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7月12日

地點:重建會南部辦公室(高雄)

土木工程學家,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9年擔任行政院莫拉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

2012年接任行政院莫拉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

  陳執行長於「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成立初始,就參與此項艱鉅重建工程。為了推動重建盡速展開,他常常親自到災區或重建區與災民面對面座談、當面溝通,以便掌握第一線的重建相關問題與資訊。因為常到山區勘察,和原住民各部落甚為熟稔,也因而擄獲原住民朋友的信賴,包含鄒族、魯凱族、布農族及排灣族都以族裡頭目之名為他取封號,例如排灣族叫他「Barru」,正是頭目、英雄之意。

  陳執行長於繁忙工作之際,特別撥空接受我們的訪談,大家都很興奮能有這難得機會,可以聽到執行長現身說法。陳執行長非常親切的接待我們,並笑說我們是他所曾面對的年齡層最小的採訪團隊,他也針對我們提出的問題,深入淺出的說明。聽他暢談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甘與苦,猶如貫穿一場重建過程演繹,讓我們對於災後重建的歷程有更深的體認。

1.

站在執政團隊的立場,重建四年來達成的成果是否如預期?若依個人的立場,您滿意目前的成果嗎?

2.

莫拉克重建過程中有什麼創新的地方呢?重建過程中又帶給政府和民間什麼啟發?如何將經驗有效的傳承?

3.

原居住地不再適合居住,但受災居民不願遷居,請問主要原因?面對不願意遷居的災民,政府要如何協助及溝通?

4.

執行長提出彩虹永續社區是基於甚麼樣的理念?包含哪些執行措施?

5.

面對台灣從所未有的大災難後的重建業務,政策推動的成功關鍵及課題是什麼?

6.

重建工程執行這幾年以來,那些工作是政府未來還要繼續加強的?

7.

禮納里有屏東普羅旺斯的美稱,那裡風景特別美麗,請問您覺得禮納里和其他重建社區有什麼不同呢?

8.

《禮納里》有不同的部落與族群文化(排灣族、魯凱族),請問:在文化融合上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重建安置過程中,這個問題有被重視或討論過嗎?

9.

日本那須清吾教授在參訪永久屋基地後,表示台灣莫拉克災後重建比日本311震(核)災重建的速度要快的多,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件事,請問執行長有什麼感想?

10.

台灣每年都會遭遇颱風或豪雨侵襲,大家該如何努力,確保莫拉克風災悲劇不再重演?

11.

民國98年,我們都還是小小學生,不懂莫拉克帶給台灣什麼大災難,經過四年來,我們用新生代的角度來觀察重建成果,請問執行長期待我們學習些什麼?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勉勵?

1. 站在執政團隊的立場,重建四年來達成的成果是否如預期?                                     

  我們至少做到大災難之後,讓受災同胞能有一個比較安心的生活環境。

  中南部地區在莫拉克風災後,山上土石環境破壞蠻嚴重,現在雖然重建已經恢復到一定的階段,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有些破壞還是持續進行,而整個公共工程的建設,不管是住在山上或是住在像禮納里那樣的永久屋基地,至少我們相信:他們現在絕對是很安心的,雖然對於颱風等等,還是需要特別注意,但至少他們比較安心了。

  道路、橋梁方面也復建到一定階段,現在修建後的橋樑,比以前規模更大、更長,整個安全性、抗洪水的能力都比以前好很多,所以至少將來發生類似的環境、天災變化,造成孤島的影響就減少很多。

  禮納里部落的位置在一個台地上面,是很平坦、很安全的,部落的人很喜歡,因為有一定高度,往下看,旁邊都是山,跟住在原鄉的環境很類似。

  我們到底做得好不好?我覺得應該是由重建區的這些族人、外面的人來看,至少我們已經盡到一定的責任,像颱風天,過去的他們都會很擔心,現在至少是比較不擔心啦!               

  若依個人的立場,您滿意目前的成果嗎?

  我們都盡了最大的力量,而且整個重建工作的進行不是只有重建會,還有許多團體的盡心盡力,才有現在的成果!雖然重建會是重建工作中一個最重要的協調整合機關跟團隊, 其他團體:包括地方政府、NGO組織(民間慈善團體、社會公益團體 )、企業組織、甚至部落本身成立的自救會,大家一起合作,推動重建。

  讓他們(災民)自己站起來最重要,以現在整個環境和氣氛,至少重建會 人員穿著重建會的工作背心外出工作時,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很受歡迎,同仁也覺得很光榮 。很多重建區的人,像禮納里部落,或其他一些永久屋基地,基本上他們都把我們當成好朋友, 就像是親戚、兄弟那種感覺,是透過重建過程培養出來的一種很特別的情感 。

  你們若是到禮納里永久屋基地時,不管是跟小朋友、年輕人、年紀大的人接觸,可以透過他們的笑容,去感受他們現在的心裡狀況。四年前的大災害,整個房子、部落社區都沒有了,到達一個新的地方後,他們很努力,跟政府共同合作站起來,這個部分只有透過你們自己去感受,才最能夠了解!    <back>

2. 莫拉克重建過程中有什麼創新的地方呢?

