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改良

 

 

   藷原為臺灣極重要的食用及飼料作物,栽培面積僅次於稻米。後因所得提高,消費者減少食用甘藷,而企業化養豬及養雞興起後,以進口玉米取代了甘藷作為主要飼料,甘藷的需求大減,現今已由單一的食用型向工業原料、食品加工及飼料等多用途方向轉變,番薯育種也隨著其用途的改變而朝著多樣性方向發展。

番薯育種隨著其用途的改變而多樣性方向發展

番薯育種隨著其用途的
改變而多樣性方向發展

 
 
 

利用生物技術培育抗病蟲品種

利用生物技術培育抗病蟲品種

   生物技術在甘藷育種上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病蟲害的抗生和品質改良方面。在抗病蟲育種方面重點是那些至今仍未發現有效抗源的病蟲害,如甘藷病毒病
、甘藷蟻蟓等。對於這些病蟲害採用常規育種方面選育抗病蟲品種很難奏效,而利用生物技術使外源基因導入到甘藷品種中去,將是培育抗病蟲品種最有效的途徑。
 
 
 

  甘藷育種的成績仍甚卓越,除育成飼料用品種外,尚有澱粉用、蔬菜用等不同用途的新品種,同時育成適應不同季節生產的品種。先後育成的品種計有臺農三十一號至七十號、臺南一號至十六號、桃園一號至三號等五十多個品種,其中臺農六十五號為高蛋白品種,含蛋白質達百分之六左右。食用品種有臺農五十七號、六十六號及七十號等,澱粉用品種有臺農四十四號及臺南十四號等,蔬菜用(採葉為主)品種則有臺農七十一及桃園二號。

 
 
 

歷年甘藷育成品種一覽表

名稱
特性
備註
台農七十二號
塊根紡錘形,表皮深紅色、光滑
,肉色橙黃色,秋作,每公頃平均收量為30公噸左右,塊根乾物率達28-32﹪,鮮塊根還原醣含量每百克含4.63mg,鮮塊根胡蘿蔔素含量每百克含3773國際單位
,不僅可作為食用,亦可作為烤藷之原料。
九十二年命名

台農七十一號

(葉用甘藷)

葉用,葉質地細緻、苦澀味低、維生素A、C及葉酸含量豐富,煮後顏色綠,適口性佳,全年均可種植。
八十七年命名
台農七十號
食用,肉色橙紅、切面褐變度極低。
八十二年命名
台農六十九號
食用,肉色橙紅,切面褐變度低
八十年命名
台農六十八號
加工用,澱粉含量高。莖葉生長快,可供為夏季蔬菜。
七十四年命名
台農六十七號
食用,肉色橙黃、抗蟻象,適合秋季裡種。
七十四年命名
台農六十六號
食用,紅心甘藷,含胡蘿蔔素高
,適應性強。
七十一年命名
台農六十五號
食用及飼料用品種,蛋白質含量高,適合秋、裡種之。
七十年命名
台農六十四號
食用品種,肉色橙紅、食味佳、適合秋裡做栽培。
六十六年命名
台農五十七號
蒸煮與烘烤品種,肉色橙黃,食味佳,生育快。
四十五年命名

資料參考出處: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臺灣番薯農業育種成功的因素,除了有亞熱帶優越的地理位置外,尚有完善的農業公共設施、有效的農業試驗研究與推廣、遍布農村的農民組織、發達的農業加工業、以及勤勞進取的農民等。自民國78年至今甘藷栽培面積均維持一萬餘公頃,以供應食用及食品加工為主。未來甘藷育種目標應以高食用品質,優異加工品質,高產及低生產成本品種為主。同時配合開發甘藷產品加工方法和產品有效的利用,如此甘藷之生產才能獲得有利的發展。

加強開發甘藷產品加工方法,有利甘藷之生產發展

加強開發甘藷產品加工方法,
有利甘藷之生產發展

 
 
本頁資料圖片由嘉義農業試驗所賴永昌博士提供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