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園區

現在的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代表過去「白色恐怖」的歷史。景美人權文化園區過去常被稱為景美看守所、警總看守所,原為戒嚴時期的警總軍法處和國防部軍法局所在地,過去曾是當時羈押並審理犯罪軍人、一般重刑犯和政治犯的重地。

仁愛樓 獬豸水池 中正堂 兵舍 軍事法庭 第一法庭 汪希苓軟禁區
將滑鼠指標移至紅色圈圈標示上方,會顯示相關圖片與文字。
若按一下紅色圈圈標示即可進入相關說明頁面。

 

細說園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景美看守所)

現在的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代表過去「白色恐怖」的歷史。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過去常被稱為景美看守所、警總看守所,原為戒嚴時期的警總軍法處和國防部軍法局所在地,過去曾是當時羈押並審理犯罪軍人、一般重刑犯和政治犯的重地。


仁愛樓

建於1967年,總面積1673.1坪,有福利社、押房以及餐廳等,主要分為押房區(羈押)與外役區(代監執行) 。未判刑的受難者羈押於押房;判刑確定且未轉運到其它監獄者,於外役區服勞役。

仁愛樓就是所謂的「牢房」。 在仁愛樓令我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押房,因為押房陰森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非常害怕,在狹小的空間,那些受難者是要如何度過他們的日子。

醫務室

醫務室的醫生多由外役區的犯人所擔任,不但為所內犯人看病,也為所方的軍官及其眷屬看病。包括陳中統、李吉村、林文章及鄭文祥醫師,都曾在此擔任過外祋醫療任務。

會面室

有些表現良好的受刑人每星期獲准與親屬在此面會一次,每次只能透 過電話和家屬會談十分鐘,會面全程都有所方戒護人員進行監聽錄音。

 

押房

每一間牢房下方都會開一個小洞,這個小洞就是用來遞送飯菜用的

 

 

這是六位人犯的伙食,在牢房內席地用餐。


獬豸水池

獬豸水池為政治受難者林池所做。為分辨善惡之祥獸,相傳面對爭執兩方,會用頭上紅角牴觸無理一方。獬豸的頭為何不指向看守所,也不指向法庭,而是指向家屬前來探望時需經的門口---原來這是向家屬表示,犯人將會受到公平正義的審判。


第一法庭

第一法庭曾是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審判法庭,1980年3月18日台灣民主進程具代表性的「美麗島事件」,在此進行九天的軍法大審,受害者幾乎都是現在台灣民主進步黨的成員在如此嚴肅的地方,再加上當時的氣氛,令人有緊張不安的感覺。

第一法庭內部

當年的政治犯受審照片


軍事法庭

軍事法庭 建於1967年,內隔有三間法庭,戒嚴時期政治犯經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及調查局等單位逮捕與偵訊後送來軍法處,即在此開庭審判;外牆有醒目的「公正廉明」四個大字,但是,當時真的有做到公正廉明嗎? 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汪希苓軟禁區

汪希苓軟禁區建於1985年,為軟禁涉入「江南案」之前情報局局長汪希苓所建,區內設備完善,書房、客廳與寢室兼備,由汪希苓與副局長胡儀敏共住。汪希苓於此度過三年牢獄歲月,後移往陽明山情報學校繼續服刑。於1991年1月21日出獄。

在水泥高牆所建的建築物中度過三年,日子應該過的沉重無比吧!


兵舍

共六棟,原為軍法學校教室及學生宿舍,1967年軍法學校遷出後,成為警備總部軍法處警衛連兵舍,1971年改由憲兵連進駐,是園區現存最早的建築物,目前規劃為本園區「景美看守所與白色恐怖」主題展所在地,還有規劃導覽服務辦公室及研習教室等。

當時的宣導標語,仍被保留著

當年的刑具與章印

當年的判決書

展覽空間裡有許多關於白色恐怖時期的審判過程介紹以及受刑人當年的生活情況,透過這些照片,我們可以了解當年被羈押的受難者們的生活。

中正堂

中正堂   建於1957年,原為軍法學校禮堂,軍法學校遷出後仍保留禮堂功能,後期規劃為羽球場,提供軍士官休閒處所,2008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整修後改成多功能空間。中正堂是一棟淺綠色的建築物,在經歷過這麼久的時間,還可以保留的這麼完美、完善。

靜心網博小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