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蝶抓魚~社子島的小農時光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是一個由兩河共同沖積而成的沙洲, 河川從上游帶來的肥沃土壤,以及適合耕種的平坦地形,自古以來居民就大多以從事農業維生, 從水稻、甘蔗、鹹草、秀英花、蘆筍,一直到蔬菜,都曾經是社子島上常見的農作物。


社子島各庄頭主要大厝分布圖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是一個由兩河共同沖積而成的沙洲, 河川從上游帶來的肥沃土壤,以及適合耕種的平坦地形,自古以來居民就大多以從事農業維生, 從水稻、甘蔗、鹹草、秀英花、蘆筍,一直到蔬菜,都曾經是社子島上常見的農作物。


以前貧苦人家的草厝,牆壁不是磚頭而是竹片枝條加上泥土塗壁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是一個由兩河共同沖積而成的沙洲, 河川從上游帶來的肥沃土壤,以及適合耕種的平坦地形,自古以來居民就大多以從事農業維生, 從水稻、甘蔗、鹹草、秀英花、蘆筍,一直到蔬菜,都曾經是社子島上常見的農作物。

各庄頭大厝名稱 建築特色
燕樓李宅
(七段 63 巷 12 弄 2 號、4 號)
1.溪洲底地區堂號為「燕樓」的李姓家族的祖厝,先祖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林伯兜,清朝乾隆年間移民至臺北盆地,其中一支在淡水,另一支在社子島。

2.具完整三合院格局,正身五開間,左右帶護龍;其構造特色為外牆紅磚斗砌法,下部纍石為基、木構穿斗、瓦砌屋頂,正廟內兼有木柱及磚柱,推測此作法是為防洪水;右護龍屋頂雖已局部坍塌,仍具閩南建築特色。
浮洲王宅
(八段 2 巷 200 弄 11、13、14、 15 號,八段 2 巷 206 弄 1 號)
1.浮州地區泉州籍王姓家族的祖厝,先祖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高浦,相傳後裔王孝因勤儉致富所建,現今建物於民國94年曾由王登旺等人重修。

2.主體分為前後兩部分,格局特殊,前部孝得堂為二層樓三合院格局,紅磚造建築,部分構造曾整修(鋼筋混凝土樑、地板及門扇);後部為街屋式加強磚造建物(具騎樓),以兩座樓梯連接樓上空間,建物內裝木板隔間仍保存舊貌。
李和興宅
(八段 133 巷 11 號、19 號 )
1.溪砂尾地區李姓家族著名的的樓仔厝,民國34年由後裔李錫錄所建,先祖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兌山。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造成水災時,附近的居民帶著牲畜通通爬上二樓一起避難,是老一輩人共同的回憶。

2.傳統合院格局,正身為二層樓磚造建築,正身雖已改建為仿古鋼筋混凝土建築,但建物形式與一般民宅不同。左右護龍採明間凹壽作法,相關建築構造如凹壽、燈樑、疊澀等,推測為日治時期興建,保留有完整構造與紋路。
李忠記宅
(九段 86 號)
1.浮汕中洲埔地區泉州籍李姓家族祖厝,先祖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兌山,又稱「李忠記」。

2.創建於日治時期,為一層樓傳統漢式正身護龍厝,三合院形式,正身五開間、護龍三條,合院院門位於右前方,頗具特色。磚造圓桁屋頂構造,外壁紅磚承重外牆,內壁採穿斗(混抬樑)式、木構隔間,正身另有內廊串連,木屏壁為編竹泥壁,基礎以唭哩岸石墊高兩階,地坪為觀音山石,具半樓仔,極具古意,且形貌保存完整。

探訪李和興宅

李和興宅的右護龍厝裡面還保留有小閣樓(半樓仔);正身廳裡吊掛在梁柱上的竹籃子就像是以前的冰箱一樣,把吃的東西都放在裡面,需要時再拿下來取用;還可以看見以前的廚房爐灶(灶腳),要煮飯前得先燒柴呢!

李和興宅改建前後對照圖

探訪李忠記宅

美學會美芳老師為大家解說牆上的洞是放置煤油燈用的,這樣就可以同時為兩間房間照明,不失為一個節能減碳的好設計;從正身廳裡懸掛的匾額就可以知道屋主在日治時期曾擔任保正20年以上,從主樑採用福州杉就可知是當時的大戶人家;右護龍屋頂採用金形馬背的形式,山牆採用全面磚牆,較為堅固耐用

探訪浮洲王宅

紅豆阿嬤帶領著我們參訪浮洲著名的磚造樓仔厝(後半段);前半段正身二樓的王氏祠堂仍保有傳統紅磚牆及木構造屋頂;已改建的一樓內聽有兩道門扉,並繪有門神。

富安國小對面的洪氏大厝(已改建)

洪曜平先生拿著他親筆繪畫的洪氏大厝素描圖仔細地為我們解說著。這個是大廳,這個是護龍尾,這個一排一排,還有後面這排(大厝左護龍第二排)是養豬的豬舍,後面一排,我住在這邊(大厝右護龍靠前)。那這邊(大厝左護龍)是我的堂兄弟他們住的,我住在這邊,對面就是學校。後面有著厝圍、竹圍,竹子給它包圍,全部都有圍起來。以前我們鄉村裡頭,就是種竹,美國話叫bamboo,種竹子種整排的。我後門種了一棵龍眼樹以前光復以後的X校長住這邊(大厝右護龍後排) ,住我的房子,出入這邊(大厝右護龍後側)到學校去。裡面有一個大庭園,外面有一個牆圍,牆圍當中有門柱,門柱很高,我出入是這樣出入的。到了民國58年才拆掉,蓋這一整排房屋,和後面那一排房屋。我這個房子我出生的時候就有了,我出生1歲開始有,到我40歲那時候拆掉,民國58年拆掉,蓋這排房子。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社子島美學會文史資料、1921年日治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74年臺北市舊航照影像圖

最新消息

  • 我發現以前的屋子有些事用紅磚蓋的,不像現在的房子幾乎都是用鋼筋、水泥蓋的比較堅固,但是以前的房子也有好處,就是很通風又很有風格,有獨特的特色,會帶給人們一些好的感覺。像是燕樓李宅、浮洲王宅、李和興宅、李忠記宅這些等等。
  • Q1以前的房子是用磚頭和鐵皮做的 現在的房子大多是用磚頭和鐵皮
環境變遷省思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