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出來嗎?這個大鍋是機鼻改裝出來的嗎? 眷村的文物 眷村的文物 眷村的文物
 
眷村的文物,讓第一代回憶起當年對抗艱困的日子;第二代重溫在眷村成長的舊夢;第三代及後代體會到前輩們在眷村所留下的歷史軌跡。

 

無論是在新竹的眷村博物館或是台北的信義公民會館,我們都看到了眷村的過去,也看到了眷村獨有的文化。

在那個同仇敵愾,隨時準備「反攻大陸」的年代,眷村人發揮了克難的精神來對抗物資的缺乏:砲彈箱成了置物箱、麵粉袋成了男孩們的內褲,從飛機上拆下來的報廢掛彈架成了家中的椅子;廢鋁片成了家中的鍋子、盆子、瓢子、椅子、蒸籠,甚至是尿壺;廢氧氣瓶改裝成了飲水器…,眷村人將資源的再利用發揮到淋漓盡致,在內外艱困的日子中謀生存。

眷村精神是什麼?或許很難用簡短的語言或文字說清楚,看到眷村文物,我們似乎已經了然於胸。

 

砲彈箱
美軍裝 M101 戰車砲的砲彈箱,木材厚實、作工細緻,被利用來做為置物箱。

畚箕
畚箕是利用鋁製品打造而成的。

麵粉袋
此麵粉是由聯合國捐贈,上有「世界糧食方案」字樣,當麵粉吃完了,剩下的袋子還能利用做成衣服,婦女們裁製的「中美合作」內褲,令許多人印象深刻。

鋁製洗澡盆
飛機廢棄、剩餘的鋁製材料,以克難方式加以焊接、組合、修補成耐磨又耐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此鋁製洗澡盆即為其一。

鏟子等工具
美製用品,為早期軍方的製式工具,是平時家居很好用的用具。

蒸籠
利用機場報廢飛機的廢棄材料製成的。

尿壺
早期眷村普遍沒有私人廁所,都是使用公共廁所,這是眷村居民共同的集體經驗,此尿壺是男性專用的,材料是鐵皮。

克難飲水器
利用報廢飛機上的鋁製養氣瓶改造製程的飲水器。

檯燈
早期眷村一戶只配一個電燈泡,但為了讓小孩讀書,所以就自製檯燈座,自己接電線,再加上燈炮,成為小孩讀書或做家庭手工的燈光來源。

掛彈架
原是在飛機上裝炸彈的鋁架,經過眷村居民廢物利用的克難精神,做成椅子,可說是物盡其用。

腳踏車
當年一台腳踏車曾經載著妻子、小孩,騎遍大街小巷。

煤球爐
眷村所使用的燃料,依時間先後有煤炭、煤球、煤油等,煤球是眷村內較常見的燃料,汽油桶,煤球爐即是利用廢桶製造而成。

旗袍
繡花旗袍,當時捨不得穿,現已穿不下,只能做為紀念。

工具箱
M21子彈箱(小鐵箱)當工具箱。

部分照片提供: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眷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