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

 

   灣島的形狀類似番薯,島民常以堅韌不拔的「番薯精神」引以為傲。番薯與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清朝先民來台開墾時披荊斬棘的歲月,或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戰略物資窘困的時期,番薯一直都陪著島民度過那一段段篳路藍縷的日子,對許多人而言,番薯是腦海裡不可抹滅的記憶。

台灣人以堅韌不拔的「番薯精神」引以為傲

台灣人以堅韌不拔的
「番薯精神」引以為傲

 
 
 

番薯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媒介之一

番薯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媒介之一

  然而,番薯並不是台灣本土的原生產物,而是在數百年之間,藉由原住民
、中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的世代交替而在台灣落地生根。換言之,番薯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媒介之一,見證一頁頁本島的滄桑史,從它在台灣的流傳過程,就可以窺見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
 
 
 

番薯傳入台灣的時間,莫衷一是,一般的說法大致可分為:

 

 
 

(1)十六世紀中葉,由逃到台灣的中國
   海盜傳入

(2)十六世紀末,由福建漁民攜帶來台

(3)荷蘭人統治時期,由福建移民引入

(4)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來台時所引進

(5)十八世紀初期,由福建移民傳來

(6)原住民自其他地方帶入

番薯是鄭成功抵台時的救災聖品

番薯是鄭成功抵台時的救災聖品

 
 

 

  以上第一種說法,和海盜林道乾、林鳳等人從大陸逃竄來台有關,但此時番薯尚未傳入中國,漢人不可能從中國攜帶番薯來台;而第二、三項
,是最常被提出的說法,那就是台灣番薯來自於中國,因為台灣的環境與氣候和福建類似,有可能經由漁民或商人的攜帶而傳入。至於第四、五的說法,則是時間點不對,因為歷史曾記載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大軍抵台時
,就曾因糧食不足而向民間徵集番薯,充作軍糧,可見在這之前,台灣就已經有番薯的種植了。

 
 
 

  最後有關原住民傳入的說法則也稍具可信度,因為在西方人的足跡尚未抵達太平洋的島嶼前,當地的玻里尼西亞人就已經有番薯了,台灣原住民與他們同屬南島語族,有可能在漢人抵達之前,番薯透過原住民之手從海外獲得,並且讓它落地生根,但這只是推論而已,尚無確切的證明。

相傳番薯透過原住民之手從海外獲得並且在台落地生根

相傳番薯透過原住民之手
海外獲得並且在台落地生根

 
 
 

陳第撰寫的《東番記》是首次有關台灣番薯的記載

陳第撰寫的《東番記》是
首次有關台灣番薯的記載

  至於正式文獻中,首次有關台灣番薯的記載則出自於陳第撰寫的《東番記》。陳第原籍福建連江,曾在抗倭名將戚繼光手下任事,是個讀書人,也是個旅行家。在他六十六歲時,隨著名將沈有容,奉朝廷之命來到澎湖肅清倭寇
。戰勝後,為避免福建沿岸再受到騷擾
,陳第隨著沈將軍到當時被稱為「東番
」的台灣清查有無餘黨時,寫下了《東番記》這一篇有關於台灣的觀察報告。
 
 
 

  《東番記》文中提到台灣物產時說,在蔬菜類中,有蔥、薑也有番薯;榖類有米、大小豆、胡麻和薏仁。陳第將番薯歸在蔬菜類而不是榖類
,顯然在當時番薯還不是平埔族的主食。不過當時的種植面積想必也有一定的規模,才能被他所觀察到,這是目前所知最早有關台灣番薯的目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