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頁您將會看到蘆中憨子弟們,所蒐集的北管音樂文化相關影片剪輯資料。 每個影片皆以FLASH檔案呈現,檔案約3MB大小以內。 當您在網路上瀏覽時,會因網路傳輸速度因素而導致無法馬上觀看,
請您耐心等候網頁下載完成後,再欣賞蘆中憨子弟的剪輯影片。
祝您觀賞愉悅。
<< 亦宛然傳統北管布袋戲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藝術大學關渡藝術祭
影片內容已與亦宛然謝小姐確認可引用
蘆中憨子弟戴君庭的觀看北管布袋戲心得 98/10/19於電腦教室B |
星期六(981017)前往台北藝術大學,觀看有關北管音樂的布袋戲,即是這齣布袋戲的後場音樂,是由北管樂所演奏的~進而我們訪問了一位學北管樂的姐姐(學生)他告訴我們一些有關北管樂的事, 諸如以下: ※布袋戲時,北管樂的排列方式大略為:左有單皮鼓
- 扁鼓 -
通鼓,中有吹.拉類樂器(依布袋戲內容使用的樂器也有所不同)右有文鑼
- 武鑼 -
小鑼。
※帶頭演奏的人都稱之為"頭手X"(即像指揮的人,"X"為樂器名,例如:主要打鼓的稱為"頭手鼓"[又稱"打鼓佬"]) ※樂器代表 笛子可以演奏鳥鳴,嗩鈉可以演奏兇猛動物(如:馬.虎) *基本上布偶
右出左進 (觀眾相反=>左出又進) 基本上北管樂的用意是讓布袋戲的內容更加的精采,所謂的"高潮迭起"就是利用各個樂器的特性表現出來的,而主要"鼓”是在最高峰時他會有所出現,在布條出時(布條不同顏色用來表現河.煙霧.祥雲等場景)通常鼓樂器也會出現,在開場時,各樂器也都循著一種節奏開場,以提醒在各方的名眾前來觀看,古代無手機電話,正是利用此方法邀請鄉民來觀賞。 在我們觀看的兩場中,武松打虎是利用鼓類,使人'驚'讚,而大鬧天宮是以歌融入台詞,用唱的方式來"唱歌詞",兩齣戲的"丑角"皆以搞笑並融入現代生活的方式表現。 |
top
<< 台北南韺社暨同志軒排場演奏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市延平北路坤天亭廟宇
影片內容已與台北南韺社張春德先生確認可引用
top
<< 台北南韺社暨同志軒排場演奏 >> 影片擷取自:南韺社台北師大演奏邀請DVD
影片內容已與台北南韺社張春德先生確認可引用
top
<< 2010蘆洲湧蓮寺遶境活動北管陣頭音樂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縣蘆洲市
影片部分內容已與蘆洲合義社李添財社長 及三重先嗇宮留征見先生確認可引用
top
<< 台北板橋潮和社北管扮仙戲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縣板橋江子翠潮和社
top
<< 台北板橋潮和社北管子弟戲-戲名:三進士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縣板橋江子翠潮和社
top
<< 台北靈安社北管亂彈戲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市大同區蔣渭水紀念公園
影片內容已與台北延樂軒林永志團長確認可引用
蘆中憨子弟觀看北管亂彈戲下河東的心得 |
蘆中憨子弟蘇庭儀
這次網博研究北管音樂,所以老師決定帶我們去台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實際欣賞北管戲劇「下河東」。
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特色十足的北管樂;看到了誇張的臉譜,雖然其中的對話或台詞聽不懂,但可以透過演員的表情、動作了解劇情。「下河東」又分為「偷營」、「屈斬」、「思將」。在開場、尾聲時都有一段「鬧場」,乍看之下會覺得北管戲和京劇很類似。我發現每個演員一進場都會先整理衣冠再開始唱而且女生可以扮男將軍,騎馬只拿著一根馬鞭、走很遠的路就是繞台兩圈、椅子和桌子擺放的位置不同,就是換了另一個場所……這些「虛擬化」的舉動雖然不真實,但演員的動作都很逼真,令人一看就懂。
加上演員臉上的妝以及服飾,可以分辨誰是文、誰是武?誰是將軍、誰是手下?在音樂上,可以聽出後台演奏樂器豐富性與多樣性。再演員說話時,都有適時加入音樂,增加了聲音的多樣性,我覺得在一旁演奏的後場樂隊老師臨場反應都很厲害,雖然只是後台人員,但更要認真看台上演員演到哪、唱到哪?只要一分心就會毀了整場戲碼。而演員一出場的架勢都很穩,震懾的觀眾都不敢吭聲。
在觀賞完「下河東」後,才知道這次的主要演員大多是北藝大的大學生,我們組員上台和他們合照,發現他們私底下講話很平常,和演北管戲時的威嚴連結不上,我們還和林永志團長、邱火榮老師一起合照。儘管外面天氣冷颼颼,但在欣賞完這齣戲後,心裡暖烘烘的,因為這次的欣賞,我們真的學到很多不同於以往的知識。 |
蘆中憨子弟張以友