  第一:合作的模式 。

  推動重建除了政府以外,還有很多團體或企業出錢、出力,像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慈濟、佛光山、法鼓山 、台積電、中鋼、聯電……等,都很熱心,也蠻有效率。

  政府有它的功能,它有公權力,又主導政策,甚至編列特別預算。而民間機構的運作模式和政府稍微不太一樣,某個程度上他們是比較接近老百姓。有人很驚訝為什麼慈善團體可以做這麼多重建事情?其實國人是很有愛心,又很信任這些團體,所以風災發生後,很多人都願意出錢、出力,捐錢給他們, 而他們又很有效率的利用這些經費來幫忙重建工作。

  九二一大地震跟莫拉克,幾乎是百年來台灣兩個比較大災害。我們其實吸取了很多九二一的經驗,譬如說:這次總共要蓋四十三個社區(兩個現在還在蓋,其他四十一個都已經完成),社區裡面要建造很多永久屋,而政府也很快提供了土地,當然首先是找安全地點,此外很多土地是農地,還要先變更成建築用地才可以蓋房子。政府除提供土地,也建造社區外圍的道路、橋梁,還有水、電等設施也都要先做。至於社區的房子,就交給 民間團體來蓋。

  為什麼由民間團體來蓋房子呢?因為政府不能蓋好房子送給老百姓。莫拉克 風災是很大災害,假如開此案例,以後只要有災害,大家不就都可以要求政府幫忙蓋房子了嗎?政府財政不就垮台。因為大家捐款,慈善團體有足夠經費蓋房子,各團體依其力量幫忙建屋,再把蓋好房子捐給災民。建造永久屋如果純粹由政府來做是有困難的,所以由政府和民間團體合作就變成一個很有效模式。

  各重建基地的房子形式都不太一樣,因為各民間慈善團體都會跟災民,一個社區、一個社區去談,問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房子?有什麼考量……等等,他們做的事情會比政府做得細緻。例如禮納里永久屋就是由世界展望會跟部落族人對談後,興建完成的結果,而這也正是很重要的一個重建模式。

  日本沒有那麼強的民間團體, 其實很多國家也沒有,而台灣的這些團體因為九二一地震後,逐漸強化救災跟重建能力, 例如慈濟也曾到東南亞、中國大陸、日本甚至到美國,只要有災害發生,他們都去為災區做些事情,一方面幫忙其他國家,但另方面也從中累積了很多救災經驗。 而這些經驗就儲存在台灣社會中,因此當災害發生,政府出來救災,他們的力量也會跟著出來!

  莫拉克風災有將近兩萬名的受災民眾,而且很多都是原住民,在經濟方面原本就比較弱勢,如果沒辦法有效的協助這些人生活,想一想,這兩萬人在高雄市、在南部到處遊浪,沒有地方住,生活各方面有困難的話,對台灣社會會造成很大問題。若是能把大家的力量共同展現出來,讓他們能夠安置、安心、就業,那社會自然就安定。

  第 二:尊重、愛心、同理心的原則

  需要安置的災民,75%是原住民,高雄市主要是布農族,小林村是平埔族,屏東是魯凱族、排灣族,阿里山主要是鄒族。我們 曾遇過很多人,雖然住高雄市區,但卻不知道高雄、或屏東有那麼多的原住民社區,很多人都很少 、甚至未曾去過,在北部也是如此。因此在重建過程裡面,用尊重的態度來處理文化及環境問題是很重要的。 所以一開始我就跟同仁講:「就是三個原則『尊重、愛心、同理心』,要自己去設想:『假如你是他們的話會怎樣?』

