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畫
首頁
認識太魯閣族
    歷史地理
   
語言文化
   
社會制度
    祭典儀式
    歷史大事
    神話傳說
認識新白楊
認識感恩祭
感恩祭體驗
認識祭司  
認識祭品
主題研究過程

 

歷史地理
 è正名

        太魯閣族於2004114日正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二族。
        原先人類學者將泰雅族依起源傳說、語言等各方面分為泰雅亞族及賽德克亞族。賽德克亞族稱「人」為
Sedeg,其起源傳說以霧社東南方的白石山(位於今花蓮縣萬榮鄉)為發源地,另有部分說法認為是起源自埔里牛眠山。

我是太魯閣(顏慧宇繪) 我是太魯閣(許佩萱繪)

 

        賽德克亞族在清朝時於今南投縣仁愛鄉境內分別建立Truku(太魯閣或托魯閣)、Tkdaya(德奇達雅或都克達雅)和Teuda(道澤或多達)等三個部落群,每個群的族人族群意識清楚而強烈。
        因為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生活習俗不太相同,語言也有差異,後來經過行政院會通過正名,原先的泰雅族賽德克亞族太魯閣群也正式稱為太魯閣族。


 

參考資料:
1.台灣原住民族分布及介紹-太魯閣族(2006.06)。http://www.tacp.gov.tw/intro/nine/taroko/taroko1. HTM。
2.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3.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5。
4. 許木柱(1989)。太魯閣群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調查。
5. 黃長興(2000)。東賽德克群的狩獵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5:1-104。
6.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北:臺原出版社•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7. 廖守臣(1977)。泰雅族東賽德克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4。


 è分佈

        太魯閣族群約於300年前從南投縣仁愛鄉的霧社一帶進入花蓮縣北部的立霧溪與木瓜溪流域。傳統上太魯閣族廣泛分佈於台灣東部高山地區的和平溪、立霧溪、木瓜溪、支亞干溪、萬里溪、太平溪和拉庫拉庫溪等溪流兩岸的河階、台地或沿岸山麓地帶。

      日本學者楢崎太郎所寫的《太魯閣蕃沿革誌》中統計,於1917年有96個太魯閣族居住的社或部落。但到了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之後的1931年到1937年間,日本政府以管理為由,將所有居住在中央山脈的族人強制遷徙至目前的部落。並為削弱族人的力量,採取不同部落強制混居的方式遷居,防止再發生霧社事件。

      目前太魯閣族部落分佈大致北起和平溪南至太平溪,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之松林、盧山、靜觀;分佈於花蓮縣秀林、萬榮兩鄉、卓溪鄉立山村,及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

狩獵圖(邱孟昇繪) 狩獵圖(鄧傑生繪)

參考資料:

1.台灣原住民族分布及介紹-太魯閣族(2006.06)。http://www.tacp.gov.tw/intro/nine/taroko/taroko1. HTM

2.廖守臣(1977)。泰雅族東賽德克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4

3.潘繼道(2003)。晚清「開山撫番」與台灣後山太魯閣族群勢利之變遷,史耘949-7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語言文化

        語言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靈魂,太魯閣族也是因為語言與泰雅族有所差異才獲得正名的。
  下列依照教育部所公告的《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介绍太魯閣族基本語言的發音,並列出太魯閣語字母表及發音表。

表1:太魯閣語書寫系統表

輔音19 個:

發音部位及方式

書寫文字

國際音標

發音部位及方式

書寫文字

國際音標

雙唇塞音()

p

p

舌根擦音()

x

x

雙唇塞音()

b

b

咽擦音()

h

ħ

舌尖塞音()

t

t

雙唇鼻音

m

m

舌尖塞音()

d

d

舌尖鼻音

n

n

舌根塞音()

k

k

舌根鼻音

ng

ŋ

舌根塞音()

g

g

舌尖閃音

r

ſ

小舌塞音()

q

q

舌尖邊音

l

l

舌尖塞擦音()

c

ts

雙唇半元音

w

w

舌尖塞擦音()

j

ĵ

舌面半元音

y

j

舌尖擦音()

s

s

 

 

 

元音5 個:

發音部位及方式

書寫文字

國際音標

發音部位及方式

書寫文字

國際音標

前高元音

i

i

後高元音

u

u

央中元音

e

ә

後中元音

o

o

央低元音

a

a

 

