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楊逵 ──在大地上寫詩的日子
「我在寫,天天在寫。不過,現在用的不是紙筆,是用鐵鍬寫在大地上。你現在所看到的,難道不美嗎?」 ──楊逵《墾園寄》
1949年楊逵因起草〈和平宣言〉而於「四六事件」被捕入獄,隔年受軍法審判12年徒刑,直到1961年刑期屆滿才回到台灣。綠島歸來後的楊逵,已被台灣社會與文壇給淡忘,他仍關心社會,想恢復寫作,但由於現實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輟筆,這對於作家楊逵來說,這是何等無奈之事。他原先構想在高雄買地過著農耕的生活,後來輾轉回到台中協助楊肇嘉代寫回憶錄,但回憶錄整理至台灣運動史部份,因楊肇嘉所提供之資料與史實不合,有誇大之嫌,遂辭去楊肇嘉回憶錄之撰述,跟銀行借貸五萬元,在台中市郊東海大學對面肚山上購買荒地,經營東海花園,過著在東海花園以鐵鍬在大地上寫詩的園丁生活。
時至七○年代初期,老園丁的東海花園逐漸步上軌道,同時台灣在國際上陸續遭逢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等國際事件衝擊,連帶掀起島內一股民族團結的潮流,而楊逵的〈送報伕〉、〈鵝媽媽出嫁〉、〈壓不扁的玫瑰花〉等作品,因其具有濃厚的「抵抗意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楊逵得以重新被看見。一時之間眾多藝文界人士、學校教授、學生等紛紛前往東海花園拜訪這位自日治時期即活耀於文壇、社會運動的老前輩。從1977年的「東海花園留言本」上許多藝文界人士的繪畫留言及許多照片,便可想見昔日東海花園人文匯集的盛況。
七○年代的東海花園,逐漸成為台灣戰後新世代與日治時期對話的場域,直到楊逵過世之後,東海花園才逐漸被世人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