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學者採訪2

 


 

鹿港文史學者-莊研育老師

 

  莊研育老師是鹿溪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我們鹿港國中「古蹟解說社」的社團指導老師。老師一直致力於培養民俗古蹟導覽人才與發揚傳統文化的工作。因此,當我們詢問莊老師是否能請教他關於鹿港普度的問題時,老師二話不說,馬上答應了我們的採訪邀約。甚至在聽到先鋒們研究的主題是「鹿港普度」時,分享了最新現況:鹿港現在有些區域已經慢慢恢復輪流普度的傳統,建議我們有機會一定要實地去看一下鹿港的普度活動。

  在採訪時,先鋒們提出的問題主要是想解決蒐集資料時所產生的疑惑,例如普度歌當中的「初六土城」、以及「十三衙門」,現在已經看不到遺跡,而網路上的資料又眾說紛紜,讓我們不知所措,因此我們便趕緊把握機會,請教莊老師。透過莊老師的解說,我們才了解,原來是因為原本清兵的營盤地發生火災,於是移到現在鹿港小火車車站附近駐紮,也就是(鹿港國中校門前的)三民路與中山路路口左邊附近區域。會被稱為「土城」,是因為昔日鹿港沒有城牆,便用土圍成一個區域(或以土地公廟)來宣示自己的街區,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另外,十三「衙門」,(或另一版本中的十三金盛巷),指的範圍大致是從意樓到十宜樓中間區塊,也就在是金盛巷,鹿港國小以前曾當過理蕃同治衙門,十三日普度的範圍就是在這附近的區域。

  為我們解惑的同時,老師也反問了我們一些關於傳統普度、以及鹿港普度的宮廟問題,以確認我們對普度文化的認知理解是否正確。幸好先鋒們都很認真的在蒐集鹿港普度的相關資料,所以沒有被老師的問題難倒呢。經過莊老師精彩的解說,我們才明白自己對於家鄉這塊土地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入。我們這些鹿港囝仔真的也要好好的努力加油,才讓更多人也知道、並且了解鹿港的普度文化!

  

圖1:採訪莊研育老師

圖2:莊研育老師與探鹿先鋒成員合照留念

 

TOP

 

片來源:探鹿先鋒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