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鳥類
 

       河口潮間帶是介於陸地與海洋之間的過渡區域,也是位於淡水與海水交匯處,這個區域因河川上游沖刷帶來大量有機養料,再加上海域淺、陽光充足,所以,這兒蘊藏的生產力非常豐富,因此也供養了無數潮間帶生物,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此覓食,於是這裡成為鳥類的樂園。
 

鳥類的遷徒:

移棲:

生活在高緯度寒溫帶的鳥類,每年有規律地在秋季向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移棲渡冬,而翌年春季又飛返溫寒帶地區繁殖的現象,即所謂的「遷徒」或「移棲」。

候鳥:

可分為冬候鳥、夏候鳥與過境鳥;秋季移棲到台灣渡冬的鳥,我們稱之為冬候鳥;春天移棲到台灣繁殖者,稱為「夏候鳥」;而在移棲路程中,途經台灣,僅短暫停留者,稱為「過境鳥」。

留鳥:

是整年均可以於區內見到的鳥種,此皆屬平地常見的鳥類,如麻雀、白頭翁、綠繡眼、斑鳩等。

迷鳥:

因某種因素,而於其分佈的生活範圍以外地區出現者,稱為該地區之「迷鳥」。

 

鳥類的棲息地:

草地:

低莖草地上是小雲雀及一些鶯科鳥類活動及營巢的場所,也是過境季節鳥類駐留之處。

樹林:

近海處僅有狹窄的防風林帶,是白頭翁、綠繡眼、大捲尾等樹棲鳥類棲所。在張玉姑廟左側河堤邊的樹林,則是鷺群營巢處,

水澤:

河岸及工業區旁都有長滿蘆葦或低矮水草的水澤區,是紅冠水雞等築巢的地方亦是鷺科及部份鷸科、水鴨等喜歡造訪之地。

沙地:

包括沙灘、沙洲、裸露沙礫地等,漲潮時間,這些地點經常可發現大群的鷸、 鳥類聚集休息。平時則是東方環頸,會在遠離水線的沙地鋪上少許礫石或貝殼為巢下蛋。

潮間帶:

海口廣大潮間帶在退潮時形成泥濘灘地,水生動物極為豐富,是大小水鳥覓食場所;尤其工業區堤防外之泥灘,聚集的鳥類最多,是最有代表性的鳥類棲息地。

水域:

真正水深之海面,只見水鴨和鷗科鳥類出現,在水域的邊緣,水較淺之處,則是杓鷸類,鷺類等腳長之鳥的覓食場所。

 

 

(參考    野鳥翱翔  鄉土心鄉土教學)

 
 

 我們研究的成果願意與你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