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的改變及影響
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以下採訪內容將不公開被採訪者的姓名及照片,以下皆以學員 A 等稱謂,以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學員 A:男,接觸課輔班時是三年級學生
學員 A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學員自己在國中期間與人互動時,容易讓同學越過界線,卻不敢提出抗議,常常變成變欺負捉弄。在課業方面,英語科與其他科目的成績落差頗大。
學員 A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穩定。
2. 情緒:平穩。
3. 人際關係:在家會主動幫忙作家事,有一次家訪,媽媽提到小時候學員 A 體貼煮粥給她吃時,學員 A 在旁竟流淚不止。因其個性溫和,不喜歡與人衝突爭執,因此偶有同學捉弄他,也多半選擇退讓。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學習力強,常常能幫助進度較落後的同學,但有時會用不正確的方式幫同學,如:
直接幫同學做、寫等。
學員 A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學員 A 已能在面對不公平的情況或自己不願意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意願。
2. 在這期間參加了英文科補習班,英文考試成績雖然有慢慢進步,但還是與其他科成績有落差。
3. 順利升學:秀水高工室內設計科學員。
B:女,接觸課輔班時是三年級學生
學員 B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學員 B 的家庭背景是單親,學習成就較低,情緒控制不佳,時常與父親常起衝突,並且常在夜市、公園流連晚歸。
學員 B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時的出席不穩定,遲到情況多,約有 3-4 次無故不到。
2. 情緒:較衝動,有情緒性的言語,雖然逐步地改善中,但這學期常因為晚歸的問題與爸爸起衝突,
產生不良循環,更不喜歡待在家中。
3. 人際關係:學員 B 個性很海派,常常一群同學犯錯時,他會跳出來頂錯,也由於這樣的個性,常會
過度關心他人的事或想替朋友出頭;由於家庭的關係,學員 B 在人際關係上很需要同儕關係的安全感,他會藉由小團體、交換日記等來滿足自己這方面的安全感。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在課業輔導時,學員 B 的專注度影響她的學習效果很大,數學科慢慢有提高程度,稍微跟上學校進度,但英語科始終沒有顯著的進度;但進行活動時,學員 B 參與度很高,一方面因為她的手藝滿巧的,一方面因為和課輔班老師關係良好,他比較願意服從老師。
學員 B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這學期隨著學校進度課輔,學員 B 當下可能學會了,但下週來同樣的題型完全忘記了,常常卡在同樣的進度上不斷的重複,如:正負數運算等。
2. 容易和爸爸、阿姨發生衝突的學員 B,原來常和長輩頂嘴、吵架,這學期來,雖然衝突情形時而發生,但學員 B 已能克制口舌,不立即回嘴,慢慢願意打破自己的成見,嘗試用積極的方式與家人互動。
3. 這學期還是偶而在夜市、公園逗留到晚上九、十點。
4. 願意向父親道歉,嘗試用訂定家規自我約束的方式與父親溝通。
5. 順利升學:大慶商工美容美髮建教班。
學員 C:女,接觸課輔班時是三年級學生
學員 C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學員 C 的家庭背景是單親,有人際關係的問題,而且常常流連晚歸。
學員 C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穩定,並參加週六課程。
2. 情緒:雖然學員 C 的個性外向,但因為家庭成長背景的關係,她不容易將心情及想法表露出來,尤其是師長及母親,生活營老師通常需要經過側面了解(如:其他同儕、網誌等。),才知道她的生活近況。
3. 人際關係:學員 C 這學期常在放學時間陪同學到湖東國小約會,到社區生活營的時間比較晚,結果害得自己在社區生活營及對方家長、自己媽媽三方都無法交代,同儕之間的糾紛也頗多;後來,協談之後,教導他們正確的處理方式應報告家長或師長,這種情況才獲得改善。
