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bar
網站地圖
水田溼地
溼地生態
學習活動
訪談記錄
相關採訪
研究札記
研究足跡
專題簡報
 
行政推動
 
陳慈慧
吳音寧
 
參與農民
 
割稻前
割稻前-鄭勝峰
割稻前-廖明欽
割稻前-謝寶元
割稻前-廖宗富
割稻前-陳元振
 
割稻後
割稻後-廖明欽
割稻後-廖宗富
割稻後-陳元振
割稻後-謝寶元
 
生態專家
 
張育誠
陳嘉宏
葉大詮
 
訪談記錄生態專家張育誠
 
   

時間:102年10月26日(六)10:30-11:30
地點:大庄水田溼地(鄭勝峰)
受訪者:張育誠先生

  正當我們訪問完鄭伯伯時,兩位生態專家來收捕鼠籠,他們只抓到一隻灰鼩鼱,張叔叔說這表示田裡的小動物有足夠的食物,所以不用再去吃餌。張叔叔把灰鼩鼱放在透明的箱子裡,為我們介紹鼩鼱和野鼠的不同。
  首先張叔叔拿著準備好的資料為我們介紹溪州農地的野鼠,這些野鼠屬於囓齒目,最喜歡啃食東西。體形由大到小分別是鬼鼠、小黃腹鼠、月鼠等,這些鼠類最喜歡沿著田埂、灌溉溝渠土堤或附近林木灌叢的地面挖地道為家。還有溪州農地的鼩鼱,這些鼩鼱屬於鼩形目,最愛吃無脊椎動物為食,例如昆蟲幼蟲、蚯蚓...等。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香鼩,它有另外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錢鼠,它的適應繁殖力非常強,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方都有它住的地方;另一種是灰鼩鼱,又稱台灣鼴鼠,它五指都有很長的爪子,長壯也且很會挖土,長期生活在地底,所以眼睛退化只能靠鼻子。
  接著張叔叔拿一個捕鼠器向大家介紹,這個捕鼠器和家用的不一樣,它的形狀是長方體,一邊的開口可以設暗門,當鼠類進入後因重量關係,啟動開關門就會關閉,這樣就不會捕捉到重量較輕的生物。為了應付不同體形的鼠類有不同的長短、大小,也可以控制進入捕鼠器生物的大小,小的鼠類進入大的捕鼠器也因重量太輕而被捕捉。而且每個捕鼠器的下方都有漏水孔,防止冬天或寒冷的天氣被關在裡面的生物因排泄物太溼而冷死。張叔叔告訴我們捕捉是為了觀察研究,不是要傷害生命,每當調查完後都將生物野放回到大自然。在介紹完之後,我們開始進行訪問。

Q1:「請問張叔叔,你如何觀察鼠類?」
A1:「鼠類是夜行性動物,白天不易出現,且鼠類很敏銳當人接進時會逃的無影無蹤。所以觀察鼠類一定要用捕鼠器活捉,觀察完再放回野地。」
Q2:「請問張叔叔,你放捕鼠器有沒有要注意的事情?」
A2:「有,先依要捕捉的鼠類大小,選擇不同的捕鼠器;依習性選擇放置的地點,儘量找有隱密性的地方。」
Q3:「請問張叔叔,捕鼠器有沒有曾經誤抓過其他的動物?」
A3:「很少發生,但有一次要捉月鼠的捕鼠器有白頭翁誤闖進入。」
Q4:「請問張叔叔,鼠類是群居還是獨居?」
A4:「都有,看地形和種類的不同。」
Q5:「請問張叔叔,鼠類如何分辨公,母?」
A5:「看生殖器來分辨。」
Q6:「請問張叔叔,鼠類他們用哪裡來感覺?」
A6:「尾部肛毛和鼻子。」
Q7:「請問張叔叔,誰是鼠類的天敵?」
A7:「黃鼠狼、老鷹等。」
Q8:「請問張叔叔,你們抓過什麼動物?」
A8:「鼩鼱和錢鼠。」
Q9:「請問張叔叔,會將老鼠解剖做實驗嗎?」
A9:「活的不會,若是死掉會帶回實驗解剖。」

  問完之後,張叔叔介紹研究蝙蝠的聲波器,讓我們聽了蝙蝠的聲波,有點音頻太高聽不出來。就前往田裡去裝月鼠的捕鼠籠,因為月鼠喜歡在牧草上走來走去,必須把捕鼠器夾在草與草之間,真是有趣!