 

 

參考資料:

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2005年12月15日)。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函,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台北:教育部與行政院原民會。http://www.edu.tw/files/list/M0001/aboriginal.pdf


社會制度

        傳統上太魯閣族的社會主要以祖靈信仰為中心,而在太魯閣族的社會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Gaya,維繫著族人的生存。

        凡舉太魯閣族人一生中所遵從的生活規範、價值判斷等文化就稱之為Gaya。是「風俗習慣、習俗」的意思,包括法律、道德、禁忌、儀式、禮俗、規範等。

        Gaya也有「祭團」的意思,同屬一單位的各家戶在同一天舉行各種農作祭儀,同一天播種或收割,為一個共作、共祭、共守禁忌、共負罪責的群體。每當有祭典時,全Gaya的人一起唱歌、跳舞、喝酒,向祖靈祈禱保佑豐收。而人死後,靈魂會回到原來的Gaya與祖先會合。

祭司向祖靈祈禱保佑豐收 祖靈祭典後之大會舞
祖靈祭典後之歌唱表演 祖靈祭典後之樂器表演

        在傳統泰雅族(太魯閣族)的觀念裡,人生在世的所有言行都需遵從Gaya。如有違背則會觸怒祖靈降罪於自身或同一Gaya的成員,所以在Gaya中由頭目、司祭、女巫負責監督成員奉行Gaya。

        傳統的太魯閣族以紋面為榮譽的象徵。男子必須狩獵多次成功後,才可以在額頭上及下巴紋面。女子必須學會織布才可以在額頭上及臉頰上紋面。完成紋面的人才可論及婚嫁。

        傳統的太魯閣族社會中因信仰與風俗習慣的關係,有出草(獵人頭)的行為,族人認為出草是神聖、具有男子氣概的行動。平時並不隨便出草,而是遇有外族侵犯、個人洗刷冤屈或遇到重大災禍求得神靈降福時才會出草。

參考資料:
1.余光弘(1981)。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
2.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3.劉還月編著,李娜莉、涂麗娟、陳佩儀著(2001)。台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台北:常民文化。


祭典儀式

        太魯閣族人稱所有超自然的存在為靈( rutux)。分為善靈(正常情形下死亡者的靈魂)與惡靈(死亡非命者的靈魂),惡靈不受祭拜,而善靈(包括死去祖先的rutux 以及若干有關的靈魂)則與生活休戚相關,受到奉祀。
         遇到婚禮、祖靈祭、收割祭等重要慶典時,全社或全Gaya的男子都會參加狩獵。狩獵的獵區遠離聚落,範圍廣大,費時少則一週,多則一個月。因此在出獵前,婦女會準備獵者所需的糧食。出獵時,獵團團員於獵區周圍由外而內或由一角追趕獵物獵捕。因此需要全部落分工合作,可藉此提高群體認同,凝聚Gaya的向心力。

 è祖靈祭
        祖靈祭代表族人的中心信仰,是維繫全族的精神象徵。祖靈祭分成長老訓示、口述歷史和呼喚祖靈三大部分。

        祭典前一週,頭目會交代族人到墓地除草,並開始著手準備祭祀的用品。祭儀當天,首先由Gaya的代表以竹筷夾著獸肉、小米糕等祭品,率族人進入祭場。先由頭目訓話,接著由頭目、副頭目帶領族中男子前往祭祀地。族人手上點著火把,帶著祭品,沿途呼喊自己祖先的名字,邀請祖靈共襄盛舉。在祭祀地也必須引火邀請祖靈共同參與。

        到達祭祀地後,將夾有祭品的竹筷插在地上,由頭目先向祖靈祈禱,再由各Gaya的代表或Gaya中年紀較大、較有聲望的人向祖靈祈禱。
祭祀完畢後,年輕人先回去,在離開祭祀地時,必須越過火堆,表示和祖靈分開,有淨身、消災的意思。年紀較大的人和頭目留下來,繼續和祖靈說話、喝酒,喝剩的酒及祭品需留在祭祀地,不可以帶回去。
 è播種祭

