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起源

布袋戲的歷史相當久遠,中國古籍《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就有「掌中木偶戲」。不過,就現今被人熟悉的傳統布袋戲而言,該戲種的起源,一般來說是來自泉州的一則傳奇故事。

依據台灣戲劇學家呂訴上在其著作《臺灣電影戲劇史》的記載:傳說中國明朝期間,有位屢試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仙遊縣九鯉湖一座仙公廟祈求高中後,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功名歸掌上」後離去。梁秀才醒後非常高興,認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當次應試又名落孫山。失落之餘,他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並發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憑著他的文學修養,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種稗官野史,馬上吸引了許多人來看他的表演,布袋戲從當地開始風行起來,梁秀才的名聲也跟著水漲船高,此時他才領悟了「功名歸掌上」這句話的意涵。除此之外,尚有秀才名為孫巧仁,或梁炳麟、孫巧仁二人同行等不同說法。

布袋戲偶的前身-指偶
呂明朝先生的百年私藏
看我的一陽指
布袋戲的道具
布袋戲的道具
布袋戲的頭飾、衣服

17世紀中期,布袋戲已於閩南相當受歡迎,亦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所謂「肩擔戲」乃由演出者肩擔戲箱與舞台。至一定地點後,搭好簡易舞台後,操縱者躲在布幃下,肩上簡易木架舞台即成為人偶演出戲台。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布袋戲不但出現職業團體,還視演出地點,分為室外演出的「野台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台戲」。其中,「野台戲」是戲班應邀到各地演出,後來漸漸變成以迎神、謝神、祝壽等目的的表演,布景較為簡單,演出人員也較少。

「內台戲」表演方式出現於18世紀,真正盛行是在20世紀後。布景較為華麗,操控木偶與音樂演出者也較野台戲多,於1960年代之後,發展出了電視布袋戲的支流,將戲台架設於電視攝影棚,於棚內演出的布袋戲戲種,造成轟動,還延展到1990年代之後的有線電視、錄影帶、電影、光碟及多媒體,但相較之下,「野台戲」逐漸沒落,乏人問津,只有在酬謝神明或公司尾牙時,才會請野台布袋戲表演,但觀眾已寥寥無幾。

呂明朝先生的私藏
呂明朝先生的私藏
呂明朝先生的私藏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布袋戲,中國傳統戲曲
資料來源:掌中乾坤--布袋戲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