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居至禮納里後,瑪家、好茶、大社三個部落面臨了一個共同問題:孩子該去哪裡讀書?難道只能選擇到其他地區或不同部落的學校就讀嗎?在禮納里的有限空間,可能設立學校嗎?建築經費又要從何而來?離開山上,部落的傳統文化是否能夠藉由學校而持續、藉由教育而留存?而一所眾所企盼的學校-長榮百合國小的建置,讓部落父母們懸宕已久的心終於可以放下。

  過去在原鄉,瑪家、好茶、大社三個部落原本也各自設有學校,但後來因為人口減少而整併、裁減,最後只剩下大社部落還設有一個隸屬於三地國小的大社分校。莫拉克風災後,三個部落被迫遷村至禮納里共同生活,大家不僅有了永久屋和活動中心、教堂等各項公共設施,甚至連過去在部落中已經逐漸消失的學校也因而得以重建新生。

  為解決近禮納里教育問題,行政重建會協調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贊助認養並斥資1.5億興建長榮百合國小, 讓居民的子弟們可以就近求學,不必舟車勞頓,並享有優質的教學環境。張榮發基金會秉持「部落在哪裡,學校就在哪裡」的理念參與校園重建工程,期望能由學校的成長帶動部落的發展。長榮百合國小於2011年2月動工,2012年4月啟用。學校成立之初,學生主要是原來大社分校的94位同學,但這兩年來,原本離開在外面讀書的小朋友已經陸續轉校,至2013年底為止,學生人數是102位。

  校園佔地面積1.2公頃,全長約300公尺,校地呈狹長狀,位於禮納里的中間位置,也是三個部落中間的緩衝地帶 。張榮發基金會依學生需求、社區未來發展及地形高低差,規劃了教學行政、文化探索及運動場三區靜態到動態的空間,更設置了一座具有原住民部落文化傳統,高達20公尺的瞭望塔。同時還符合綠建築指標,包括設置教學植生區及生態溼地、雨水回收池、太陽能光電、省水設計、資源回收等環保設施,因而榮獲第19屆「2013年建築園冶獎」校園建築景觀類推薦獎 。

長榮百合國小景觀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長榮百合國小是莫拉克風災後於禮納里建立的小學,也是屏東縣政府首次設立的理念學校。三個分屬不同族群、不曾共處的部落孩童,因為風災的影響而在這所新設小學共同學習成長。只是三個部落因為居住環境的調整,教育內容自然也會變得與過去有些不同。因應禮納里的兩大族群、三個部落共居的特點,學校在課程的規劃、設計方面,除了要加強基本學力、提升部落兒童的一般知識與生活能力、學會如何適應一般社會外,更要能與原住民傳統文化密切結合,與部落合作設計一系列傳統文化教學課程,讓孩童學會部落的東西,傳承部落知識,不僅要回應遷村後部落對於文化傳承的擔憂,更要促進魯凱族、排灣族間的融合,透過跨族群、部落的互動,落實多元文化教育。

校園樓梯設計的巧思,英語、排灣族語、魯凱族語三種語言共同學習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長榮百合國小為培養部落孩子探索自己文化的精神,還首創「部落學歷認證」活動,課程的編排由學校團隊和部落族人一起參與,並邀請部落耆老、青年進行系列課程,擔任認證關主,學校教師則從旁輔助。

長榮百合國小教導主任蔡國興主任說到:

  我們會把部落的一些老人家、耆老請到學校上課,在原住民傳統文化上老師所具有的知識其實並不夠多,所以在文化傳承方面,學校把老人家請到教室裡來上課。部落學習就是老師把小朋友帶到部落裡面,或請老人家到教室教學,老師在一旁輔助。

  「部落學歷認證」是檢視學生一年來部落學歷課程的學習成果,認證分為紙筆測驗以及實作闖關,實作闖關方面有歌謠傳唱、射箭、原藝工法(如:原住民花環製作、服飾穿著、月桃編織、琉璃珠製作)、部落生態、傳統神話等主軸。全校學生都必須參加,沒有通過者還必須補考,通過的學生在畢業時,學校會發給部落學歷證書。除此,學校還安排了許多文化學習課程,包括農耕、工寮搭建、石板路鋪設、山林知識學習等等。例如:心靈耕地是邀請族人在學校前的耕地教導孩子耕作技巧並認識部落植物、體驗山林,進而培養孩子對土地的情感,也讓孩子們有機會與部落長者互動並學習族語。又如:學校也曾設計了石板路的鋪設,石板的使用不論是排灣族或魯凱族都是傳統文化的一環,來到禮納里後,無法再建造傳統石板屋,為了讓孩子們了解、認識這項傳統,所以特別安排讓孩子於禮納里鋪設了一段石板路,藉此能讓孩子得以能更加了解石板、應用石板。此外,學校也安排三個部落的耆老到校講述各自部落的傳說故事、風俗習慣,讓三個部落互相文化交流。

左圖:校園櫥窗中展示的部落學歷課程活動

右圖:石板研究課程中,學校同學在禮納里大社部落鋪設的石板步道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校園櫥窗中展示的部落學歷課程活動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校園走廊上處處可見文化學習課程的看板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長榮百合國小陳世聰校長是位很用心且深具教育理念的校長,他不僅重視學生們關於部落課程的教學,也重視要如何將部落與學校結合一起。長榮百合國小 的設計結合了教學、文化傳承、社區集會活動三功能,而在陳校長領導下,學校有許多跟部落密切互動的措施, 更開放學校空間讓部落民眾使用,不管是喜慶、宴客,或是部落文化課程,校方都很歡迎部落 利用學校空間、教室。

長榮百合國小教導主任蔡國興主任說到:

  校長對部落的課程非常重視,我們也很重視跟部落結合這一塊,學校會很主動的把學校空間供給部落使用,學校空間是對部落開放的。

  針對禮納里的三個部落共處特質,校方除了重視教學活動,維繫部落傳統文化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部落營造。長榮百合國小陳校長覺得:「學校應該做的不只是『教育』,有時候小朋友會因家庭因素影響學習效應,如果家裡經濟改善,那小朋友相對就比較能安心學習。」所以,校方也積極協助發展部落的產業,希望能以學校這個大力量來整合三個部落,利用學校力量幫忙部落了解未來發展方向,或是透過學校力量請外面資源前來協助部落,讓學童的父母親都有就業機會或經濟收入,不用再讓孩子缺席上課去幫忙做事,讓部落能盡快在禮納里這個新居地找到新方向!

校園圍牆上的壁畫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參考資料》

網站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莫拉克88news

文化部禮納里部落文化種子

台灣世界展望會莫拉克水災救援工作報告

莫拉克重建區旅遊訊息平台

書籍(行政院重建會出版)

重建三週年成果彙編、愛與希望的天空、八八重建報、啟動希望心經濟、

告別莫拉克 88心感動、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作業程序參考手冊、

莫拉克颱風災後救助與安置、在廢墟中站起來-莫拉克災後校園重建

文件

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區產業重建計畫

莫拉克災後重建耀動計畫

世界展望會八八水災重建周年關懷回顧

莫拉克颱風災後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培訓計畫

101年12月底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績效

屏東縣莫拉克重建區社區培力永續發展計畫

禮納里部落(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業務77 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