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與自然環境
大社位於原高雄縣中央位置。北以典寶溪主流與燕巢區為界,東與大樹區、仁武區相鄰,南與仁武區相鄰,西則與楠梓區相望。此區域共劃分成九個里。(圖24)
大社地區地形起伏可分成兩部份。東半部屬內門丘陵的南端,山稜呈現東北-西南走向,海拔高度約50至200公尺之間。西半部為平原地形,地勢由東向西微微傾降,海拔高度多在50公尺以下,地質結構為台地堆積層與現代沖積層。
圖24. 大社地區範圍
-
淹水程度
針對大社淹水地點、淹水時間、淹水高度與退水時間,以及訪問居民對該區淹水可能原因做統整,分析如下:
- 淹水深度
相較其他三個區域,大社的淹水情況似乎不是特別嚴重,淹水範圍主要是受地勢影響。圖25可看出,以三奶里最為嚴重,深度最深,向外擴散,三奶里外淹水深度大都在50公分以下,在近中里排水溝的觀音國小附近,也有淹水的情形。
圖25. 大社地區凡納比颱風淹水等深線圖
- 退水時間
我們所訪問的淹水地區,在退水時間是比較一致的,都在水災發的12小時後退水,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紀錄。
圖26. 大社地區凡納比颱風退水等時線圖
-
淹水與地勢關係
圖27觀察再實地訪查得知,整個大社地勢高度低於10公尺的範圍,多有遭受淹水災害。高度5公尺範圍內一帶,淹水超過50公分深;而地勢高度5~10公尺範圍,淹水深度則低於50公分。
由此可見,地勢越是低平的地區,淹水的高度會越高,所以地勢高低仍是造成淹水的原因之一。
圖27. 大社地區地形圖
-
淹水與土地利用
大社地區位於楠梓溪上游,楠梓溪在此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中里排水溝、大社排水溝、三奶排水溝。但只有中里排水溝上游部分在地面流動,其餘皆地下化。
大社地區房舍頗為密集,較難看到有非建地的部分,但在與工業區交接、仁武交接、與觀音山交接等三地,仍能看到許多非建地的存在,不乏農地、綠地、荒地等 (圖28)。
高鐵高架橋近觀音國小附近,可看到荒地開發成房舍,其面積為0.143平方公里,再往東南則有荒地開發成房舍,其面積由西向東依序是0.0384、0.0315、0.042、0.0563、0.0828平方公里,另有一塊荒地開發成操場,面積為0.0384平方公里。
圖28. 大社地區土地利用圖
-
淹水與跨河構造物的關係
大社為因應政府開發,河流全部地下溝渠化。經實地考察發現,地下化後的楠梓溪,不僅河道面積小,且地下化的涵洞面積也不足,河道邊堆積不少枝葉,若遇到強大的降雨,發生淹水情形明顯。
圖29. 大社地區跨河構造物地下化
-
小結
綜合以上結果,造成大社淹水原因,地下化的排水溝因大量雨水而宣洩不及所導致的。地下化的排水溝再加上地勢、土地開發、雨量過多等因素,發生洪患機率大為增加。在訪查過程中,已有聽聞改善排水設施的想法與作為,但因經費龐大、涉及層面過多而無法推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