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訪談自行車達人謝正泉先生

陳壬婷

  • interview Mr. Xie受訪者:謝正泉先生
  • 日期:3月12日
  • 地點:謝正泉先生家
  • 訪問人員:陽光騎士團
  • 紀錄:陳壬婷

這一次我們陽光騎士團訪問了謝正泉先生,謝正泉先生參加了許多的自行車比賽,因此我們想從他的經驗中去得知有關於自行車的各種資訊。像是騎自行車時必須知道的東西或是騎自行車道時必須要了解的注意事項,我們都非常希望能藉由謝正泉先生的經驗來加以了解。好了,現在就讓我們陽光騎士團來訪問謝正泉先生吧!

Q:請問一下您熱愛自行車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A:這個嘛,原因的話嘛,是因為一開始我想要瘦身,所以就想要運動,因為跑步時有時候會拉傷腳,所以就像試試看騎自行車。結果這一騎,非常的不得了,我發現騎自行車不但可以練心肺功能,腳也不容易受傷。而在騎的時候會想要更加的想了解自行車,所以就會去利用網路找尋各種的資料,然後就完完全全的喜歡上騎自行車了。大概已經騎了五六年了。

 

Q:那您大致上又參加過什麼大型比賽呢?花蓮或是其他地區的。

A:恩,我就只有參加過花蓮地區的自行車比賽呢,我本身要去外地就比較不方便,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就只有參加花蓮地區。有參加過的自行車比賽的,像是08、09年的都有紀錄。

 

Q:那有獲得什麼榮耀呢?

A:榮耀的話,大致上就是這些了。〈拿出很多很多的獎牌〉

Q:嘩!好多呢!

A:其實今天還有一個比賽呢,不過這些都不能拿去賣錢呢〈笑〉。

 

Q:恩,那以您之前去看過或是騎過的,你認為外地的自行車賽跟花蓮區的有什麼不同?

A:喔,這個的話就要問他了〈指向曾先生〉,他有參加過其他地區的自行車比賽。

曾先生:我也只有參加過一次而已。

A:是嗎?有些自行車比賽是騎公路的,我是認為花蓮地區的公路最好騎了,因為花蓮地區的公路很少有紅綠燈,很多的公路因為紅綠燈太多,所以在停的時間時腳就已經麻了。像我們騎公路車的話比較麻煩了,要一直上卡。而且花蓮地區的公路海岸線較長,所以不用一直停下來,可以一直騎下去,最高紀錄是騎80公里都不用停紅綠燈。花蓮也比較長,比台東和宜蘭都還要長,所以花蓮算是騎自行車的天堂。

 

Q:請問您有兼職自行車的相關工作嗎?

A:嗯,其實是沒有呢,因為我騎自行車算是業餘的,而且應該算是興趣,所以就沒有關於自行車的相關工作了。不過他就有參加車隊了〈再度指向曾先生〉,他是國泰人壽隊。

Q:嗯嗯,那花蓮的車隊有出去比賽過嗎?

A:嗯,老實說如過要出去比賽的話也通常都是固定的那些了在比。因為在車隊裡的選手程度差距很大,強的非常強,弱的非常弱。如果是去參加比賽的話,就只會看到那幾個比較強的人騎回來,而其他人呢?通常在中途就放棄了。

Q:所以那些通常都是因為健身娛樂才來參加,而專業的人比較少囉?

A:其實騎自行車是這樣,一開始有很多人參與,但是都是強的一直在變強,而弱的則是一直跟不上。在花蓮的人才也有很多,但是出去外縣市比賽的人就比較少。

Q:嗯,是為什麼呢?

曾先生:因為有些從外地來的選手會來台灣,然後就在台灣開始指導其他選手。所以外縣市的選手能力就比花蓮高很多,而且他們的資訊也很高。所以總結起來就比花蓮的選手能力都高上很多。

 

Q:那您認為花蓮的自行車道的舒適度、挑戰性為何呢?

