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參考資料 - 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市年鑑 原住民-凱達格蘭族 臺北市位於北臺灣的臺北盆地中央。據地質學者推測,遠古時期的臺北盆地是一個大湖沼,後經多年的沉積,始形成盆地。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郁永河到北投採硫,著有「裨海紀遊」,為研究清朝初年北投的重要文獻。《裨海紀遊》一書即如此寫道:「入甘答門(即關渡門),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餘里,高山四繞,周廣有百餘里,中為平原。」正是指此。漢人入墾以前的臺北盆地,是原住民凱達格蘭(Ketagalan)族的居所,他們的生活以採集、漁獵、游耕為主。 臺北歷史發展-從荷西到明鄭 16世紀時,已有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戎克船往來兩岸,在雞籠、淡水一帶從事漁撈與貿易。明熹宗元年(1622年)荷蘭人入據大員(今臺南安平),西班牙人遂於明熹宗5年(1626年)進占雞籠、淡水,建立城堡,從事宣教與貿易。明崇禎14年(1642年)年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接收雞籠、淡水的西班牙人據點,展開貿易與傳教活動。明永曆14年(1661年)國姓爺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圍攻熱蘭遮城;次年,驅逐荷蘭人,領有臺灣,設承天府,置萬年、天興二縣,此時的臺北即屬天興縣。鄭軍派遣勇衛黃安督水陸軍戌守淡水,其後並實施屯田制度,派兵溯淡水河入墾今關渡、北投地區。至今,仍可見留存的歷史遺跡。 三、清領時期之經營
四、日治時期光緒21年(1895年)日本占據臺灣後,在臺北城內設臺灣總督府。明治32、34年(1899、1901年)日人進行臺北城內道路的擴建、水溝的改善。明治38年(1905年)拆除清末建立的臺北府城垣,依基址闢為道路,並連結艋舺、城內、大稻埕三市街,擴大臺北行政區域的範圍。大正9年(19020年)成立臺北州轄市,行政區除前述的三市街外,更往今臺北市東區如大安、中崙、松山等地擴展。
五、光復後之發展民國34年臺灣光復,明定臺北市為省轄市。同年10月,廢日治時代的市役所,成立市政府,劃為10個行政區;區以下設里,里以下設鄰。民國38年中樞遷臺,民國39年實施縣市地方自治,臺北市首度選舉市議員,成立市議會,奠定民主政治基礎。民國55年12月31日中央鑒於臺北市已成為戰時陪都,且為全臺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遂於民國56年7月1日,由總統明令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並於次年7月1日,將市郊的景美、木柵、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6鄉鎮劃入臺北市。此時,臺北市有16個行政區。 民國79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域再度調整,重劃為12個行政區,即大同、中正、萬華、中山、士林、北投、松山、南港、內湖、信義、大安、文山等,並維持迄今。
|
|||||||||||||||||||||||||||||||||||||||||||||||||||||||||||||||||||||||||||||||||||||||||||||||||
2013臺北市立蘭雅國小 活力小獅團隊製作 建議最佳瀏覽器 goohle 1024*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