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民國76年)開始,臺灣、澎湖地區解除戒嚴,同年開放一般人民可到大陸探親,之後中國神像隨之間接進口臺灣。1980年末期臺灣人力工資年年飆漲,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少數業者便外移到人工便宜的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設廠生產,或直接進口神像。如此一來,粗糙廉價「機器刻」的外地神像大舉入侵,再加上人心不古、唯利是圖,嚴重打擊臺灣本土的粧佛市場與士氣。

  施爺爺說:「臺灣的神像雕刻如今已逐漸背離傳統,加上廉價大陸貨充斥市場,粗製濫造,客人大都「聽價錢,不看藝術」,使得傳統精緻的神像製作,備受衝擊。而為吸引顧客,神像造形也變得商品化、生意化,原本土地公是右手拿著一顆元寶,現在變成右手拿四、五顆元寶,左手持如意,並坐龍椅。施至輝感慨,土地公是地方官,那能坐龍椅,而土地公的面像,應該是要很慈祥,有些業者開臉的功夫不夠,土地公面像讓人感覺很兇惡,卻辯稱『這個時代,不惡那搶有吃』,吹噓得天花亂墜,神像是要「威而不惡」,如果要搶,那最好改持手槍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