  全世界都一樣,任何大災難後的症候群就是災民會受災害影響而心神不定,特別是房子流失,甚至 一夕之間失去親戚朋友,這些對災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幾乎什麼東西都沒了!當時可以看到電視、媒體上, 有些人怨天、或對政府抱怨,這些情緒一定要釋放,一定會表達,在這樣的過程如果還去跟他衝突,實際上是無法解決問題。同仁 外出工作時常會碰到一些抗爭行動,只能用同理心去面對、處理,從尊重的角度著手。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提到:很多事情一定要諮商取得共識,一定要告知部落,與社區溝通。一開始 的最大困難是很多部落社區變成危險地區,同仁搭機勘查後告知部落社區危險狀況,但有些人卻不覺得危險,認為我就是住在這裡,不願離開。但有些人被告知不是危險地區時,卻認為很危險,因為看到某某處有條裂縫…。對安全的認定,每個人標準都不一樣,取得共識,得到大家完全認同,願意一同去做同一件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特別在原住民社區,決策模式跟平地是不一樣,不是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部落中有頭目、神父、牧師、還有村長、鄉長體系,到底誰說的才算數,每個部落、每個族群都不一樣,這就是多元文化。我們的方法就是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意願,當時如果一直糾纏討論,可能無法確定結果。所以,最後想繼續留在山上,就尊重他的意願。想下山的,就趕快幫忙蓋房子安置。而對於留在山上的人,也承諾會提供適當、基本的道路、飲水等配合,不是甚麼都不管,強制把你趕下山。但因為已經告知是危險地區,風災豪雨來時,依照《災防法》必須撤離避災,否則就違法。我們會把所有狀況通通告知民眾,但最後還是尊重每個人的意願,台灣是民主國家,有辦法用軍隊硬把人拉下山嗎?這是不可能的。四年前剛開始推動重建時,選擇待在山上的比例人數較多,雖然給予免費安全的居屋還是不願意下山,這是因為他跟土地、環境長久以來建立的親密關係,也考慮到生活問題。但經過六一O水災、凡納比颱風等一波波災害導致的撤離行動,看到山區道路、環境的破壞,後來就一批批願意下來了,現在變成下來的人數比留在山上的多。

  我們都是用尊重的角度,讓大家跟大自然學習、互動。原住民是少數民族,不論文化、語言、生活等各方面,始終受到包括聯合國等大眾的關切。因此在重建過程中,我們都是用尊重的方式處理事情,一開始有些媒體說迫遷、強迫,其實都沒有這樣的事。<back>

  重建過程中又帶給政府和民間什麼啟發?

  救災、防災和重建是有 密切關係的。

  現在整個氣候 、環境都在變化,天災頻率一直增加,未來會面臨很多天災的挑戰,但天災有時是無法避免。莫拉克風災後, 政府發展出一些新機制:減災、防災、避災,也努力強化這些機制。

  第一個 步驟就是要避災、避險,有危險就先撤離,若等災害發生後再去搶救,其實是很困難,而且自然災害是會持續發生,難以避免。從莫拉克以後,整個中央跟地方間救災的夥伴關係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地方政府比較被動, 而中央政府又對地方狀況不是那麼熟悉,經過修法後,地方政府變得很重要,現在 各地方的縣長、市長、鄉長都把颱風來襲當作重大事件處理,政府也加強通訊 、不斷電等設備,並設立很多就近避難地方,這些事項都是救災觀念的改變。颱風、暴雨來 襲,很多道路會因此坍方、阻斷,造成災害,不只人的進出,甚至連直升機飛行都很困難,雨又一直下,救災真的是很難的事,所以整個 救災觀念及模式必須改變,要從預防角度處理,並且強化救難設備。

  重建過程一直跟時間賽跑,堤防還沒修好,河川還是砂石淤積,如果動作慢一點,下一場雨,不用太大, 就馬上又淹水,造成災害,這時民眾是不會諒解政府的,一次淹水來沒弄好,又馬上再來一次,颱風、豪雨在台灣是每年都要面對的 天災,所以重建速度必須很有效率的進行。例如河川疏浚,簡直就像螞蟻雄兵,砂石車一輛接一輛,砂石車來回的距離,可以繞地球七圈半 了,卡車不斷進進出出,爭取的就是時間。救災、重建、防災同時進行,這是很特別的 方式。

  台灣的天災難以避免,所以重建作業必須很有效率。一開始有許多社會團體一直說:希望能給災民多一點時間, 可以先幫忙蓋組合屋或中繼屋,讓他們思考未來,等他們確定後,政府才開始 進行重建事項。其實,沒有這樣的時間,所以這次重建工作,政府選擇的是蓋永久屋,透過整個行政作業的簡化,所以半年內,慈濟就 得以完成六百多戶的永久屋,讓災民入住。如果像九二一地震後蓋許多組合屋, 那之後組合屋的老舊、破壞、拆除等都會造成經費和社會等問題。而且這次南部受害災民數 甚多,連安全地域都很難找到適當地點,如果花很多錢先蓋中繼屋、組合屋,那後續 再蓋永久屋的經費就會不足,所以這次很有效率的確定永久屋政策。社會團體此次募集了大概兩百多億 善款,至今大致也用了差不多,甚至最後一些社區還是政府動用九二一的 賑災經費協助建造。