4. 課業及活動學習:這學期學員 C 受到人際、手機等吸引,在課業方面的學習較分心,在進行課輔活動時,也常來回進出教室。
學員 C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這學期還是偶而在夜市、公園逗留到晚上九、十點。
2. 選擇性的分享自己的心情,目前還是需要透過其他管道側面了解學員 C。
3. 在協談後,慢慢的願意較主動的向課輔班老師求助人際關係問題。
4. 順利升學:聖母護專健康休閒管理科。
學員 D:男,接觸課輔班時是二年級學生
學員 D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個性較為內向寡言,情緒較壓抑,學習低成就。
學員 D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率:除週三補習外,皆穩定的參加課程。
2. 情緒:學員 D 的情緒較敏感卻壓抑,不容易顯露,也只對特定對象(如:同儕)較敞開,對於師長有時不適當的處置較會聯想成是針對自己,反應會較激烈,這時候需要好好的與他談,說明立場,他會願意接受及體諒他人。
3. 人際關係:學員 D 對於家人、同儕很重視也體貼,但對於傷害到自己家人朋友的對象也可能用較激烈的方式抗議;暑假期間,因班上同學排擠某一位同學,學員 D 卻反而心生憐憫,願意陪伴傾聽這位被排擠同學的委屈,也曾私下向生活營老師透露過無法認同其他同學的行為及想法。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學習成就中下,其學習動機多半來自師長與父母的要求,自己本身的學習態度反倒較不積極,主要是對學科內容不感興趣;進行心靈雞湯及團體活動時,喜歡用「唱反調」的方式引起注意,多半嘻笑打鬧,不容易進入活動內容中。
學員 D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較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
2. 願意跟著生活營進度複習功課,但態度還不是非常積極。
學員 E:男,接觸課輔班時是三年級學生
學員 E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學員 E 的家庭是單親,學習低成就,時常違反校規,也有抽煙的行為。
學員 E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率:週間課程穩定出席,較不常出席週六課程;有時會因被留校抄寫功課較晚到生活營。
2. 情緒:因為情緒較壓抑,不常顯露出來,所以看不出明顯的情緒起伏,在協談時,有時他會和已離家的媽媽通電話,唯有在此時會對媽媽較敞開,也較放鬆;上課的精神有時顯得很累,可能因為前一天在家玩線上遊戲太晚睡。
3. 人際關係:在團體活動時,學員 E 常是退在角落的那一個,他不習慣與人互動,在生活營中,最常和課輔班的學員在一起,卻因為他講義氣的個性,反而在生活營當中,有不錯的人緣;在家中,因為父母離異的關係,三年多來,雖然與父親同住,親子關係並不親近,尤其無法服從父親的教導,常常會有要離家的想法,寒假期間甚至有一回打算離家,及時被父親尋回。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學業成就中下,需要一對一個別課輔,;上課時,常趴在桌上。不太願意接受挑戰嘗試,遇到稍微複雜一點的事容易退縮放棄,挫折容忍度較低。
學員 E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這學期不再有違反校規被記過的情形。
2. 順利升學:秀水高工夜校。
學員 F:女,接觸課輔班時是二年級學生
學員 F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單親,目前雖與父親同住,卻是被忽略的狀態。
學員 F 有自殘的行為,以及人際關係問題,較為情緒化,有時會不知道如何排解情緒。
學員 F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率:穩定出席週間課程,並參加週六課程。
2. 情緒:個性敏感,常會有被拒絕的感覺,自我接納的程度較低,因此需要來自外在的肯定增強自己的安全感;情緒起伏大,會用較激烈的行為排解情緒,如:拍打桌子牆壁、自殘;學員 F 的情緒大多受到同儕關係及他母親情緒的影響,一有情緒時,傾向躲在角落生悶氣,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多半選擇壓抑、自我排解。