        舉行播種祭時,清早就需蒸祭獻用的小米糕,家中的火種不可熄滅。祭典時,以此火種點燃火把,連同小米糕、酒、小米穗及小鋤頭,由二個祭司帶往耕作地。

         先到其中一名祭司的耕作地,用小鋤頭鏟一小塊地,舉行播種儀式,而後向祖靈祈求所播下的小米穗能全部發芽。
  祈祝後,撕半塊小米糕放在祭田中央,在上面倒酒,剩下的小米糕和酒由兩祭司在祭田旁分食。之後到另一位祭司的耕作地舉行同一儀式。

  è收割祭
  小米成熟後,決定收割的當日,每一家先到田裡割取數穗小米回家,一穗掛在樹上,一穗種在田野,等收割完畢,再掛一穗在倉庫的屋頂上。
  在收割祭祭祀日的清晨,族人選定二個人召喚祖靈,祈求好運。等到儀式結束後,族人就得離開現場,不能回頭看。
  è狩獵祭
  獵團狩獵時,出發前先派二個人在路上觀察靈鳥Sisil的飛行方向,來決定是否出發狩獵。到山上狩獵時,到了目的地先搭設獵寮夜宿,隔天才開始狩獵。

參考資料:
1.鄒月娥(2001)。東賽德克人之狩獵文化與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余光弘(1981)。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
3.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4.劉還月編著,李娜莉、涂麗娟、陳佩儀著(2001)。台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台北:常民文化。


歷史大事

        太魯閣戰役:1895年日人因馬關條約進駐台灣後,對東部不肯歸順的太魯閣人在1898∼1916年的18年間先後發動多起戰役。
  其中以1914年5月的「太魯閣征討軍事行動」歷時最久,規模最大。日方動員陸軍與武裝警察共二萬餘名,配備新式的槍砲彈藥;兵分東西兩路攻打太魯閣人。東路軍自銅門、文蘭分西、北兩支進伐;西路軍由當時台灣府最高首長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司令官,自埔里出發經霧社、追分(今翠峰),在合歡山區(約今陸軍寒訓中心)設立「討伐司令部」,集結近一萬人,與另一支由花蓮港北上經新城再溯立霧溪而上的東路軍遙相呼應。
  當時太魯閣族人參與防禦戰的戰士僅二千三百人,卻以簡陋的弓箭獵槍對抗二萬餘配備精良的日方軍警,激戰六十餘日終不敵日軍之攻擊而降服。雙方死傷慘重,太魯閣人為此次戰役付出慘痛代價。

攜槍行進的日軍

日人統治下的太魯閣人

合歡山的日軍 日人以大砲攻打Truku族

參考資料:
太魯閣國家公園新白楊休息站公佈欄內資料 中橫公路 台8線 143公里處


神話傳說

【小米變麻雀】

        從前天下萬物都是太魯閣族人的好朋友,讓太魯閣族人不必辛勤工作,就能過著好日子。比如說:想要吃飯的時候,只要走到小米田,輕輕鬆鬆摘下一粒小米。把這一粒小米放進飯鍋裡,再生火煮飯,很快就有滿滿一鍋足夠全家人吃飽的小米飯了。

        可是有一天,這種幸福的日子卻被破壞了。

        有一位非常懶惰的女人,平常就只知道好吃懶做,整天只想著要怎樣才不用做事。這一天剛好輪到她煮飯,這個懶女人懶散的走到小米田。看到小米,懶女人心中忽然想到:「一粒小米可以煮一餐飯,那很多小米不就可以煮很多餐飯了嗎?這樣我以後就都不用煮飯啦!」於是她急急忙忙採了許多小米,一股腦兒的全丟進飯鍋,準備生火煮飯。

        等呀等,等呀等,就是沒有米飯的香味。懶女人好奇的打開鍋蓋,這下可不得了了,沒想到鍋子裡頭的小米全都變成麻雀一溜煙飛了出來。這些麻雀邊飛還邊唱著:「懶惰的人呀!以後你們可得辛苦耕作才有小米吃了!到了收成的季節,我們還會來偷吃小米喔!」從此以後,太魯閣族人就只有辛辛苦苦的耕作與狩獵,才能換得三餐的溫飽了。

資料來源:
里慕伊 阿紀/故事採集,瑁瑁 馬邵/繪(2002)。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台北:新自然主義。