我發現北管戲跟京劇有些地方還滿像的,比如說像虛擬化的背景,都用幾張桌子和椅子排成不同模式來表達不同的背景,只是我覺得他跟京劇不同的是沒有多變的臉譜以及誇張美化的動作,臉譜的部分則是只有特別角色才有比較特別的色彩。
「下河東」是我們這次去看的北管戲,它有分三段,分別是「偷營」、「屈斬」和「思將」,都是在描寫兩個老奸巨猾的人歐陽方和白玉龍覬覦著宋天子趙匡胤的江山,趙匡胤的身邊只有一個忠心的大臣呼壽延保護、跟隨著他,沒想到壞人搶先一步斬草除根,在金鑾殿上、在皇帝的眼前殺了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 當然其中令我最感觸深刻的片段就是剛剛的忠臣被斬、惡臣逍遙法外,連皇帝不出手阻止也沒辦法出手阻止,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了世界的黑暗面。
裡面武場及武打的部分比較多,我聽到有一些像鼓、鑼的節奏性樂器,在每個武打演員出場時,會配合他來演出,而每個演員出來時,不會直接講台詞,會先做個整理衣冠的動作,然後再做一些前場動作,之後才來念台詞;到武打的時候,演員一開始也不會親自拿武器,要另一個人負責拿武器,自己先做些優美的身段,之後再拿武器;對打時,動作雖慢且破綻百出,但裡面卻有許多有趣的動作,比如像拿著武器轉一圈等等的。武場的部份,有剛講過的鼓、鑼、以及嗩吶、鈸和鈔,(老實說我在觀眾席一點都聽不出來有幾種樂器,我是趁中場休息時看一下舞台上的文、武場地,才知道有哪幾種樂器)鼓的話,我看到有扁鼓、單皮鼓、以及通鼓,而鑼的話只有小鑼。
基本上我覺得北管是個滿熱鬧的樂曲,我在座位上聽了它之後會感覺有股熱鬧的氣氛感染了自己…… |
蘆中憨子弟戴君庭
98年12月20日星期日,我們這群蘆中憨子弟去台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體驗了北管音樂,由台北延樂軒(其是子弟戲)所演出的「下河東」之北管戲劇。
戲劇中就算我們聽不懂演員的台詞,我們也可以透過演員的動作以及後場的音樂來了解此戲劇的涵義和將敘述給我們的事物。舞台上僅有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多則兩張椅子)即呈現各種場景,讓一般習慣聲光效果並重,只重視視覺效果的我們大開眼界,古人聰明的智慧,利用北管各樂器來呈現各場景、每個角色的情感,如同在每個角色出場或尾聲時,都會先來個鬧場,以利我們了解即將出場人物了或即將結尾了。
在後場的北管樂,則充分的展現一個戲劇該有的震撼,有別於現在已視覺震撼,北管戲以搭配各種北管樂器更顯現出戲劇內容。而這次為我們表演的演員,皆是北藝大即將畢業的學生,得知時令我們吃驚,在這一連串驚喜的背後,是由一群大學生帶給我們的,精湛的演技與演奏,堪的是北管的極佳境界。 |
蘆中憨子弟林柏豪
今天我們網博的一起到景美的台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看北管戲,一開始我們都很排斥這種聲音,因為它的音量太大了,加上聲音不太悅耳,所以我們不怎麼喜歡它。 後來聽一聽發現它其實還蠻好看的,而且劇情我也都看得懂,所以我就開始接納了它,在第二幕(屈斬)有一些有趣的對話,讓我更加覺得其實沒那麼無聊。 尤其是那個呼壽延的妹妹最令我驚訝,我以為她走錯台了,因為她唱得好像OPERA一樣,還有那裏面的衛兵也很有「笑」果,雖然他們都還不是專業的演員,但我相信他們有一天一定可以在台灣展露頭角的!所以我們要多鼓勵他們,這樣我們以後才有好看的北管戲能看。
他們和京劇不同的地方是他們臉比較多樣化,而且他們的樂器有一些不一樣,他們又與西方的劇不一樣,他們並沒有很華麗的背景,他們也沒有很多道具,但是他們的表演卻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例如:他們的夜晚是以提一個燈籠代表,而且他們的東西歷史也很悠久,所以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壞掉;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講究,不管是笑、說話或是出場,都一定要按部就班,這是我覺得最古板的地方。 他們的年紀大約在19~21歲之間,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以為他們都年過半百了。我覺得在戲中可以學到在學校中學不到的東西,所以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管道,希望北管戲能在台灣再度發光發熱。
我們在戲後有與林永志團長以及其他演員合照,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希望下次還可以去欣賞他們的表演。 |
蘆中憨子弟李宗諺
2月20日也就是我第一次為了完成網博這浩大工程而和大家出外見識現已快絕跡的北管戲的日子,要犧牲假日來看這原本沒興趣的戲劇,剛開始我還真有點猶豫不決呢!