  沒有安居,就沒有安心。莫拉克風災後,政府有效率的動用軍隊救災,先將災民 暫時安置在軍營,接著就是趕快幫忙蓋房子。住進去後才可以安心,然後才能談生活、產業等後續問題。這次重建是頗有效率,一年 建造一千多戶,三年共興建了三千四百多戶住屋,最後只剩兩個小社區 ,這是因為他們有希望居住的地點,希望還能住在山上,但經過安全評估, 提出的地點都被勘定是危險地區,可是他們不相信, 雖是如此,我們還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再做更深入的探勘、檢查,最後報告出來,告訴他們 還是不行,又經過幾次颱風、豪雨來襲,道路損壞,他們才終於願意遷至六龜, 半年前才開始建造。

  禮納里部落在一年三個月之內入住了四百多戶住民,這個效率和速度, 令各國驚訝。原來只是樹林一片,建造社區必須進行整個環境的整理, 包括道路鋪設,排水和汙水處理、水電管路、房屋建造等等事項。而 在禮納里能夠只用一年三個月時間讓大家入住, 過程中除了尊重部落、災民意願,政府也是有其基本立場、政策,才能推動 重建。

  入住後才能安心、慢慢調整、發展產業,一直走到現在階段,每天都看到改變,一開始只是簡單房子,慢慢發展成一個活的社區,樹木花草長出,笑聲回來,心情轉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笑容,心理上很欣慰。 <back>                                                                                       

  如何將經驗有效的傳承?

  傳承…就是出很多書,拍很多影片吧! 重建會除了國內團體或國際人士一批批前來參觀、了解重建成果外,國外的 一些媒體,例如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新加坡等等也特別前來拍攝介紹重建的經過與成果。

  經驗傳承就是要知道過去到底是怎麼樣走過來的,如果只是寫說他們現在很好,老實講是沒有辦法去展現、看到其中的過程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想辦法要把點點滴滴紀錄下來。

  過去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重要的事情都有記錄,我們的同仁是很辛苦的,我要求他們只要做完一件事,回來一定要寫一則新聞稿,將做的事記錄下來,如果沒有寫,等於那件事情都沒有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累積寫了一千六百多則新聞稿,像今天的 對談活動,我們也會有一則新聞稿,一直一直累積並做好分類,就等於把歷史過程串聯起來。

  我們也拍了很多照片 當做紀錄,並且整理成檔案存放在網站上。之後,高雄的科工館會建立一個專區,本來是計畫建 造一個風災專館,但考量到建館經費和建館後的維持、營運問題,正好科工館願意提供足夠展示空間,而且科工館原本一年就將近有三、四十萬人次參觀,所以將來在科工館會有一個「莫拉克專區」,把所有資訊在那邊保存、教育。九二一大地震後,南投設立「地震博物館」,現在還有一個「斷層博物館」,是地震資料的保存。有了「莫拉克專區」, 收集關於颱風、土石流、豪雨等等的災害資料,將來就可以從過去的資料來看現在的狀況,然後去思考人跟環境的關係,怎 樣讓災民重新站起來。<back>

3. 原居住地不再適合居住,但受災居民不願遷居,請問主要原因?

  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山上種植了一些農作物、果樹,而這些作物的採收就 是他們日常食物的主要來源,可以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從小住在山上, 氣候較涼爽,飲食也很簡單,但是到了平地,他們卻很難適應, 甚至連喝自來水都覺得不習慣,因為山上的泉水是甘甜的。現在要他們遷居,情感上 自然會很捨不得離開他們從小成長的地方。

 

面對不願意遷居的災民,政府要如何協助及溝通?

  我們通常是花很多時間去說明跟溝通,聽聽他們的需求,能夠做到的就盡量幫忙做到,因為他們的需求、想法也的確是有其道理。一定要先了解他們心裡的話,學習他們溝通的語言,我幾乎每天收看原住民電視頻道,看他們的新聞,聽他們談話的內容。