A:恩,這個的話就要依路段而定,自行車道嘛,其實只要有個『山』字就會很難騎,因為爬坡嘛,所以都不好騎。但這總要克服啦,只要能把上坡當成下坡騎就已經很厲害了。其實這些都是要慢慢去克服的。

Q:這讓我想起我們之前去騎過一段很長的路,結果就是以完全沒有體力結尾。

A:其實騎腳踏車要求的並不是速度,而是持久力。不然就是騎其它的自行車路段時,一開始會不習慣會慢慢騎,而之後騎習慣、買了新的自行車後,就可以會想要速度或是騎得更遠更遠,舒適度也會隨著熟悉次數而跟著增加。其實要騎遠也跟自行車有很大的關係,而自行車的配備也很重要,像是墨鏡就要帶,因為偶爾會有想蟲子,我也建議穿車衣。如果真的是參加比賽的話,騎大約10到15公里就要補一次水。而挑戰性的話,花蓮地區有很多的自行車道都還蠻有名的,193那裏還蠻不錯的,193是米棧幽徑的那一段。而像是太魯閣到天祥的那一段,還是盡量不要去騎比較好。

Q:為什麼呢?

A:因為那一段時常會有落石,我記得前幾天好像才砸死一個人,所以這一段路我比較不推薦,真的很危險。

 

Q:平時鍛鍊自己的方法是怎麼鍛鍊呢?

A:鍛鍊自己騎自行車的話當然就是在騎自行車時不要先挑戰太高難度的或者是不要騎太長,不然騎到最後體力沒了,連信心的可能隨之消失殆盡呢。而還有一個鍛鍊的方法是騎那個腳力車,有一種練習台是把腳踏車吊起來,然後人在上面踩,但是那一種很容易摔跤,網路上就有很多人試那個結果摔了跤呢。

Q:那您有試過嗎?

A:喔,我不敢試那個,不過他有試過〈指曾先生〉。

曾先生:那個其實可以練到平衡感,如果雙腳踩的力道不同的話也有可能在騎那個時一直搖搖晃晃。

A:如果是在家裡的話可以試試看起立蹲下,就有點像是交互蹲跳的動作,但是不要跳起來,這樣子可以訓練到大腿。做這個動作三次後先休息十分鐘,然後再換另外一隻腳,做個大約三次第一次做的人就會發現大腿很酸,而隔天就會整個酸到起不來了〈笑〉。

Q:聽起來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

A:其實多做幾天就會發現心肺功能會變好,正常的話是三天做一次,因為有兩天是要排乳酸的,不過我有的時候會兩天做一次。如果習慣之後可以雙手拿啞鈴試試看,可以增加一些重量。像是最大心跳率大約是220減掉年紀為運動時的最大心跳率。只要超過的話就有可能發生危險。

Q:那這樣感覺起來是年輕的選手比較占優勢呢。

A:是阿,確實是越年輕去挑戰就越可以達到行程目標。

 

Q:那您認為花蓮的自行道有沒有什麼缺點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A:這個的話跟政黨有很大的關係,我來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是國民黨擔任這一次的所長。然後他就說,好,我要整修這一條路線,整修後不久,還蠻不錯的,但是當民進黨上任時,他說,我不想要整修這一條路,結果這一條路就這麼荒廢掉了。其實政府的爭吵很常影響到自行車道的修建,有很多的自行車道都是因為這些原故而荒廢掉。這個時候我會說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運動已經跟政黨有很大的關係。其實那一條荒廢掉的路線是很棒的,那是從紙漿廠開始到南華的那附近其實有舊鐵道,那一條其實真的很好,空氣很好,坡度也不大,是一個很好的自行車道。原本只差一百多公尺就可以完工了,但是換人當了之後,那條路就沒有在整修過了,就整個荒廢掉了。所以光是吉安鄉要用出一個環鄉步道就已經很困難了,現在雖然一直在倡導自行車道,但上次那白鮑溪的路段,就真的很……。其實在騎腳踏車時柏油路會比較好騎,但是他們卻將那裡用成水泥路,水泥並不吸震,所以邊騎就會邊震動。我認為193那邊的道路真的很好,車也不算是很多,真的可以去那邊騎。我們有一次向政府建議在吉安路上規劃一條自行車道路,但是政府卻回我們,只要有初英親山那一條就好了。那時候我就有一些火大,因為初英親山的那一條道路雖然說是自行車道,但是那一條道路並不是完全都是腳踏車在走的,你說沒有大卡車那些的,也沒有阿,那裡仍然有車輛在進出。而且在我們去跟政府說的前幾天前那裡才發生過一次車禍。

 

Q:那麼,請問一下下花蓮地區自行車隊的組織為何?

