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店小老闆

煮麵的體驗  
       小師傅要教我們煮麵囉!什麼?還是讓我們自己動手來?所有的步驟都要是自己親手來?這次我們可不只是看師傅煮,而是真的要化師成大廟口切仔麵店的小師傅,煮一碗道道地地的切仔麵耶,我們將煮麵的步驟一一記錄下來:
一、抓麵  
首先是抓麵,唉呀!太少了!不行不行!我們發現要拿捏好適當的分量還真是不容易ㄟ,整束麵不停地被我們搓揉,還是無法達到小師傅的要求。原來看似簡單的動作,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裡面。
二、抓去豆芽菜

小巧白嫩的豆芽菜,可是傳統切仔麵最重要的一項元素,少了它,這碗切仔麵就會失去那古早味。我們抓一把豆芽菜和韭菜放置麵杓,等等要和麵一起放入滾水煮。

三、篩麵

     篩麵的過程中我們聽到,切、切、切,的聲響,難怪就叫做切仔麵。小師傅一直叮嚀我們,煮麵的時間要掌控好,最好吃的麵是七分熟,小師傅看我一臉茫然的樣子,就直接告訴我:"大約煮50秒",這樣的說法,才讓我有了具體的概念。

四、加入高湯和淋上獨門醬料

終於到最後一個步驟,淋上老闆獨門醬料,醬料的內容當然屬於商業機密,無法公開,加點油蔥後,接著加入熬煮十小時的大骨濃湯,小師傅一再提醒,只能放八分滿啦!太滿就失去傳統古早味囉!

五、大功告成  

終於完成了,端出去給大家品嘗一下,看我們煮的及不及格?大家趕緊過來大快朵頤一番!

 

 
煮麵體驗心得
老闆說要讓我們體驗親手煮切仔麵的樂趣,所以我和吳玟寧一起跟著小老闆到火爐旁,我們先看小老闆示範一遍,再跟著模仿一遍。
首先,要先抓麵,先從一桶麵中,依照自己的手掌大小來抓出適當的份量,再拿一把豆芽菜(篩網的一半),放入沸水中甩動,發出{切!切!}的聲音,在水中
,煮切仔麵的手不能停,要一直旋轉+甩動,麵才會軟Q,等到麵熟了,會自動回到篩網內,這時,就可以準備撈起了,接著把切仔麵放入碗內,連帶著豆芽菜,再加上特製醬料(一大匙)、油蔥、油,最重要的--湯(9分滿),在最後做結尾,一碗香噴噴又令人垂涎三尺的切仔麵就上桌囉!第1次親手煮切仔麵的感覺還真是奇妙呢!因為我只有煮過2次麵,第1次是在家裡煮泡麵,第2次就是這次了。沒想到煮切仔麵有這麼多的學問和技巧,要控制火侯和甩動切仔麵的力量,還要注意切仔麵和豆芽菜的份量,必須一邊煮麵一邊招呼客人,真的很辛苦。還有,煮麵的時候煙會一直往臉上撲來,讓人看不清楚,可見經營切仔麵店不是那麼容易的!
   
對於第一次煮切仔麵的我是十分的緊張啊!
首先小老闆要們拿著兩個勺子一個放油麵另外一個則是放豆芽菜,然後放入熱騰騰的白開水中沏個兩三下,而這個動作才是最艱難的,因為在沏的過程中油麵和豆芽菜很容易就會不受控制的跑出勺子裡,所以我們在這個部分有點小失誤,不
過在小老闆俐落的雙手下馬上就解決了我們的問題。而下一個步驟就是淋上那由大骨慢慢熬煮而成的湯,再來淋上一池老闆特調的醬汁和放一韭菜作為提味,而再一旁的我看的垂延三尺好想嚐一嚐滋味如何呢!!我們大家廢話不多說趕緊來品嘗那香噴噴的切仔麵,雖然味道不比老闆煮得好吃但是我們大家還是吃得津津有味。等到大家填飽肚子後,老闆也讓我們看他們自己碌的紀錄片,時間大約六分鐘,可是我們卻看到老闆一天工作的過程,大約從早上五點開店做生意直到下午三點鐘關店,那些畫面總是讓我們了解到老闆被後辛苦的過程,而這六分鐘卻讓我們大家知道其實要煮給每一位顧客一碗熱騰騰的切仔麵,是需要奉獻出時間和心力。
經過這次的訪問,我體會到了原來成功的背後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代價,而我也很佩服老闆不怕辛苦得把切仔麵的文化給傳承下去,讓每個人都可以深刻的品嘗到切仔麵最原始的味道與口感,我相信好的文化是需要不斷的堅持與努力,才能把優質的蘆洲文化給推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