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bar
網站地圖
水田溼地
溼地生態
學習活動
訪談記錄
相關採訪
研究札記
研究足跡
專題簡報
 
行政推動
 
陳慈慧
吳音寧
 
參與農民
 
割稻前
割稻前-鄭勝峰
割稻前-廖明欽
割稻前-謝寶元
割稻前-廖宗富
割稻前-陳元振
 
割稻後
割稻後-廖明欽
割稻後-廖宗富
割稻後-陳元振
割稻後-謝寶元
 
生態專家
 
張育誠
陳嘉宏
葉大詮
 
訪談記錄參與農民割稻後陳元振
 

時間:103年01月11日(六)10:00-11:00
地點:大庄綠筍路水田溼地(陳元振)
受訪者:陳元振先生

參加者:少揚、予媜、宜蓁、莉珍、唯弘、柏程
老師:周元璋老師、鄭孟州老師
行程:訪問、生態調查、採土樣本
問答的大綱與統整:
一、 大綱
  這次進行農民的第二次(最後一次)訪問農民,主要訪問大多是心得感想、參加計畫前後與實施計劃前後的差異之類的問題,因為只是計畫的開始,可能做久了,有所感觸和之前不同,透過這次的訪談,了解他們對這計畫的印象跟考量未來要走的方向,也能看見農民對溪州鄉的付出。
二、統整
  這次訪問陳會長,他認為他所做的距離他理想的還可以,稻子的疾病為病蟲害較少,一分地的收成約800台斤,他贊成只要持續耕種,產量會慢慢增加,也沒有對計劃反對之處,會長在第一期和第二期所看到的動物沒什麼差別;陳會長的綠肥是油菜花,他表示綠肥可綠化農地,也不需要管理,會長又說,綠肥一般是沒有在賣的,他覺得可以不種肥改種花,如:波斯菊等等,綠肥也可以改種菜,會長說他將會在第三期會種一些蔬菜,例如:高麗菜等等。陳會長說,他會再繼續參加「水田溼地」這個計畫,即使公司沒有補助也會,只是會種比較少,會長將來會持續增加無毒田的面積,也會再介紹別人參加計劃,更為了健康而永續經營。會長會常常受到媒體記者的訪問,但他不覺得麻煩,因為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把這理念推廣出去,建議其他農民別再用慣行農法耕種。對於計劃的心得感想,會長說他一開始也很反對,但他種米種兩期後,覺得很有成就感,令他很開心。


訪問心得
周予媜-這是第二次訪問陳會長,一看見稻田,發現第三期的米長出了一點秧苗,看來陳會長種田種得很順利,經過訪問後,我發現陳會長領悟到的跟之前有點不一樣,看來這個計畫在會長生活中,佔很重要的地位,雖然是最後一次訪談,但希望以後還能見到農民們,計畫還仍舊持續經營,而且做的很順利!

鄭少揚-今天我們前往綠筍路第二次訪問陳元振會長,一路上晴空萬里,大家心情都很好,元璋老師和孟州老師還在車上唱民歌。因為下星期要月考,所以這次只有六個隊員參加。一到陳會長的田,我發現這裡不但有樹林,兩邊各有大大小小的水渠,這是一個適合多元化生物棲息的好場所。我們坐在田埂上採訪陳元振會長,陳會長對我們所提的問題都很認真的回答,訪問完後我們開始進行生態調查,發現有狼蛛、隱翅蟲、紋白蝶、麻雀、白頭翁、紅嘴黑鵯等許多生物。做完調查後,大家開開心心向陳元振會長道別。

王柏程-今天我們到了鳳凰花隧道要訪問陳元振會長,因為土地潮濕的關係所以我們坐在他種的綠肥田的田埂訪問。在訪問時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種有機田的感想:同鄉的農友原本以為參加水田溼地這個計畫會失敗,不會有好的收成,但是不但沒失敗反而種的更成功。這讓我體會到有信念、肯努力一定會成功 。

宋莉珍-今天我們去鳳凰花隧道旁的元振叔叔的填那裡看叔叔灑的綠肥長的怎麼樣,到了之後我們看到了叔叔的油菜長出來的是小寶寶,老師問叔叔:現在才長會不會太慢了?叔叔說:對啊!而且現在已經又要再種米了!當老師和叔叔在閒聊時,我看到可拍物,就拿起相機拍來拍去呢!之後我們到油菜田埂那坐著訪問,那裡的油菜花香撲鼻而來聞的我們心花怒放!

宋唯弘-我們一開始先到陳元振的田訪問,訪問完後又做了農田裡的生物調查,在農田裡我們發現綠繡眼、狼蛛..等,這次令我最深刻的問題是"稻子的疾病如何克服?",陳會長告訴我們的答案是肥料量不能用太多,這個答案真是令我不敢相信,因為產量已經很少了,還要放少一點的肥料,那產量不是會變得更少嗎?

許宜蓁-今天我們早上到元振會長的田進行第二次訪問,一到時,大家就先跟會長問好後,就走到地是乾的地方進行訪問。在訪問完後,大家就開始做生態調查。在生態調查時,大家都很仔細的翻一翻、找一找,找一些動物完成調查卷。之後大家就去採土樣本,大家就前往下一個地方。

鄭雅蓉-雖然我那一次沒有去,但我看了同學的心得,我發現陳會長說可以改種花,像是波斯菊,而且陳會長說也可以改種菜,例如:高麗菜,而且會長說沒有補助還是會繼續參加,因為對我們的健康著想,我覺得其實種一些花可以當綠肥也可以美化環境,而種高利菜可以可以當綠肥也可拿來吃,而且是有機自己種的,也不錯,讓我學到了一堂寶貴的一課。

訪問記錄
陳元振會長的田剛長出綠肥的新芽
訪問記錄
陳元振會長接受訪問
訪問記錄
我們認真的發問
訪問記錄
我們仔細的記錄
訪問記錄
訪問完後贈感謝狀
訪問記錄
開始生態調查
訪問記錄
手上有東西
訪問記錄
原來是紡織娘
botton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