A:就像剛剛所講的,因為花蓮地區的自行車隊大部分都是業餘的,所以真正會出去比賽的車隊其實還蠻少的。不過如果是要去跟國外競爭的話還蠻難的,通常在看國際自行車比賽的話通常是不會看到亞洲的選手,因為亞洲人比較……恩……瘦小,所以在這一方面就有可能輸給歐美國家的人。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其實跟在別人的後面騎的時候會比較輕鬆。所以有一些的車隊會使用輪流換人帶頭的方式去訓練那些選手。在自行車比賽的時候也常常會出現有人跟在自己後面,但是卻在快要抵達終點的時候衝了出來,結果就這樣被超過了。所以在職業自行車比賽的時候,選手會在快要抵達終點的時候一直往後看。

Q:這是因為要防止有人突然間衝了出來對不對?

A:嗯,沒錯,所以他們總是要特別提防自己的後面,以免讓自己的得獎機會溜走。

Q:那花蓮北區〈秀林、新城、花蓮、吉安〉、中北區〈壽豐、鳳林〉、中南區〈萬榮、瑞穗、光復〉、南區〈卓溪、玉里、富里〉、濱海區〈豐濱〉等地區適合發展一天或是半天生活圈的旅程嗎?

A:這一些地方啊……其實都還算是蠻不錯的景點呢,瑞穗那一段算是蠻不錯的,附近也有牧場,路段也不錯,只要早晨去,不但不會很多車,而且空氣也很清新,只要再去配合景點去發展,一定能變成一條不錯的的自行車道。

 

Q:有沒有特別想推薦的生活圈景點或美食呢?

A:嗯,美食有很多很多可以去推薦,像是吉安,隨便走走都有得吃,壽豐的冰很有名。萬榮算是很有特色,可以騎去附近的林田山走走。光復糖廠的冰也很好吃,聽說馬太鞍溼地那裡也很不錯,我最近還想帶小孩去那裡走走呢。鳳林也有菜包是很有名的,而玉里也有麵。所以要推薦美食的話還真的是說也說不完呢。

 

Q:那花蓮目前所規劃的固定自行車道〈兩潭、初英、鯉魚潭、白鮑溪、壽豐、鳳林、馬太鞍、瑞穗、玉富、羅山〉,你認為這些路線妥當嗎?或是有沒有什麼要建議的事項或建議的路線?

路線

兩潭:德燕濱海植物園區-->七星潭社區-->四八高地-->奇萊鼻燈塔-->曙光橋-->花蓮港-->北濱公園-->南濱公園-->中華紙漿場-->舊鐵道-->木瓜溪橋-->宏卿山莊-->鯉魚潭風景區

初英親山:太昌村大山橋-->吉野神社鎮座紀念碑、吉野拓地開村紀念碑-->農改場-->慶修院-->三軍公墓-->生命城堡櫻田野養生館-->蓮城蓮花廣場-->南華村落羽松樹林

初英親水:南華村落羽松樹林-->初英自行車道-->初英親水生態公園-->吉安水圳生態步道-->初英發電廠-->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君達香草健康世界

鯉魚潭:鯉魚潭潭北-->潭北親水公園-->鯉魚潭潭南-->美食商圈-->花蓮培育所

馬太鞍:花蓮糖廠門口-->右轉中山路(北上)-->光復橋-->光復橋北端左轉前行穿越台9線-->穿越東線鐵路-->右轉後第一個路口左轉-->沿指標前進-->馬太鞍文史工作室-->拉藍的家-->馬太鞍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欣綠農園-->紅瓦屋餐廳-->欣蓮橋-->蜻蜓復育區-->白鷺橋-->沿芙登溪前行,左轉穿越東線鐵路-->循原路回花蓮糖廠。

瑞穗:瑞穗火車站北側民生街-->穿越東線鐵路平交道-->左轉成功南路-->右轉溫泉路-->穿越台9線外環道後第一個路口右轉-->沿指標前進-->虎爺溫泉-->乳牛產銷班-->土地公廟-->溫泉路-->鍾家菸樓-->瑞雄溫泉-->依指標左轉-->樟林隧道-->左轉紅葉溪堤外道路-->路底左轉-->依指標前進-->溫泉路-->瑞穗火車站。

羅山:富里農會-->羅山遊客中心-->羅山露營區-->土角厝-->雞鳴園-->生態驛站-->羅山瀑布;支線:雞鳴園-->羅山大魚池-->泥火山-->羅山大魚池-->鬯蕨生態區-->玉竹軒土角厝-->雞鳴園-->生態驛站-->大自然-->羅山瀑布-->羅山大魚池-->鬯蕨生態及泥火山區-->玉竹軒,自行車道

