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刈香原義:
刈香是進香的俗稱,原主在謁祖掬火,即到原廟以香行火祭,求與神溝通,向神表示崇敬後並祈求香火,求得分出該神的一部分靈力攜回,藉聖火的靈力以促成自身(廟宇及信徒)生命力的更新及祓除邪穢,注入新的生命力。刈香活動雖有其相似的基本條件,但各地區的刈香活動由於其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的差異,而形成不同的地理景觀和特色。
刈香時,武陣身上所綁的腳巾具有相當的意義 |
西港刈香擁有獨步全球的「三五甲文武郎君」 |
二、西港刈香的由來:
西港刈香是臺灣西南沿海五大香之一,為位於臺南縣西港鄉的慶安宮每三年(逢丑、辰、未、戌年)於農曆四月中旬所定期舉辦的瘟醮祭典。其由來傳說昔時是源於姑媽宮:清乾隆49年(1784)姑媽宮人於今下面厝南、曾文溪堤防南側十八欉松凹湖處發現書有「代天巡狩」尊號王船一艘而迎回奉祀,同年姑媽宮、八份、東竹林、荔枝林、鳥竹林、雙張 、下面厝、管寮、檨仔林、後營、下宅仔、土庫、打鐵等十三庄倡議,由姑媽宮主辦進行三年一科迎王遶境。十三科後,道光三年(1823)因香科祭典進行有所困難而移至西港慶安宮主辦,遂擴至二十四庄,漸發展為三十六庄而至今日之規模。而香科進行有所困難,可能與當年(1823)大風雨,原北向由今佳里一帶出海的灣裏溪(今曾文溪)改道由西港南側入海(其舊溪道即今日的將軍溪,以致臺江陸浮淤積,原先位於姑媽宮附近的港口西移至今日西港仔有關。原為單純的迎王遶境活動,後因道光27年(1847)慶安宮信徒發起鳩資大改築重興慶安宮,並自那年起每逢丑、辰、未、戌年舉一科醮並遊庄,且配合昔日庄民前往鹿耳門媽祖廟〔原廟於同治十年(1871)為大水沖淹〕恭請聖母返境雕金身奉祀後,改以聖母為主神(慶安宮原主祀城隍爺,人稱境主公廟),並定期往媽祖廟刈火、掬水(因原廟為大水所沖淹),行刈香的儀禮而演化成今日西港仔刈香:請媽祖、架棚及三日迎王遶境、燒王船等的活動內容。
地形的演變、伴隨先民墾拓的完成,其後參與村庄日益增加,因而形成一個大型區域性宗教組織,範圍包括臺南縣西港鄉全部,七股鄉、佳里鎮和安定鄉一部分及臺南市安南區一部分。回頁首
三、香境內居民對刈香的看法:
若問起香境內居民「刈香」是何意義?所得到絕大多數的答案均是三年一科(次)千歲爺(代天巡狩或王爺)下凡遊境(遶境)其轄區一香境此一部分的事宜;而到原廟以香行火祭,求與神溝通,向神表示崇敬後乞求香火,求得分出該神的一部份靈力攜回的活動,則稱之為謁祖或過爐,不稱刈香或進香。西港仔三年一科是為刈香和王醮此二活動的綜合。即使香境內的居民對刈香(亦或王醮及大拜拜)儀禮所持有的理念不同,但他們仍能在完成刈香的過程中一直合作。回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