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的歷史

歷史發展

說唱藝術的歷史久遠、淵遠流長,根據古書的記載,說唱藝術的歷史發展分為五個時期:發軔期、茁壯期、繁盛期、蛻變期、成熟期。

發軔期|時代:漢

民國46及53年在大陸四川挖掘到兩尊「說唱俑」,根據學者推斷這兩尊由漢墓出土的「說唱俑」,是漢靈帝劉宏光和七年的殉葬品。這說明了早在東漢時代的社會,便出現過說唱的專業藝人。更證實漢朝即是「說唱藝術」的發軔時期。

茁壯期|時代:唐

唐代為「說唱藝術」的茁壯期,當代的表演藝術:「俗講」、「說話」、「俗賦」、「參軍戲」皆與說唱息息相關,對後來的說唱藝術有著絕對性的影響。

「俗講」:是指講經文和講變文,「講經文」是純講佛教經文,「講變文」是佛經或傳說改編的通俗故事。 「說話」:就是講故事,也就是說書、評書等這一類表演形式,其變化通常都只是使用不同的題材來進行表演。 「俗賦」:為古代的辭賦,經過改編後成為通俗的「吟誦文學」。主要形式以四言韻文為主,題材多半是民間故事。 「參軍戲」:又叫打參軍、弄參軍,是唐代特有的一種表演藝術,兩人搭檔表演,其表演內容很像相聲中「逗」、「捧」的玩笑動作,所以有些人會將「參軍戲」認為是相聲的前身。

繁盛期|時代:兩宋

兩宋時期,可說是「說唱藝術」的繁盛期,說唱種類豐富眾多,表演的地方更是從宮廷、酒樓、茶室、鄉村集市等,到處都有說唱表演的蹤跡,可說是深受舉國上下喜愛的表演。

蛻變期|時代:金、元

「說唱藝術」在金、元時代遇到了當代統治階層的限制,阻礙了藝術發展。但在宋代繁盛的基礎上,也使「說唱藝術」在這個朝代產生了蛻變。「平話」、「散曲」、「彈詞」、「諸宮調」因而展現出新面貌。「散曲」是金、元時代「說唱藝術」的代表,流行的主要地區在北方,所以又叫「北曲」。「散曲」是由宋代的長短句歌詞演變而來,對於後來的戲曲、說唱皆有很大影響力。

成熟期|時代:明、清

明、清兩代是「說唱藝術」的成熟期,「說唱藝術」在這個時期大放異彩,說的、唱的、連說帶唱的,以及帶有舞蹈性的走唱,都在這個時期成熟結果。 「說唱藝術」在清代的康雍乾時期添注了許多新血,如:滿族八旗子弟兵演唱的「子弟書」、「八角鼓」,「彈詞」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成名的女作家。 清代道光﹙1821﹚到民初的一百年間,「說唱藝術」的表演從北到南興起一片光明燦爛的景象,如雨後春筍一般頻頻興起,可說是「說唱藝術」百花齊放的時代。

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的說唱音樂發展於明末清初,由閩南粵東等地的移民所帶來的,而「錦歌」可以說是台灣說唱音樂的種子。「錦歌」源自於福建南部,是由閩南民間歌謠發展而成的。台灣說唱「歌仔」與閩南「錦歌」, 雖然名稱不同,卻是相同根源,都是由閩南民間歌謠發展而成,用來說唱故事的。「歌仔」是台灣早期對說唱的稱呼,民間將說唱敘事歌謠稱為「念歌仔」。「念歌」,就是以傳統歌仔調來說唱故事情節的一種曲藝,早期的「念歌」,基本上以唱為主,民國四、五十年以後的「念歌」,則是「說」與「唱」並重。

「念歌」最具代表性的曲調有以下四種:

 
 

江湖調在江湖賣藥的說唱藝人經常演唱此調而得名,故亦稱「賣藥仔調」。

七字仔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故稱之為「七字調」或「七字仔調」。 七字仔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是歌仔戲最重要且最不可或缺的唱腔曲調,故又稱為「歌仔調」。

都馬調源自於福建漳州的都馬鄉,表演內容以演唱地方民謠為主。因曲調是由都馬劇團引進的,故稱之為「都馬調」。

雜念仔是一種以唸誦方式節奏急促的曲調。說白性強,歌詞長短不一,歌唱旋律完全隨著歌詞聲調的抑揚而變化。因無固定的曲調,通常作為長篇敘述之用。

 

 
 

 

資料來源:大紀元文化網、臺灣大學圖書館|編輯撰寫:薛安竣、廖浩羽 │照片來源:創藝說唱隊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