  重建不是只有蓋路、蓋房子,這 些是比較簡單的項目,只要做了就能顯現出來。但是心理、生活、就業等方面的處理就很難呈現。有房子住卻沒工作,就算住再好的房子,心裡也無法安心、安定。所以重建過程,會強調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離鄉也在最近的地方,以此原則進行重建工作 ,體諒到離家越近,問題越單純、簡單。如果家是安全的、環境是安全的,我們都希望他們能留在原鄉,留在他們最熟悉的地方,這樣後續的心理上、就業等等問題都沒有了。但當你把他 們遷移到新社區,從山上下來時,那重建工作上,不管是心理、生活、就業、產業發展等等才是最大的挑戰,但 卻不能不做,因為這部分對他們要永續、要生活的關鍵點。對於這個部份,我們也花了不少時間 處理, 其實因為歷史因素,原住民一開始是不太相信漢人,因為歷史中的生活經驗是充滿衝突,所以現在雖然是正面協助,但他們卻覺得山上居住地方要被剝奪,所以 必須花很多時間,慢慢溝通,取得信任,而這都是一個文化的過程,要細緻的關心他們,跟他們互動,聽他們的聲音,慢慢地才能把事情完成。

  其實原住民真的很不簡單,願意慢慢的、一點一滴的傳承文化,讓文化不會因環境變遷而消失。反觀其他人,因為講究現代化,因此簡化、簡化、再簡化,導致有些文化都快消失了;但他們就是很堅持要保留、傳承,這真的是很不容易!他們思考層面難免和一般人有差異,當差異產生,我們就要聆聽、尊重,不斷溝通,從他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問題!<back>

4. 執行長提出彩虹永續社區是基於甚麼樣的理念?

  彩虹對原住民來講是非常神聖的,看過賽德克•巴萊的影片吧!片中的彩虹橋,等於是要回到他們的天堂、祖靈的地方。所以我們希望重建基地不只是 提供大家"住"的地方,如何"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禮納里部落,是一個蠻完整的社區,每個村有它的活動中心、運動設施,而且總共還有九間教堂,美間也各有特色,所以禮納里部落可以說是上帝的故鄉,他們將來會慢慢在教堂辦婚禮,很多事情他們都可以透過這樣的環境來完成。另外,禮納里還有一所小學,這所學校也正是排灣族和魯凱族小朋友文化融合和學習成長的地方。一開始,部落也怕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模式會有衝突。但是他們也學著如何在這個地方一起成長、發展。此外,還設置產業中心,種種的生活設施功能都要具有。

  我們希望居民把重建基地當成新故鄉,讓社區可以永續發展,所以稱為永續社區。而彩虹有七種顏色,因此我們就有七個面向,包括教育、生活、族群、社會照顧、文化…等等,所以稱作「彩虹永續社區」。

  這個部份是我們整個推動中很重要的項目,我們不只蓋房子而已,我們是蓋社區。而且希望它不只是一個社區,更是一個永續社區,可以長久發展。之後不只是永續社區,更是要成為一個彩虹永續社區。彩虹,原住民認為是非常神聖的,是很好的一個地方,彩虹永續社區就是我們的目標,跟他們一起共同努力的目標。     <back>

 

包含哪些執行措施?

  第 一:「卜拉米專案」-建立整合資源的平台

  政府 的力量遲早會退場,但他們是要長久永續生活下去,所以整個部落社區必須要能自己站起來,所以要成立組織,特別是產業、生活、文化方面,要有一定的體系和組織,然後靠部落和社區共同營造,進而發展起來。當政府退場時,他們做得起來,就可以永續發展、生活。

  為了這件事,我們成立了「卜拉米專案」,卜拉米是排灣族語,代表一個富饒豐收的地方。我們希望透過卜拉米專案,由重建會和地方政府及社區,透過幾個面向,把所有的資源和問題透過平台, 一起溝通,讓事情可以按照計劃解決、推動。

  第二:「耀動計劃」-串聯、推動產業

  「卜拉米專案 」之後,還有一個「耀動計劃」,也就是要更積極串聯、推動產業,不只是日常生活、公共設施都逐漸完成,也透過很多培育計畫 逐步推動產業。當手工藝、農產品,甚至接待家庭都準備好之後,公共 商業設施跟著也要能正常營運,如果沒有人氣,變成蚊子館,會連水電費都付不出來,因此如何經營是很重要 ,一定要消費者來帶動買氣,所以我們透過觀光局,設置觀光巴士 以推廣旅遊,也透過外界其他管道,讓大家知道部落的社群、文化、手工藝、農產品。他們自己在社區內努力,外面力量則是把觀光客帶進部落社區,增加他們的生活和收益。

  目前產業發展中心雖正陸續建造中,但有些措施已經慢慢開始運作,其實產業和生活是最需要時間的,而禮納里整個環境的資源條件是蠻好的,如果把一些資源好好結合,他們的成功機會是非常大、非常好的。<back>

5. 面對台灣從所未有的大災難後的重建業務,重建的成功關鍵是什麼?