3. 人際關係:同儕人際關係因為感情因素較複雜,這學期也發生過兩、三次糾紛;因其個性較敏感,在人際關係上面較容易患得患失,因此常會產生負面情緒;與家人的關係較疏離,生活各方面大多自理,與同住的父親、阿姨、祖母在家幾乎沒有互動。
4. 課業及活動學習:自從二年級與父親同住,課業退步頗多,對此學員 F 雖然有自知之明,卻一直找不到重新用功的動力,因此也產生了一種矛盾的情緒,但他過去的學科基礎紮實,生活營老師常鼓勵她:還追得回來,要腳踏實地的學習;活動學習方面,學員 F 的手藝靈巧,創造力及審美觀都很好,在做手工藝品時,常有很好的作品。
學員 F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沒有再出現自殘的行為,但偶而會有捶桌捶牆壁的舉動。
2. 在個別協談後,學員 F 慢慢願意訴說自己人際狀況,但生活營老師介入的程度還不深,慢慢引導她正確處理人際問題。
學員 G:男,接觸課輔班時是二年級學生
學員 G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單親,實質隔代教養,常在上課時擾亂秩序,與班上同學在班上偶會成群結黨,學習低成就。
學員 G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率:穩定出席週間課程,並參加週六課程。
2. 情緒:天生樂觀的個性讓學員 G 總是笑嘻嘻的,雖然不太有負面情緒,但偶而同學踩到他的心理按鈕時,他也會有較激烈的情緒爆出,因此,他並不是完全都不在意週遭人事物的變化,只是較多時候採取消極的態度面對。
3. 人際關係:同儕人際關係大致良好;在家中,較多與祖母互動,與父親的關係較疏離,曾經分享到有一次因為在校表現不佳,在熟睡中被父親叫醒罰跪,從此只要父親進到自己房間就會開始緊張。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太過輕鬆的面對自己的課業、升學、未來生涯規劃等問題,因此在學科方面的學習顯得有點輕率;進行活動時,也常常沒有進入狀況,或和其他人打鬧。
學員 G 參加生活營後的改變描述
1. 口頭警告後,學員 G 可以安靜一下,但真正進入課程活動幾乎還沒有。
2. 已有一些學科的成功學習經驗,但學習動機還沒有建立。
學員 H:男,接觸課輔班時是一年級學生
學員 H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失親,目前由姑姑撫養。人際關係問題以及逃避問題,學習低成就。
學員 H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參加課輔班的出席率:穩定出席週間課程,並參加週六課程。
2. 情緒:面對事情時,常是用情緒表達,會有逃避、自憐的傾向。
3. 人際關係:在社區生活營剛開始時,因為不當的言行而遭到同儕的排擠,對師長也常表現出不耐煩,如:翻白眼、斜眼等,但後來協談後,發現學員 H 並不知道這些行為可能會給人負面感受,解說之後,學員 H 也表示願意注意、改變;目前與姑姑同住,雖然也曾讓姑姑覺得教養上有力不從心感,但大致還能聽從姑姑的教導。
4. 課業及活動學習:學習態度不積極,需要老師陪在旁邊才能完成功課。
學員 H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在課輔班上課的時間內幾乎都可以完成功課,但在沒有上課的時間內偶而還是會有遲交、漏交作業的情形。
2.在課輔班從原本的被排擠到學期結束時,已和其他成員建立關係,融入團體內。
學員 I:女,接觸課輔班時是一年級學生
學員 I 參加課輔班前的狀態描述
人際關係問題,交友複雜,且為單親。
學員 I 參加課輔班中的狀態描述
1. 出席率:穩定出席週間課程,並參加週六課程。
2. 情緒:大多將情緒隱藏,偶而會有想引人注意的舉動,如:大笑、打人、唱反調等。
3. 人際關係:在校外的人際關係複雜,常出入一些複雜場所,在家裡,單親的媽媽對她的管教也有限。
4. 課業及活動學習:課業程度中等,但不太容易服從生活營老師的教導,常會提出質疑,或私下喃喃自語;進行活動時,大致上都能配合參與,但事後的清潔活動較容易打混摸魚。
學員 I 參加課輔班後的改變描述
1. 在協談的過程中發現,學員 I 對於朋友、環境的危機意識很不敏銳,對於師長、家 長給的規勸也不太願意接受。
小結:
整體看來,學生對於課程安排方面的滿意度較高,人際關係也有明顯地改善;並幫助學生在興趣專長、休閒活動方面更學會安排,未來執行方向將朝著更個別化、適性化的方向努力,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自我肯定、正面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