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古至今,粧佛工藝起起落落,傳入台灣至今的粧佛工藝大致分為四個時期,而這四個時期分別有著不同的粧佛發展:

1.清朝時期:

  台灣開發由南而北,當然在文化深度上亦然。台灣為移民社會,除了在地的原住民之外,就以福建、廣東為最主要移民對象。連橫在《台灣通史.工藝誌》說到:「台灣為海上荒島,其民皆閩、粵之民也,其器皆閩、粵之器也。」其實主要呈現在地文化受到移民族群影響,漸漸發展出具有在地化人文獨特的融合特色,其中以粧佛工藝可窺見一斑。
台南武廟右壁木牌〈欀焚祈安建醮牌記〉曾提到「來佛法」,因此推估早期的神像雕刻大約出現於道光15年(西元1836年);相傳鹿港吳田的「小西天神像雕刻鋪」也是於道光年間創立;而泉籍神像匠師楊裁則在新竹暗街仔成立「法西方」。所以我們可以說道光年間是匠師大量來台時間,不過由於西部沿海地帶多為泉州人所開發,因此和原鄉的師父交流比較密切頻繁。

  基本上,台灣的粧佛師傅大部份以泉州、漳州與福州三地為主,各自有各自不同獨特的風格特色,故形成不同門派流別。泉州派匠師採家族事業類型,父子口授心傳;福州派採資本企業類型,開放授徒,粧佛技術流通性較強,因此學徒遍布台灣,各立門戶;至於漳州派匠師則採家族與資本企業的折衷類型,既保留父子式的家族傳承,又開放授徒。

  當時來台的漢人,為了祈求能平安的渡過黑水溝,都會帶著神明一起來到台灣。移民禁令解除後,大量移民湧入台灣,為了報答神明的庇祐,因此在各地建造許多的宮廟,也吸引許多派別的師傅來台工作與傳藝。

  當時,粧佛匠師的待遇十分的優渥,他們居住寺廟或受委託的人家,食衣住行受到完善的照顧。如果神像雕造地相當完美,還會受到更好的賞賜,在備受尊重的情境之下,匠師們個個使出看家本領,雕造出尊尊完美的神像,也為台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