  首先就是關心,不管是總統、院長都非常關心重建工程,馬總統到重建區的頻率非常高,光是禮納里就去了四次,還住過一次,甚至在還沒開始重建時,他就去過一次。

  另外就是授權,讓我們可以全力推動重建工作。大概有八成以上的事都由重建會決定且執行,雖然重建事項牽涉到政府很多部會,例如:交通部、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原民會等等,不過很多事項,都由重建會統籌、協調完成,其他單位則秉持決策結果直接執行。如果一開始是回到各部會討論,等大家都有結論後再來實行,很可能就變成俗話說的:「子彈都冷了!」重建工作就像打仗一樣,而我幾乎就像是第一線指揮官,要做很多決策、決定,我們的資源要怎麼配置?怎麼樣有效的調動國軍救災? 各項重建事情要如何推動進行?

  此外,還要有效率。重建會成員只有五十幾人,而且來自不同部會、單位,「雜牌軍」又是怎麼變成一個有效的作戰部隊呢?當年九二一地震,主要災區只有南投、台中、雲林等地區,但當時重建會組織卻有二百五十幾人。而莫拉克風災範圍,從嘉義到屏東,幾乎涵蓋半個台灣,但重建會組織卻只有五十多人。光是到達那些偏遠山區就要花很多時間,當時我一天到晚都在跑,天天跟災民座談,晚上甚至睡在那裡,因為我自己站在第一線,掌握最前面的資訊和問題,所以重建會的人自然也跟著奔波、忙碌。

  重建會同仁常常必須到外地勘察或辦理活動,因此重建會也設立了一個資訊平台,有重要事情都可藉此互相聯繫,互相幫忙。我有很多公文也都是用智慧型手機處理,尤其是在外面工作時,所以我們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機關。有很多機關的公文都是批了再批,呈了又呈,耽誤許多時間,但重建會都是很有效率的處理、解決。我們的同仁都親自深入基層,了解實際狀況,然後有效率的處理公文事項。很多地方政府的相關人員來開會時,都會覺得壓力很大,因為我們不只要求事情何時必須完成,而且列管,但他們也都說這是個很好的經驗:重建會決定策略,各部會或地方政府則配合執行。

  最後一點就是努力跟愛心。重建就像戰爭一樣,只是我們戰爭的對象是大自然所造成的災害,絕對不是那些受災民眾,我們是要爭取怎麼協助災民重新生活?幫助他們趕快重新站起來,而這就是我們不斷奮鬥的戰爭! 重建會的同仁們是很辛苦的,有時候要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最困難的地方,整個道路、環境都充滿險阻。例如到霧台時,髮夾型的道路,而且旁邊就是斷崖,甚至有些地方寬度只剩離車輪約10公分距離,一不小心就可能整輛車掉下去,一般人看了一定嚇到,但那個時候,我們卻一點也不會想退卻,因為沒有退路,就是往前衝,覺得就是要去前面解決問題,不知道前面是怎樣狀況,但就是不斷往前衝。當時經過的很多道路,有些中斷不通,像台廿一線、台廿四線,其他道路,路況、環境都很差,生活狀況也不好。很多問題必須親自在當地坐鎮、努力,破除所有困難,我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現在是看不到當時狀況了,但那個時候,半個台灣路不通,都只能走河底便道,都沒有路,後來,橋梁、道路、堤防逐漸修復,災民也終於入住新屋,重建事項都逐漸的一一解決!<back>

6. 重建工程執行這幾年以來,那些工作是政府未來還要繼續加強的?

  首先就是已經進行的工作:對台灣整個地質環境的調查。莫拉克颱風的大雨集中在中、南部地區,其實在北部也有很多山區充滿危險。小林村的整個坍塌就是所謂的「深層破壞」,無預警的,忽然間就崩塌下來,所以必須對台灣會有這種高風險的地區做全面調查。

  地質調查已經進行,也的確發現很多社區、地方是有危險性的,所以避災、救災、防災宣導與加強隨之而生。

  目前經勘查發現的危險性地區很多都是原住民部落,氣候災變讓一些山區都成為危險地帶,尤其土石流往往造成整個環境的變化。對於危險地區,首先是盡量先離開;再來就是加強危險地方的緊急通訊設備,之前一些災變狀況發生時,通訊設備的電力都出問題;此外,還要從社區、部落自己或是地方政府強化救災、防災的能力,也要增加各種救災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重建當然需要一些經驗的傳承,重建會整理了所有過程中每一項的做法,必須注意的事項,標準的作業程序,怎麼來做?經驗怎麼累積?除此,也做過一些宣導、教育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這方面的問題。

  另外在法令、法規方面也做檢討,譬如說:以前國軍救災並不是主要任務,但現在天然災害造成的傷亡卻是影響甚大,所以政府也修改了救災條例,強化國軍的救災、防災等等方面的責任,當災害發生時,救災 也成為國軍的正式任務。<back>

7.