但當我看到亂彈戲那壯闊的場面後,我不再這樣覺得了,因為同樣是戲曲,為何北管戲都沒人看,同樣需要技術和人力,為何它快失傳了,這是我們值得研究的方向,現在的北管戲曲幾乎已成老一輩人們的休閒活動了,但昨天看完後,我們看見了北管以及其他那許多中國古代樂器和演員台步的配合,我發現其實北管戲也是需要優秀人才的浩大工程,先人們的智慧也是完全不輸所謂的「阿兜阿」的呢!
聽到每位演員的努力演出和用心唱腔,我不僅如臨其境,也聽到了他們為傳承這音樂文化的熱情。從他們的樂聲中,聽到了古中國音樂的熱情與熱鬧,也聽到了每位演員賣命的為我們演奏出最好的戲曲。在緊張時刻,以較輕快且緊湊的音樂配合,在普通的情景,則以較緩慢且柔和的音樂帶過。
這次網博做完後,希望能把這已快失傳的北管戲再重新挖掘出來讓大家也一起品嚐先人們的智慧結晶,一起體驗這先人所造出的意境吧,把這古老的戲曲文化給發揚光大! |
蘆中憨子弟張緯杰
看完之後,大多都看不懂,但我有看到很多武打戲。尤其是在偷營和屈斬裡。大多文場幾乎在思將裡。思將中有很多唱歌的地方,所以他們唱戲是練很久才演出。
偷營和屈斬的表演都以武場樂器為主。所以都是打擊樂為主。而且是室內場地,音量就加倍了許多。但我覺得這種戲因該要在戶外表演會比較好,因為北管戲很吵雜,音量原本就很大了,又被加大了幾倍。
這次的表演大多都是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以學生來說,能演這樣就很不錯了。我覺得屈斬中有一幕很有趣,就是小兵去巡邏的時候,那一段搞得很有笑點,連白玉龍都來了。裡面的主角呼壽延,卻被奸臣陷害。真是冤妄好人。自古好人都不長命。但這一齣戲有很多人都死了,雖然我是有一點看不懂,是因為語言的問題,雖然有些翻譯,但有些還是不懂。因為我今天沒戴眼鏡來。但是我知道是以悲劇收場的。就是奸臣把忠臣給斬了。
我們原本不能拍照和錄影,因為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的規定,但我們後來跟團長說好了,所以我們後來又可以拍了。這次我們有遇到延樂軒的老團長、團長。後來我們又請延樂軒的前任團長、團長、台北藝術大學的老師、幾位主角一起拍照。拍完之後我們就去大快朵頤了。 |
蘆中憨子弟梁詠盛
為了這次網博所研究北管樂曲,老師帶領我們實際去欣賞北管戲-「下河東」。
在一段車程之後我們到了台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下河東」-第二本分成了「偷營」、「屈斬」、「思將」。在第一幕「偷營」中所有的角色都出來亮相了,有些人是女扮男裝,但演員依然演的很有男子氣概,真是厲害。「偷營」、「屈斬」表演以武場樂器為主。武場音樂以打擊樂器呈現,例如:單皮鼓、拍板、通鼓、扁鼓、大銅鑼、手鑼、響盞、大鈔、小鈔、嗩吶、拍板…等等,因為在室內場地,音量加倍許多。舞台上的擺設物品都沒有改變,但在演出過程中,不時有工作人員上台變換擺設的方式,好像是切換到了不同的場景。戲中有些搶戲的士兵會講一些我們聽的懂得台語,逗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 在欣賞完這部「下河東」-第二本後,我想戲的背後一定是不時的磨鍊、磨練再磨練。後來才知道這都是北藝大大四的大學生。現在的北管樂都是一些老前輩在學習、演出的,而有那麼多的年輕人肯下功夫學,會讓在地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令我很感動。希望未來還可以再去欣賞這台灣在地文化的北管戲! |