白鮑溪:池南森林遊樂區-->鯉魚潭露營區-->荖溪-->羅山瀑布-->白鮑溪水工生態教室

玉富:玉里車站前康樂街-->右轉自行車道入口-->秀姑巒溪鐵路橋-->安通鐵馬站

壽豐:台9線南下木瓜溪橋後第二個路口右轉-->左轉接花33鄉道南下-->志學農場-->平和村平和街與平和二街路口-->平和二街-->平和國小對面路口右轉-->左轉光榮橋-->光榮五街-->左轉中山路(台9丙線)-->台9線-->過中華路後下一路口右轉-->左轉山邊路-->壽豐國小-->中山公園-->山邊路-->三岔路口,左為紅線,往南經樹湖社區-->肖楠人工林 右為桃紅線,經台灣觀光學院-->肖楠人工林 -->溪口三街-->盡頭左轉穿越台9線-->仁愛街-->碧蓮寺-->共和路-->下荖西橋-->台9線。

鳳林:台9線兆豐農場入口-->右轉十五路-->復興路-->右轉中和街-->左轉信義路-->台9線-->正信路-->平信路-->水源路-->鳳鳴一路-->茄苳產業道路-->永康路-->西林路-->台9線

這一些路線都是由網站上大約了解的。

A:說實在的這一些路線都還蠻不錯的,像兩潭這一條自行車道的中華紙漿廠到舊鐵道的這一條路段就是剛剛我說到的荒廢的那一條路。

Q:嗯嗯,不過荒廢掉這一點真的很令人感到可惜。

A:是啊,初英親山的南華村落羽松樹林就真的是很讚的景點,如果是在秋天或是冬天的時候去的話真的會很美,而且會有一種去了歐洲的感覺,真的很漂亮。去的時候可以在那裡停一下去走一下步道。裡面說規劃最好的應該是鯉魚潭的這一段了,鯉魚潭的這一條自行車道有管制車子不能進入,所以我認為這一段真的是規劃的最好的一段。玉里到富里的這一段算是也很不錯。至於台9現的話我就不建議走了。因為台九線的車多,有的時候會會很危險。現在我還是認為193的那一段自行車道最不錯了。

 

Q:那我們現在正在規劃的重量級行程為:合歡山攻頂、三橫兩豎、赤科嵐山、金針花海、米棧幽徑、龍澗飛瀑,請問這裡面有哪些的難度比較難挑戰的坡度?

A:最難騎的我覺得是合歡山攻頂,畢竟那重頭到尾都是上坡,而龍澗飛瀑那裡算是最危險的了,因為他那裡並沒有交通安全島,所以只要一摔下去通常都是必死無疑。其實龍澗飛瀑的那一段其實是台電的人主要在走的路,雖然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我認為那裡真的是很危險。

 

Q:那請問你認為其重量級行程時需要什麼裝備?

A:嗯……要先選擇好最適合的腳踏車,像是公路車跟登山車就有差別了。而車褲我認為是需要,因為那是緊身褲。帶的東西則是越輕越好,因為帶的東西太多反而會增加自己的負擔。還有要注意自己的重量,在上下坡時重量會影響到一些些。年齡的話則沒有太大的影響,雖然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啦,但是有些老車手雖然沒有競速腳踏車選手的爆發力,可是他們卻有持久力。還有如果想要騎長程的話最好要先練一下自己本身的肌耐力,不然騎回來後就有一天會癱在床上了。身上穿的東西其實不用太多,因為騎一騎後會有熱量產生,我們必須將那熱量排掉所以不需要穿得太厚重,而且穿得太多的話也很容易增加自己本身的負擔。鞋子的話在騎公路車時會有卡鞋,那算是蠻不錯用的,因為那可以固定起自己腳的姿勢,而且還可以幫助減少踩的時候力氣,但是也有一些新手因為第一次穿卡血結果就在停下來的時候忘了該怎麼拔卡鞋拿掉而跌倒呢!像我也跌過幾次。

 

Q:嗯嗯,那我們都已經將想知道的都問出來了,謝謝謝先生!

A:嗯,不客氣。

Q:也謝謝曾先生。

A:嗯嗯。

這一次我們陽光騎士團又多認識了腳踏車呢!不過沒有想到原來自行車道本身也有著這些問題呢。不過一台小小的腳踏車深藏著這麼多的學問,不愧是有經驗的老手呢,果然知道的事情就是跟我們還要更多呢!希望之後我們也可以變的這麼的了解自行車!總而言之,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謝謝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