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區原鄉部落到遷入禮納里重建基地,因為禮納里比較接近平地市區,交通也較為方便,所以部落居民生活周邊環境變得便利許多,生活機能較強,但不可諱言,也帶來一些生活的調適和問題。

商店、購物

  居住原鄉山區時,定期會有叫賣的雜貨車上山販賣一般常用的生活用品或食物,雖然部落中也有雜貨店,但極為少數。

  遷村至禮納里後, 這兒沒有菜市場或大型商店,除了到鄰近的市區購物外,平常也會有賣菜、衣服或日常用品的雜貨車穿梭部落兜售,供應生活所需的基本物品 。

  因為禮納里的居住人數較以前原鄉部落時多,加上遊客人數也日益增加,另方面也為了增加經濟收入,所以 部落的人逐漸開設一些小型雜貨店、麵店等商店,開設數量比以前在原鄉時增加,目前大約有15家左右 ,其中大社地區最多,占半數以上。

到部落兜售衣服的雜貨車

牛肉麵店

獨特外觀設計,充滿原住民風格的早餐店(左)、咖啡店(右)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醫療

  相對於原部落,禮納里的就醫機能變得比較便利。過去居住在原鄉村落時,如果是感冒等較輕微的病痛,通常大多是到設立於部落中的村衛生室看診,但如果是一些特殊專科或是較大疾病、傷痛就必須下山就醫,但是因為部落地處偏遠,交通較為不便,若遇緊急重大病症時,往往容易延誤送醫時間,造成遺憾。

  遷到禮納里之後,至今都還沒有村衛生室,三個部落僅各設置一個簡單的醫護站,提供巡迴醫療團到此免費幫部落居民看診或健檢。此外,也常有一些醫療團體至禮納里進行各類科的義診,提供醫療服務。只是遇到重大疾病等狀況,還是跟過去一樣必須送到屏東、高雄市區 的醫院就診,但因為禮納里地點距離平地較近,就醫交通時間比往昔縮短許多,生命安全也因而能有較大保障。

前方白色建築是好茶的醫護站 ,提供巡迴醫療團到此免費幫部落居民看診或健檢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生活消費

  過去部落還在山上時,除了打獵、飼養雞隻,還可以在住家外的空地種植野菜、芋頭、小米等傳統作物供應日常食用,也可以撿拾山中木材、樹枝供煮飯、燒水所需。來自大自然的賜予,可以自給自足,因此開銷很少,生活雖然簡單卻也自在。

  到了禮納里,居住環境有了重大改變,除了只能居住於小小空間,甚至沒有耕地,也無法打獵,食物的基本需求無法再自己供應,每天生活的基本開銷變得都需要金錢上的支應。這種生活開銷或許對平地民眾已經是習以為常,可是對部落中一些經濟較為弱勢的居民來說卻頗為吃力,必須另尋經濟來源支撐。

  但是若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遷村對另一群人卻又有不同的影響。過去部落有些人會到屏東市區租屋、工作,但部落遷村到禮納里之後,交通變得比較方便,因此可以退掉租屋,每日往返工作,省下一筆租屋費用。

瑪家原鄉的菜田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因為莫拉克風災部落被迫離鄉,但因為離鄉卻也帶來了新生。

禮納里社區管委會徐惠娟主委說到:

  莫拉克風災對族人是危機,其實也是部落發展的轉機。

  遷村至禮納里,小孩的教育或是大人外出就業的問題都比過去在山上方便許多。過去原鄉部落位於山上,地區的偏遠和交通的不便,導致不少居民因教育或工作考量而搬離,導致部落人口數變少。但禮納里離屏東市區較近,交通、生活機能都頗為便利,使得不少離家工作的人選擇搬回家居住。對瑪家部落來講,很多年紀較大的姆姆(vuvu,年老長輩)其實對居住於禮納里還蠻喜歡的,因為兒子、媳婦搬回來住,加上小孩,可以三代同堂,共享天倫之樂,更因為年輕人、壯年人能夠回到部落,讓禮納里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的種子!

 
《參考資料》

網站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莫拉克88news

文化部禮納里部落文化種子

台灣世界展望會莫拉克水災救援工作報告

莫拉克重建區旅遊訊息平台

書籍(行政院重建會出版)

重建三週年成果彙編、愛與希望的天空、八八重建報、啟動希望心經濟、

告別莫拉克 88心感動、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作業程序參考手冊、

莫拉克颱風災後救助與安置、在廢墟中站起來-莫拉克災後校園重建

文件

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區產業重建計畫

莫拉克災後重建耀動計畫

世界展望會八八水災重建周年關懷回顧

莫拉克颱風災後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培訓計畫

101年12月底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績效

屏東縣莫拉克重建區社區培力永續發展計畫

禮納里部落(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業務77 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