top
<< 宗教活動的北管音樂 >> 影片攝影地點:台北縣蘆洲地區廟宇慶典活動
top
北管相關諺語
北管音樂文化在台灣傳習已久,雖然今日的北管音樂文化已漸漸沒落,但北管戲劇曾經是台灣民眾的重要休閒娛樂活動,自然地ㄐ就會與當地的文化有所結合。
當然我們可以從台灣人民朗朗上口的地方俗諺中,可以得知當時北管大戲盛行的熱鬧情況、歷史事蹟、與當時人民對北管戲曲文化的熟悉,引用於生活周圍的有趣事情等。
所以蘆中憨子弟們從書籍資料中,擷取一些有趣且有歷史意義的俗諺,希望能增加您對北管戲曲音樂接觸與認識。
前場藝員類
一、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
以前因為生活困難家境不好,父母親才不得以將孩子送到戲班生活學習演戲。
二、作戲頭,乞食尾。
演員在年輕時演戲若無積蓄學習第二專長,到年老時無法演戲時,只能去當乞丐跟人乞討過生活。
三、戲虎哈燒茶,師公虎穿破鞋。
有經驗的老演員都喜歡喝熱茶,因為要保護喉嚨;師公較常行走,所以喜歡穿較合適的破鞋。
四、一聲蔭九才,沒聲甭免來。
演戲重視聲音唱腔好聽,
就可以擔任好角色,如果喉嚨聲音不好就沒辦法演戲。
五、一年出一個文狀元,十年出一個戲狀元。
一年苦讀就可以得到文品,而演戲的人才至少要十年的培育。比喻培育演戲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六、小生小旦目尾牽電線。
小生和小旦的角色,演戲時非常注重眼神
的表達能力,這樣才會吸引觀眾的目光。
七、做乞食
不曉揹筊志,做小旦不曉點胭脂。
當乞丐不會背乞丐詞,演戲做小旦不會化妝。比喻沒有盡本份的能力。
八、尪生某旦,吃飽相看。
夫婦兩人平時吃飽沒事時,喜歡當劇中的小生與小旦,甜言蜜語眼神交錯地互相培養感情。
觀眾類
九、作戲悾,看戲憨。
演戲的人演技逼真,真情流露各種演員表情;看戲的明知是假的,卻為了戲中的人落淚。比喻旁觀者很投入。
十、棚腳站久人的。
經常在戲棚下看戲的人,較能佔到最佳的觀賞位置與好處。比喻等久了就是你的。
十一、看戲看到扛戲籠,開查某開到去當番。
看戲看久了就會追尋演戲的地方,並且主動的去幫忙抬戲箱佈置。比喻一個人對某事物非常熱愛。
十二、沒殺奸臣給人看,觀眾不願放。
傳統北管戲大多以團圓作為結局,如果演戲善惡沒有最後的好結局時,觀眾不願罷休而散場。
十三、作十三年海賊,看一齣斷機教流目屎。
形容
傳統北管戲中劇情,比較容易打動人心,讓作海賊者看戲後,也會有棄惡向善的心。
十四、曲館的母豬沒吹簫,也會打拍。
養在戲館旁的母豬因為常聽戲曲音樂,即使不會吹簫,也會跟著打音樂節奏。比喻環境影響至極。
十五、棚腳條條會,上棚句句生。
在戲台下很會批評台上的演員,但當自己上台演戲時,卻演得亂七八糟。比喻人愛批評別人,但實際上什麼都不會。
後場音樂類
十六、年蕭,月品,萬世絃。
學吹蕭要花一年,學吹笛要花一個月,學彈撥絃樂器則要萬世這麼久。比喻要將絃樂器彈好聽要很久時間。
十七、三分前場,七分後場。
後場樂隊
音樂搭配,掌握戲劇高潮迭起,要比前場演員身段表演來的還要重要。
十八、無後場行沒腳步。
前場演員身段表演,也要後場音樂
的搭配,這樣戲劇表演才會精彩。
十九、打鼓的累死噴吹的。
打鼓打太快害得吹嗩吶者吹得很辛苦。
比喻連累別人的意思。
二十、
不曉挨絃的假絞線,勿會曉噴吹顧噴涎。