訪問記錄
介紹鼩鼱和野鼠
訪問記錄
向大家介紹捕鼠器
訪問記錄
張叔叔打開一個捕鼠器
訪問記錄
抓到一隻灰鼩鼱
訪問記錄
張叔叔接受訪問
訪問記錄
介紹研究蝙蝠的聲波器
訪問心得

鄭羽岑-我們今天訪問張育誠專家,大家都開始問有關水田的動物或影響,張育誠專家拿一個捕鼠籠向大家介紹捕鼠器的有不同的長短、大小,然後我們就看到鼩鼱,專家告訴我們牠們生活在土底,所以眼睛退化,我才知道牠們的眼睛退化,專家也跟我們講如果一種動物絕種了是會影響大自然,所以我覺得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的動物。

鄭金意-我們去訪問生態專家,他發現一支鼩鼱,張叔叔跟我們說鼩鼱已經是成年了,他還說還有許多老鼠,但有一些些老鼠還沒捉到,有許多人踴躍的發問,而我卻一個問題都沒發問,有人問:你們會將老鼠解剖做實驗嗎?,張叔叔很冷靜的回答問題,但在一旁的老師們卻哈哈大笑,讓張叔叔也笑了出來,這次訪問讓我覺得對老鼠的知識增加了更多,希望我能更認識許多知識。

鄭少揚-正當我們訪問完鄭伯伯時,兩位生態專家來收捕鼠籠,他們只抓到一隻灰鼩鼱,張叔叔說這表示田裡的小動物有足夠的食物,所以不用再去吃餌。張叔叔把灰鼩鼱放在透明的箱子裡,為我們介紹鼩鼱和鼠類的不同。介紹完之後,我們又把問題一個一個的丟向張叔叔,張叔叔都一一的詳細為我們解答。最後張叔叔告訴我們,他還研究蝙蝠,他教我們使用蝙蝠聲波器,第一次的接觸非常好奇。我覺得鄭伯伯雖然第一期沒有參加計劃接受補助,還是依然堅持用有機的方式來種田;張叔叔為了自己的理念來幫忙這些農民瞭解農田的生態,他們不放棄努力做環保的精神得得我們學習。

周予媜-我們看見生態專家拿著一個捕鼠器,原來他抓到了一隻鼩鼱,大家看到了都衝向老鼠圍在牠身邊觀察,因為它真的很可愛。大家也都很踴躍的發問,生態家聽了問題也能夠很明確的回答,真不愧是生態家,令人佩服。

王柏程-我們去了大庄的水田溼地,過了不久之後生態專家就來了,一開始生態專家先跟我們介紹一般老鼠跟其他鼠類有甚麼不一樣,介紹完隻後生態專家去昨天放捕鼠器的地方,結果發現捕鼠器裡面捕捉到了一隻鼠類叫鼩鼱,生態專家跟我們介紹鼩鼱的生體構造,之後大家問了一些題目,有一題我覺得很重要,就是如何分辨這隻鼩鼱是母的還是的公的,生態專家就說要看牠下面的生殖器官才可以分辨鼩鼱的性別,生態專家也跟我們說這隻鼠是成年鼠那時我驚訝不已,經過生態專家的解釋讓我又學到更多知識。

宋莉珍-今天上午,我們到了鄭勝峰叔叔的田訪問張育誠叔叔,他跟我們介紹鼠類經常出現的地點及分類,介紹完後拿出依個箱子裡面放著台灣灰鼩鼱也就是俗稱的土撥鼠,這時大家把焦點都放在這一隻上,當老師把它拿到旁邊時,大家才大夢初醒般認真聽講。

許宜蓁-我們在大庄溼地待了一下子,之後生態專家就來了,讓我好開心,因為我們看到了一個籠子關住了,我們都很興奮,他們把籠子打開後,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擠來擠去,不久,我看到了一隻很小的動物,叔叔告訴我們說那是鼩鼱,還跟我們說牠是大人了喔,聽了之後我們都大吃一驚了,因為牠很小很小隻,我們又問了許多有關鼩鼱的問題,然後叔叔就給我們看蝙蝠的超音波,有的是雜音,有的卻是蝙蝠的叫聲,我都搞不清楚了。

鄭雅蓉-後來訪問完後,剛好有真的鼩鼱,讓我們知道牠的實際大小和體型,後來也問了不少有關於鼩鼱的問題,我們觀察鼩鼱時,一直爬來爬去,超可愛的,張叔叔說他現在很緊張,所以一直爬來爬去,我們還餵牠動物吃,牠竟然吃了,我們也把牠放回大自然,雖然今天時間不多,但還是有學到我好多有關鼩鼱和老鼠的知識。

botton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