禮納里有屏東普羅旺斯的美稱,那裡風景特別美麗,請問您覺得禮納里和其他重建社區有什麼不同呢?

  禮納里共有三個部落居住,瑪家、大社都是排灣族,好茶則是魯凱族,三個部落都可說是族群中歷史悠久、最古老的部落。而三個部落也都不一樣,有各自的風格、文化特質,例如:大社部落就是以手工藝最著名。

  「普羅旺斯」的名稱是馬總統提出的,當時還曾被媒體攻擊,說災民居住地怎麼可以用普羅旺斯來形容?但禮納里真的很美,不論是位置、環境、空氣,而村民也慢慢在旁邊從事一些耕種。馬總統形容禮納里是普羅旺斯,其實當地老百姓、族人就是以普羅旺斯為目標去發展,所以反而現在禮納里就是普羅旺斯,慢慢大家也認同這樣的理念和看法。

  因為瑪家、大社、好茶都是古老的部落,所以禮納里的確有很好的文化傳統,而如何 才能把文化再彰顯出來,並且維持、延續,這是他們很努力去做的事。另外 因為就業需要,所以必須發展產業,希望觀光客可以進入這個美麗社區,來看看他們的文化。

  對瑪家部落來講,很多年紀大的姆姆(vuvu)蠻喜歡禮納里,因為過去住在比較偏遠山區,部落年輕人為了工作往往搬到屏東、高雄,將小孩子留在山上讓爺爺奶奶照顧,遷到禮納里以後,醫療、工作等等都比以前方便,從禮納里到屏東工作大約只要三十分鐘的車程,到高雄大概四十分鐘車程,現在很多人都搬回來住,也可以節省房租,所以現在一些老人家很高興,因為兒子、媳婦回來了,等於三代同堂。其實這樣對小孩子的教育、對部落文化的延續都是正面的,現在只要是禮拜六、禮拜天,充滿小孩子歡笑聲,那種感覺是他們以前在部落沒有辦法感受到的,特別是在禮納里,徐 惠娟主委就一直覺得,禮納里就是一個讓大家很喜歡的環境。  <back>

8.

《禮納里》有不同的部落與族群文化(排灣族、魯凱族),請問:在文化融合上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重建安置過程中,這個問題有被重視或討論過嗎?

  現在看是沒有問題,特別是從小孩子角度。其實,有時候他們也會各自爭取一些空間,後來三個部落成立一個管理委員會,等於是一個大社區,大家一起規劃、溝通,這也是領導者的智慧。

  大家生活方式不太一樣,而且來到禮納里的背景因素也不太一樣,像好茶部落,魯凱族的文化是非常美、又非常愛乾淨,所以社區裡面真的是很乾淨,而且整理得非常漂亮。但是好茶也一直抱怨他們沒有耕作的田地,因為他們的原鄉比較遠,而且都被毀了;瑪家和大社較近,至少還有一些原鄉土地可以耕作。因此好茶的人當然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農地,讓他們也能夠再依循他們傳統文化的方式去生活,而這部份就要再多做一些溝通跟協調。

  文化融合現在看來應該是蠻好的,部落也各有所長,而且不同文化的展現、串連,有時反而可以讓外面的人進入到社區時,可以感受到那種文化、環境的差異性。所以,目前是沒有問題,他們現在有共同的目標,都共同為了社區未來最美好的形象在努力。
 
<back>

9.

日本那須清吾教授在參訪永久屋基地後,表示台灣莫拉克災後重建比日本311震(核)災重建的速度要快的多,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件事,請問執行長有什麼感想?

  我們這一次真的做得很快, 不僅很快地通過特別條例,而且成立重建組織、編預算、然後啟動運作,當然我們吸取了以前九二一地震的經驗,也參酌了日本神戶地震等等很多國際災難的經驗。

  莫拉克災後重建計劃主要是在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院長任內擬定,劉院長其實是一個貢獻很大的院長,他具有九二一地震的災後重建經驗,對於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計畫、推動方向的擬定有很大助益。他用國土保育的觀念來推動整個重建的工作,危險的地方、不應該跟天爭地的地方,如果再做各種建設,只會造成未來發生更多災難,所以要避災不避險,選擇安全地方重建,整個重建工作也就是從這樣的角度著手。

