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歲月
番薯伴隨著臺灣人踏遍島上每個角落,尤其在日本時代,更是攀上高峰。1945年戰後到1970年的25年間,是番薯黃金歲月,產量從116萬公噸,成長至344萬公噸,足足有三倍之多。
二次大戰後是番薯 盛產的黃金歲月
地瓜增產比賽優勝紀念照
台灣人並沒有因為番薯的角色從糧食轉為餵食豬隻的飼料而降低番薯的生產量 ,雖然食用番薯的總產量逐年下滑,但飼料用番薯卻上升了五成左右,也同時支撐了政府「以農養工」的政策,促進台灣經濟快速成長。
養殖業興盛支撐了政府 「以農養工」的政策
番薯替製粉業創造出 不錯的發展空間
戰後番薯亮眼的成績,我們分為「面積擴張」和「面積產量」這兩種原因。種植面積在1946年的17萬公頃超越了日據時代的紀錄,1954年更高達24萬公頃之廣。番薯種植面積的大量擴張,讓甘蔗的種植範圍受到擠壓。戰後砂糖的重要性銳減,稻米和番薯的需求遠高於甘蔗。因此,雲 、嘉、南輪作區中,番薯種植面積更大量取代了甘蔗作區。
番薯種植面積更大量 取代了甘蔗作區
至於產量方面,日據時代最高紀錄是1937年的每公頃13000公斤,而1961年便達到這個紀錄,原因是因為肥料的普及。戰後社會經濟環境,「 以農養工」、食米外銷、養殖業興盛、進口管制、外匯考量和作區物種的改變等等,都是間接或直接造成番薯產值攀升的因素。這諸多的因素,就如同搭配演出的舞台、佈景、燈光、音樂,與番薯共同演出一段番薯的「黃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