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介 < > 計畫總覽

計畫總覽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

地方社團族群

我們的「地方社區」

溪湖位於彰化中心點,南接埤頭鄉,周圍還連接埔鹽埔心福興竹塘二林等鄉鎮,其居民以種植葡萄為主,溪湖地區是臺灣葡萄最集中的產地,是個農業小鎮,居民樸實善良。這些鄰近溪湖地區的兒童、青少年透過《溪湖靈糧堂》承辦的課輔班及社區生活營開始在教會出入,而這些孩子大多來自偏屬高風險、高關懷狀態的家庭,相對學習資源缺乏,因此格外需要慈善團體協助關懷。《溪湖靈糧堂》結合在地多項資源,以溪湖鎮為主要據點,拓展至鄰近地區,提供弱勢家庭的孩子課業輔導及多元課程服務,期望藉由穩定且長期之課業輔導等多元教學,縮短城鄉間的學習差距,讓弱勢學童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並佐以品格教育,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在成長過程中學習自我認同,使這些孩子能正向發展,其家庭亦能得到適切的關懷。


我們的「計畫概要」

本專題的主題為「零距離的愛」,探討《溪湖靈糧堂》承辦的課輔班、社區生活營及其服務大眾的信念。本專題研究計畫方向分為五個:

1.《溪湖靈糧堂》的結構與成立至今的歷史沿革,及未來願景。

2.《溪湖靈糧堂》設置課輔班和社區生活營的歷程與具體作為。

3.幫助弱勢家庭學童的服務成果。

4.實地訪問《溪湖靈糧堂》的牧師、傳道、教師和學生。

5.參與《溪湖靈糧堂》教會活動。


實地訪問 實際參與《靈糧堂》的活動,以更加了解其運作。《溪湖靈糧堂》設有「愛家協會」,主要是幫助弱勢家庭,讓他們的孩子在課餘依然有學習與輔導的管道。除了學科,老師們也會教導有關品德教育以及心靈輔導課程,讓這群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們有個傾訴的管道。要真正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需用同理心和耐心去加以包容;此外,經訪談過程我們發現:有些年輕學子在價值觀方面有些許的偏差,所以從事這份工作必須付出龐大的精神和耐心,以及更多的愛心與關懷,才能引導他們走向正途,不致迷網而誤入歧途。
資料收集 從網路查詢相關資料還有訪談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的歷史,以及很多的活動資料;向與《溪湖靈糧堂》合作的本校輔導室借閱可授權的資料;擬定了無法從網路上得知的問題,由此設計採訪稿,藉著訪問一一瞭解,並在採訪中,牧師、傳道與採訪老師都很熱心的介紹與回答問題,讓我們的資料內容更詳盡。
分工貢獻 受訪對象

傳道與牧師:提供拍攝地點及資訊、接受訪問。

老師、學生:接受訪問。

指導老師

涂禎庭老師:召開小組會議、指導專題方向與文章編修、聯繫受訪者、陪同訪談、修改訪談稿、專題資料蒐集。

柯淑萍老師:督導研究計畫確實執行、指導進度表與心得書寫、專題資料蒐集、指導 Word 檔圖片編排及文書處理。

謝政良老師:指導記錄訪問及研究過程、指導設計網頁。

學生

218 班和 213 班共 7 位同學:

楊品萱:訪談文字、進度表、資料收集、進行訪問。

施雅真:製作網頁、訪談文字檔、相片編輯、錄音檔剪輯、資料收集。

施睿為:製作網頁、訪談文字檔、網頁程式、資料收集。

林珮榕:資料與心得彙整、相片轉檔、修改採訪問答文。

陳欣岑:訪談資料、相片編輯、相片拍攝、資料收集、進行訪問。

張靖昕:訪談文字檔、相片編輯、專題資料蒐集。

施品如:訪談文字檔、各類文件、專題資料蒐集。



我們的「網路環境」

1. 學校的網路環境:三間電腦教室,台灣學術光纖網路 50Mb。

2. 家庭的網路環境:組員家中的網路有中華電信 8Mb ADSL 及 12Mb 光纖網路。

3. Dropbox 雲端上傳資料,並在臉書和 Line 設置群組進行分工與討論。


我們的「難題克服」

遭遇難題面臨阻礙突破困境
時間分配一到五晚上都有組員要補習,假日也有些組員參與學校內部的社團需要上課。 為了統一進度,不少組員會利用午休時間製作報告,時間比較彈性的組員也會熱心幫忙上傳及編排。
進度控管有時會因做得不符合設定目標而重做,造成其他工作延宕。 多參考其他做得較好的組員的報告,或者在網路群組上請教其他組員請教和進行討論;遇到不懂的問題立刻提問,並盡力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訪談記錄錄音方面有些部分沒錄好,有些相片失焦模糊;因為不夠了解訪問對象而出錯。 不要只有一人錄音;增加 1~2 人去協助拍攝,並在訪談結束後,立刻檢查並確認,若有疏漏,就能及時補拍;詢問對方是否是自己所要訪問的對象。
團隊合作會因為在傳遞(接棒)工作時產生摩擦,導致訊息傳送困難,影響整個團體。 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完後,不忘告訴接手的組員該從哪裡開始;保持冷靜,將問題拋出來,以全體討論的方式解決;學習包容彼此和互相協調,不再自以為是,必要時犧牲個人意見來完成計畫內容,把傷害降到最低
資料統整錯字、段落有問題;有些資料內文空洞,沒有重點;每個人的電腦程式不同,導致要整理的資料打不開或變成亂碼,必須花時間轉檔,延遲了交件的時間。 多參考歷屆作品,了解該如何進行,掌握重點,快速地完成任務;打完文章後要再讀過,以減少錯誤;盡速請同學幫忙,在最短的時間內交件,不要影響到團隊的進度。
網站建立版面選擇以及網站上所要呈現的文件檔都有爭議;在建立網站的過程中,因為是頭一次接觸,網頁設計和排版等有非常多不了解的地方,建構技巧相當生疏,而時間卻很緊迫。 利用午休與電腦老師討論,並尋求協助;多了解排版,選出更多合適的版面;統整文件後,再將合適的文件運用在網站上;請指導老師和全體同學協助,利用團隊合作的精神和默契,完成這份作品。

我們的「心得箴言」

在參訪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如何當個小記者,要怎麼應對;學會如何整理資料、和隊員分工合作,在文章的用字方面也更進步。

所有組員都是第一次参加網界博覽會,剛開加入團隊時會感到害怕:要是做不好怎麼辦?要不要乾脆放棄呢?這樣說不定也比較輕鬆,什麼都不用做!但是轉念一想:可以趁著做網博,訓練自己的口語能力,拓展新視野。若得獎了,還能累積超額比序中的競賽分數,而且也能提醒社會大眾重視這些問題。在評估之後,我們決定接受挑戰,接受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的考驗。這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我們也用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份工作。

採訪對象──《溪湖靈糧堂》,使我們相當好奇。第一次訪談時,聽到了陳惠美傳道的人生故事後深受感動,也讓我們明白,社會上總有很多人燃燒自己心中的蠟燭,照亮還在角落失意的人們。這些無數的光點宛如天上的星辰,帶來了「希望」與「勇氣」;在參與愛家協會的課輔班的上課狀況後,看到協會中的同學們在課堂上總是開心愉悅,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一股正面的能量在課輔班孕育著,因為有老師們滿滿的愛與包容,讓他們放下心中的芥蒂,給自己一個可以依賴、訴苦的管道。

這些畫面深深烙印在腦海裡,也更加體認到《溪湖靈糧堂》的老師們堅持自己的信念,與不求回報地付出的力量。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不多,但這股幫助弱勢的力量聚集起來,則讓他們不再被排擠和欺負,也給予一個可能,讓他們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