  此外我們把重建會設在南部,設在災區,雖然辦公室設於高雄市,但是離所有災區都還算近,這也算是一個很好的決定。雖然臺灣很小,但如果放在臺北,很多事情來來去去,那個效率就都不一樣了。重建會的辦公室,門都是開著,任何災區團體、個人隨時可以進來,我們陪著他們,不知道開了幾千次的會議,磨啊磨,討論啊討論,很多事情要列管,要追蹤,事情就是這樣逐漸完成。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的災害,海嘯部分日本以前曾經有過處理經驗,但核能災害卻是以前沒有經歷 過的,所以比較複雜。此外,他們的官僚體系問題其實蠻嚴重,而且百姓性格也蠻溫和、自律,其實這樣有好有壞,臺灣的民眾是會把情緒表達出來,表達出來也就是把心裡的壓力釋放出來。在日本,災民住在臨時房子,重建步調緩慢,因為這樣自殺,造成心理障礙的情形很嚴重,比例非常高。此外,他們把重建組織設在東京,離重建區其實蠻遠,一年後才到災區設立一個重建單位,至於特別條例的預算經費也大概一年多之後才訂定 。

  就整個程序 的執行效率來看,日本專家、學者一批一批到台灣觀察後比較,會覺得我們做得很快,因為我們不只政府做,還有民間企業,等於大家一起來, 但在日本是看不到這種狀況,反而是我們的慈濟到那邊做了很多事,甚至紅十字會還比 政府做得更多一些。

  所以,我們整個社會體系,在防災重建方面,就日本人來看,的確是個非常值得稱許的模式。我在災後曾到日本演講,幾乎每次演講結束,他們都覺得我們做得非常好,因為我們的重建工作是非常多元面向同時進行,包括心理、就業、生活,很多層面都同時在做,而且我們重視文化和尊重原住民的觀點,他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我們的經驗對他們來講,是有很多好處,也值得學習。 <back>

10. 台灣每年都會遭遇颱風或豪雨侵襲,大家該如何努力,確保莫拉克風災悲劇不再重演?

  因為氣候變遷影響,颱風、豪雨的強度愈來愈高,防災教育也就非常重要。平常大家就應該加強對天然災害的了解, 知道該如何避險、防災。

  莫拉克風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在是阿里山,因為它雨量最大,二千九百多公厘,廿五座橋樑有廿三座壞掉,橋樑斷掉就代表一個個孤島的形成。例如:阿里山的里佳部落,當時將近三個月都沒有電力,但住民還是生活過日子。雖然當地災害非常嚴重,甚至有350幾戶房子壞掉或沖走,但卻沒有一個人傷亡,包括年紀很大的姆姆或行動不便的人。這就是因為他們有災害的意識和了解。

  鄉長曾提到,其實那天晚上,大家對環境變化都很注意,一聽到有竹子折斷聲音,就知道土石流來了因此趕快撤退,因為竹子都長在水份很多、土壤比較鬆軟的地方,如果土石流來了,竹子會折斷而發出聲音,這就是災害教育、環境教育 的成果。

  一定要知道居住環境和生活地方的風險、威脅是那些?發生時,應該怎麼去因應,不管是家庭或個人,該怎麼面對、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平時又要做哪些準備以減少損失?而萬一真的有損失、災害時,就是大家共同來有效合作,快速進行重建,解決問題。 <back>

11.

民國98年,我們都還是小小學生,不懂莫拉克帶給台灣什麼大災難,經過四年來,我們用新生代的角度來觀察重建成果,請問執行長期待我們學習些什麼?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勉勵?

  災後重建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能發生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的狀況都不一樣,做法也會不同,但這些經驗、看法,有一些邏輯是可以互通,大家可以互相幫忙。現在各種災害,有時候規模都很大,災區當地一下子要應付都來不及,所以相近國家可以互相幫忙,減少傷痛。

  你們關心這個問題,注意到這個事情到底怎麼去做,那將來長大後,就懂得如何去協助災民,這就跟重建區一樣,例如:小林村民眾接受了滅村的傷痛,然後慢慢站起來,後來在蘭嶼遭遇天秤颱風災害時,他們就曾到蘭嶼去關懷災情,後來還捐了廿萬協助蘭嶼地區;禮納里部落也一樣,蘇拉颱風來襲的時候,花蓮秀林鄉發生土石流,禮納里部落徐惠娟主委也組了一個團,開車到花蓮去關心 災民,跟他們生活、互動,也告訴他們該怎麼站起來!

  這就是台灣社會可愛的一面,也是人性很重要的一面。當你們成長後,你們了解這個社會人跟人之間、人跟自然之間,就是會有這些過程,如果大家將來有能力的話,也能夠盡量去協助 他人。希望你們有這個機會去學習成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平常要多了解、學習,這樣的話,在關鍵的時候就可以發揮能力,幫助其他人!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