦的一座;由於工作地點在深山裡,清晨六點就得坐車出發,在車上顛簸三、四個小時,才到工作地點,因為山中下午就開始起霧,所以下午二點就得收工回家,否則太晚下山危險,更因為「行靜橋」是在山中架橋,橋墩的施工相當困難,所以這座短短二十九公尺的橋,花了七週才完成,雖然一路上艱苦難行但卻沒有人喊累。

(參考資料來源:「我的101班」網站及本小組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