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社 - 排陣 牽摳(圈)

排場大陣仗 - 牽摳

文:金鷹振武隊 林奕靜整理

  牽摳亦作牽「圈」,顧名思義,「牽」就是一個接著一個,「摳」為台語音譯,也就是「圈」,圍成一個圈的意義。另外又稱為「排陣」。「牽摳」類似南部的宋江陣,同樣是當時盜匪四起、治安混亂當下,每個村莊村民們集結起來,為了抵禦盜匪、保衛村庄衍生而來的,舊社振興社館長說,牽摳需要動員很多,不是每次都可以演練。另外老師傅表示,在他年輕時,學拳的人有四、五十人,那時都要牽圈、牽連環,沒有四、五十人根本就無法牽得起來。

  參與牽摳的每人各持一種兵器或空拳,包括鐵釵、關刀、雙鍵單鉤槍、雙刀、齊眉棍、單刀等,參與演練的成員均有自己的對練拍檔(套招對手),必須固定對練套招,所以雙方默契十足,牽圈時分成攻守兩路,第一組為隊伍領頭使用鐵釵對藤牌的對練,各自領導一路隊伍,鐵釵這一隊伍大多持長兵器,優先攻擊,另一隊伍多持鈍兵器或空拳,先做防禦動作,首先開場時舞獅優先表演,完畢後將獅頭放置鼓前,再由領頭依哨音帶領整個大隊做跑位演練陣列,忽而兩隊平行站立,哨音一下雙方打了起來(套招),十分壯觀,有時隊列交差變化陣形。

舊社振興社牽摳排陣,在2015年7.8月期間練習影像紀錄。 來源:舊社振興社提供

舊社振興社牽摳排陣,在2015年7.8月期間練習影像紀錄。 來源:舊社振興社提供

時代變遷,武術逐漸凋零,僅剩舊社振興社存有完整的牽摳演練

  既然牽摳需要動員這麼多人,在現代重文輕武,升學主義掛帥下,武術傳承不易,不容易受年輕人的青睞。而大部分的武館也僅剩老一輩師傅維持,很難有4、50人的規模,甚至廟會出陣時,需要向其他舞館調派師傅支援,才能湊足人數,更遑論需要大陣仗的牽摳排陣,也因此牽摳在各地的振興社已不復存在,蕭凱升館長長嘆,目前沒看過其他武館排練牽摳。這些傳統武術、文化逐漸失傳,令人不勝唏噓

  所幸在蕭凱升館長帶領下,堅持傳統武術不能失傳,舊社振興社目前還保有牽摳排的演練,實屬難得。

舊社振興社每周五六晚上武術練習影像紀錄。 來源:金鷹振武隊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