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4年   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對台灣長達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 十月八日 ,第一批國軍從淡水登陸台灣,之後陸續有憲兵、警察、警備司令部、行政官員抵台。
民國36年  

為了安置隨同部隊來到台灣的眷屬,因此有了眷村的出現。

民國37年   國共內戰戰況越來越激烈,撤退來台的軍隊及眷屬也增多了,因此在各地的眷村逐漸增加。為聯勤總部第四十四兵工廠所蓋的眷村,叫做四四南村,它是台北市的第一個眷村。
民國38年   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帶領六十萬的部隊撤退到台灣,絕大多數的眷屬只能暫時借住在學校、戲院、寺廟、倉庫或是防空洞內,也有部份是自行找建材搭蓋臨時性的房舍棲身。為安定軍心,成立了軍眷管理處來處理眷屬安置的問題。
民國 39 年   眷村的數量快速增加,各部隊忙著找地並出人力協助,以最克難的方式蓋房子,用竹子、泥巴、稻穀殼做為材料,每戶小則五、 六坪 ,大的也不過八、 十坪 ,裡面往往住了六、七人以上,戶與戶之間緊臨而居,完全沒有間隔,排與排之間的房子也只是由狹小巷弄隔開而已。有些眷村四周用竹籬笆圍起來,因此「竹籬笆」成為眷村的代名詞。
民國 42 年

七月十六日,國軍突襲東山島,這也是國軍最後一次對大陸沿海發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民國 43 年   一月二十三日,一萬四千多名參與韓戰的反共義士分三批來台,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稱之為「一二三自由日」。
民國 44 年   國軍一江山戰役失利,大陳島三萬八千多名軍人、眷屬、老百姓撤退來台。
民國 45 年  

蔣宋美齡向工商業界、華僑募款來興建軍眷住宅,陸續完成多批眷舍。根據本年度的戶口普查資料,外省籍人口高達一百二十一萬人,其中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青壯年人口將近一半。

民國 47 年

 

爆發金門八二三炮戰,中共對大、小金門島總共發射了四十八萬發砲彈。

民國 48 年

 

十 一月一日 , 榮民總醫院在台北的石牌開幕,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軍人、眷屬。現在因實施健保而對一般民眾開放就診,但榮民仍然佔了很大的比例。

民國 50 年  

九月二日 , 強烈颱風波蜜拉夾帶強風豪雨侵台,造成嚴重損害,建築結構簡陋的眷村受創尤為嚴重。

民國 53 年

 

總政戰部第五處成立,接辦軍眷業務,負責眷舍的興建、修繕、分配、醫療等業務。

民國 59 年

國防部成立了軍眷業務管理處,處理眷村重建、遷移、眷舍管理以及軍眷服務等工作。

民國 60 年

 

民國四十年左右建造的竹籬笆眷村已有二十年的屋齡,歷經多次颱風後已殘破不堪,因此原地重建或遷建的比例增多,經費來源部份是由軍方撥專款補助,部份是自行籌款。新蓋的眷村,以 RC 結構的建築取代了原先的克難小屋,居家品質獲得很大的改善。十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

民國 66 年

  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確立了「國軍老舊眷村重建」的原則,由軍方提供土地,與省市地方政府合作興建國民住宅。
民國 68 年   一月一日 ,美國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民國 69 年

 

台北市政府與國防部簽訂了「合作運用眷村土地試辦興建國民住宅協議書」,雙方開始合作改建眷村。眷村改建不但改善了軍眷的居住環境、提供台北市民平價住宅,同時也促進了都市更新,加速都市的發展。

民國 70 年

 

眷村改建的腳步加快了,與以往眷舍不是平房就是兩層樓有所不同的是,十層以上的眷村相繼出現,「竹籬笆眷村」正式走入歷史。

民國 71 年

中華婦女聯合會的調查資料顯示,全台共有眷村八百七十九個,內含九萬八千五百三十五戶,人口數合計四十六萬七千三百一十六人。

民國 76 年

 

七月五日 ,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令正式宣告解除,之後黨禁、報禁也相繼解除。 十月五日 ,行政院通過「赴大陸探親辦法」,因內戰而分隔了近四十年的家人親友,終於得以重逢相聚。

民國 81 年

 

七月十六日,立法院通過「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關係進入法制化的新階段。

民國 85 年

  一月一日 ,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

民國 86 年

 

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基金」。

民國 87 年

  台北市政府提議,建眷村博物館,將台北市的第一個眷村 ── 四四南村保留起來,做為歷史的見證。

民國 88 年

  五月四日 ,四四南村內的全體住戶全數遷出,保留了其中零點五公頃做為眷村文化保留區,其餘都拆除。

民國 94

  台北市政府從民國六十九年與軍方合作改建眷村至今,總共改建了七十七處眷村,興建兩萬九千四百五十三戶國民住宅。
     
    資料來源:「寄情眷村時」台北市政府新聞局策劃出版

眷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