不會拉胡琴的只會假裝拉絃;不會吹嗩吶的只會噴口水。比喻沒有技能又愛假裝。
二十一、孤弦獨吹。
一個人負責拉絃,又要吹嗩吶。表示
不夠人力累到自己。
二十二、戲好不離生、旦、丑,聲高必用亻乂、仩、亻六。
有生、旦、丑角色的戲最好看,高音
一定會用亻乂、仩、亻六的音階。
二十三、歹鑼累鼓,歹尪累某。
不會打鑼的人連累到打鼓者節奏使音樂走調,不好的丈夫也會連累到妻子使生活變調。
北管戲目內容類
二十四、誤戲誤三牲。
如果耽誤北管戲扮仙戲演出時,就是
等同耽誤神明祭典儀式的進行。可見戲劇在宗教上的重要意義。
二十五、醉仙半棚戲。
北管扮仙戲中的大醉八仙祝福戲目,其酬勞是全部戲劇賞金的一半。表示扮仙戲的重要性。
二十六、鑼鼓陳,腹肚緊,鑼鼓煞,腹肚顫。
戲班有演戲,團員才有經濟收入溫飽生活。若沒有演戲,就只能辛苦過生活。
二十七、十二月戲沒人請,只好學補鼎。
農曆的十二月中時若沒人請戲班演戲,就只好先學補鍋子賺錢,這樣才能好過年。
二十八、說曹操,曹操到。
比喻馬上應驗。
二十九、加官禮恰濟過戲金銀。
扮仙戲的禮金比演戲的禮金還高。
表示北管扮仙戲受眾人的喜愛程度。
三十、跳加官,歹開嘴。
跳加官時演員必須將面具用嘴咬著,張開口時就會掉下來。歇後語為歹開講。
三十一、歹戲賢拖棚。
不好看的戲,演出的時間又很長
讓人嫌棄。
三十二、瘋戲沒大簿。
以丑角為主的角色戲,
事隨時變化台詞,滑稽搞笑為主,所以沒辦法依照劇本演。
三十三、好酒沉甕底,好戲在後頭。
精彩好看的劇情,通常都留在最後頭
表演。比喻深藏不露。
三十四、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
以前生活困苦,所以能吃到豬肉中的五花肉是最棒的,而看戲就要以俗稱大戲的北管亂彈戲最好看。
三十五、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
要跟人較競時,要輸也不可以輸
掉陣式排場的威勢,如威勢輸了就會很不光彩。
北管之爭歷史類
三十六、西皮倚官,福祿逃入山。
宜蘭北管軒社爭鬥時,最後西皮派跟當官的人較密切,而福祿派只能羅大春為了生活,被派去開闢通往後山花蓮的蘇花公路。
三十七、西皮濟,不如福祿齊。
北管軒社爭鬥時,西皮派的人雖然很多,但
是沒有福祿派的人團結。
三十八、海浪仔拗腳做豆乳,金蠅捻翅變蔭鼓。
北管軒社爭鬥時,兩派互相輕視對方。福祿派以西皮派神明標誌沙蟹輕視說,如果把蟹腳拆下來就像豆乳一樣軟軟地;西皮派則以福祿派神明象徵是金蠅,
如果把翅膀拆下就像蔭鼓一樣小小地。
北管戲與人生類
三十九、棚頂有那種人,棚腳就有那種人。
在戲台上有演到的虛擬人物腳色,在現實也會有那一類的人。
四十、娶妻莫娶臣妻,嫁尪不嫁百里奚。
娶妻不要娶戲劇中的朱買臣的妻子,那種見錢眼開的女人;嫁丈夫也不要嫁給像戲中的百里奚這種為了功名拋妻棄子的人。
四十一、上台總有落台時。
台上演戲在精彩還是有落幕的時候,如同現實人生中,高高在上的人,也會有一天會落魄的時候。比喻作人不要太驕傲,要待人和善。
四十二、藝真人貧。
技藝很好的人通常很窮。
因為技藝好壞與貧富並無太大的關聯。
四十三、棚頂做到流汗,棚腳嫌到流涎。
台上演戲的人很努力的表演,而台下觀眾
卻嫌棄的無底頭地。比喻作再多也沒有得到應得的回饋。
四十四、棚頂的皇帝,做沒久。
戲中的皇上只是演戲需要暫時
性的。歇後語神氣不會很久的意思。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