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河構造物、河川斷面與洪水關係
    係依據經濟部水利署頒布「跨河構造物設施設置審議規範試行要點」之相關條文,通水遮斷面積率不得超過8%;及上下游兩座橋樑中心線距離小於兩倍既有橋樑之跨距者,其通水遮斷面積率須依各橋墩在水流方向投影面積之總和來計算。
    一、 跨河構造物
    凡跨越河川之固定結構物均屬之,包括鐵路橋、公路橋、農路橋、過水橋、油氣管橋、天然氣管橋、輸水渡槽等。
    二、 橋樑位置
    跨河橋樑設墩時不宜設下列位置,但如實際狀況須設下列位置時,必須經詳細水理分析並對跨河構造物及河防設施輔以保護措施。
    1. 河寬狹窄處
    2. 河川合流處
    3. 河道彎曲處
    4. 洪流時流向與低水路不平行河段
    5. 河床坡度變化較大處
    三、 橋墩
    1. 橋墩形狀儘量採用細長橢圓形或類似之形狀。
    2. 橋墩之長軸應與洪流方向成平行。
    四、 通水遮斷面積率
    指所有河道中之通水障礙物,其在水流方向投影寬度與河道平均寬度之比值。
    1. 跨河構造物之立墩數量,其通水遮斷面積率不得超過八%。
    2. 跨河構造物,其跨距以七十公尺為上限。

    依照參考的文獻,我們決定以實察方式測量後勁溪河道上的所有跨河構造物,一一量出橋面投影在河道面上之長度及橋墩寬,並運用算式計算出各橋的通水遮斷面積率,暸解跨河構造物、河川斷面與洪水關係。
    所運用之通水遮斷面積率算式:
    橋墩寬(m)× 橋墩數(座)÷ 橋樑在水面投影之長度(m)× 100%
    ※所算出之通水遮斷面積率不得大於8%
  2. 土地開發與洪水關係
          台灣人口成長以都會外圍區域最為明顯,部分地區都市已出現「郊區化」現象,郊區因人口成長造成資源相對短絀,不透水面積增加,引發許多水文環境問題。都市化後,森林、草地會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不透水的柏油馬路、人行道及停車場,使得大多數的降水無法入滲到地下,而滯留於地表面流動,不僅造成地表逕流量增加,且集流時間變短,縮短了都市下游河川的洪峰到達時間,更加劇了下游洪患發生的機會。
          本研究欲藉由2005年與2011年的衛星影像圖的比較,針對都市化下,土地開發程度的變化作探討,將土地利用概分為不透水的人為建地,與透水的綠地、公園等非建地兩大類,藉由綠地的減少,與柏油、水泥地等不透水面積的增加的比率,暸解土地開發與淹水的關係。
          在土地開發變遷的測量上,藉由衛星圖的判釋,找出土地開發變化的變異點,並利用google earth內的尺規計算出土地開發增加的面積,了解不透水層增加的程度,試圖證實土地開發的變化可能為淹水的原因之一。
    其相關研究概念如下圖1:
    圖1. 都市化與河川洪患關係
  3. 淹水區的地勢與洪水關係
    普遍地勢較為低窪地區,加上單日降雨量過多,易造成淹水發生的機率。透過後勁溪流域的數值地形模型,配合2011衛星影像圖,並依據實察結果數化之淹水等時線、退水等深線圖,分析淹水與地勢的關係。
  4. 實地訪談
    從現場訪談了解不同區域的淹水原因、環境背景各有差異,進一步判斷淹水的原因無法僅以「地勢低窪」來解釋。
  5. 繪圖方式
    文中地圖繪製方式,利用ArcGIS與CorelDRAW等軟體進行地形圖、土地利用分布圖、淹水之等深線圖與退水之等時線圖等。
    1. 地形圖繪製:利用後勁溪流域之數值地形模型,以10公尺為等高線間距繪製,呈現後勁溪流域地勢高低,並疊合後勁溪流域之水文圖、範圍圖,說明後勁溪自然環境特色。淹水各區則分別以1公尺或5公尺為等高線間距,繪製地形圖。
    2. 土地利用繪製:利用2005年及2011年衛星影像圖,疊合各區研究範圍,分別數化兩時期之建地與非建地之範圍,其中建地為人為建物(包含住家、工廠、學校、公共建設與道路等),非建地則綠地、公園、林地等。藉由疊圖比較兩時期的土地利用,分析後勁溪流域不透水層增加比率與淹水之關係。
    3. 淹水等深線圖與退水等時線圖繪製:透過實地訪查地點的紀錄,將資料匯入ArcGIS,運用Arc GIS繪製等值線圖的功能,將淹水四個區域的等深線圖與等時線圖繪出。
    4. 累積雨量圖與集水區頻率分析圖的製作:蒐集中央氣象局的降雨統計資料,利用excel及繪圖軟體─小畫家,繪製出凡納比颱風當天的累積雨量圖與後勁溪流域集水區的頻率分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