 【靈鳥希希利】

        從前在山頂上有一塊大石頭,大石頭又大又重,穩穩的安坐在山頂上。平常很多鳥就在大石頭上面玩耍遊戲,非常快樂。
        有一天,有隻鳥提議說:「我們誰能推動這塊大石頭,我們就稱牠為王。」於是每隻鳥都摩拳擦掌的想把大石頭推下山,可是卻沒有一隻鳥能夠移動石頭。就連平常力氣最大最厲害的kaboji鳥和boshi鳥使盡全力用力推,大石頭還是只動了一點點而已。
        就在這個時候,靜靜旁邊看的Sisil鳥走了過來,想要試試看推大石頭。可是Sisil鳥長的又瘦又小,有辦法推動又大又重的大石頭嗎?沒想到,Sisil鳥慢慢的走到大石頭旁邊,用力一踢,一腳就把大石頭踢到山谷下。大家看了簡直不敢相信,於是便尊稱Sisil鳥為鳥中之王。
        Sisil鳥要飛上天時,對人們說:「以後你們要注意聽我的啼聲,來判斷吉凶。」從此以後,不論是決定重大事件,或者是外出狩獵、出草,太魯閣族人都要先聽Sisil鳥的叫聲,來判斷吉凶。

禁忌習俗
1. Sisil鳥的啼聲緩和而清亮是吉,雜而急是凶。
2. Sisil鳥在獵人前進方向的右邊不斷盤旋鳴叫是吉,在左邊是凶,獵人要停止前進,等到Sisil鳥移到右邊時,才能繼續前進。
3. Sisil鳥從獵人面前鳴叫橫飛過是危險凶兆,應立即折返,改日再來。
4. Sisil鳥從右向左再從左向右鳴叫橫飛,是凶兆。

參考資料:
1. 劉育玲(2001)。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 佐山融吉(1918)。蕃族調查報告書3-紗績族。臨時台灣舊慣習調查會。
3. 賽德克(Seediq/Sediq/Sejiq)民族論壇--Sisil鳥的研究報告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sediqyouth/web/sisil
4.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各族傳統文化--祭儀文化--生命禮儀--太魯閣族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9&TypeID=20&RaceID=10


【出草的禁忌】
        出草這項太魯閣族人認為神聖、具有男子氣概的習俗已經在一百多年前取消了。傳統的太魯閣族人平時並不隨便出草,而是當有外族侵犯、個人洗刷冤屈或遇到重大災禍祈求祖靈降福時才會出草。
        出草大多是由族長或祭司帶領幾個人一起去,出發前要求夢及鳥卜三次,有吉兆才去,有凶兆就回來。一直到出草的隊員到家為止,出草隊員家裡的灶火不可以熄滅,也不可以做手工藝和開玩笑。
        當出草隊員接近敵人時,會派穿著英雄裝有出草過的人先去察看,再攻擊敵人。如果成功殺死敵人,全員平安的話,出草隊伍在回程時,敵人的人頭會由年輕人揹,一路上高興的唱歌。獵到人頭的人也會在路上被族人迎接並穿上英雄裝。
        到了部落之後,如果有人生病的話,要把敵人的頭往病人身上搖晃,病人就會好了。第一天在獵到人頭的人家裡餵人頭酒糟、豬肉、糕,跳舞慶賀。第二天便帶到族長或祭司的家,第三天由參與出草的隊員餵豬肉及飲酒。之後將敵首放在骷髏架上,掛上用草根作成的飾物,由族長祭祀招喚敵人靈魂。對他說:「經由我們的力量使你能到我們的部落。也許你全家很難過,如今你很高興能吃到很多的東西,就請你招呼你全家帶到這裡來。」接著部落慶賀約五六天。
        但是如果有人員受傷或死亡的話,出草隊伍就會在晚上脫下衣服一個一個安靜地進到部落。用石頭敲門叫醒家人,再不聲不響的進入屋內,身上帶的刀也從此不用了。發起出草的人也必須對死傷者進行賠償。

參考資料:
1. 劉還月編著,李娜莉、涂麗娟、陳佩儀著(2001)。台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台北:常民文化。
2.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各族傳統文化--祭儀文化--生命禮儀--太魯閣族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9&TypeID=20&Race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