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復興

綠色消費/小農耕作、共創美好未來

二○一四立春過後,凍雨連綿,北半球處於罕見地急凍風暴,各地接續傳出農作物凍害,《明天過後》電影情節在現實生活上演。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極端氣候導致農作歉收、減產,農民往往是最大受害者。

然而,我們也在找尋解決之道中,逐漸摸索出「農」與自然環境互惠共生的生產循環||可以適應對極端氣候的生活態度,借鏡小農耕作的農耕文明,思當代的路徑與方法。這幾年台灣亦在一波波農民運動中,逐步打開以農為主體的自主空間,實現「小農復耕、綠色消費」為城鄉連結的新生活實踐。

幾年前,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已預示我們必須正視極端氣候。當時,帶來前所未有的雨量,造成一個又一個人間悲劇,暴雨、土石流、淹水……告訴我們一個無可迴避的困局「極端氣候的年代」已經來臨。

我們必須瞭解,我們的日常生活正是建立在助長極端氣候的經濟體制上,長期不加節制的生產擴張改變了地球環境氣候的運作基礎。

一方面,我們追求方便、便宜的消費,無形中依賴連鎖商店與大型超市,支持現在高度消費的生產方式;一方面,我們為了換取市場消費所需的貨幣,不得不進入一個又一個競爭且單調的職位。這樣的經濟體制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單一世界體系,強調市場經濟、主張自由貿易、競逐財團利益;這套經濟體系為資本累積而生,隨著物質生產力的進步,它狂噬所有地球資源,永不滿足的擴大全球市場,在快要達到高峰時,卻也暴露近乎無法逆轉的內爆危機。這些危機,首先表現在環境破壞,現正以極端氣候為面貌,在無法預料的時刻,衝擊我們的日常生活。

台灣總以名列{亞洲四小龍為傲},如今卻在資本主義全球化擴張下,承受長期發展主義的苦果:貧富差距擴大、糧食自給率低落、鄉村社會文化瀕臨解組。

台灣放棄糧食自主、開放農業市場、要求農民離農休耕,埋下進口糧食依賴與農村凋敝的惡果。加以農業自由貿易化下,強者越強、弱者越被蠶食鯨吞,台灣農民面臨的競爭者變成更多來自國際的農產品,往往因為他國政府對國內農產品的補貼,使得進口到台灣的糧價,相對於國內農產品更低廉。

而台灣人逐漸西化的飲食習慣,肉類與其他非本土農產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比如小麥與洋菇,農村和城市在食物層面的連結因此斷了一大塊。然而,政府認知現今農業問題來源,卻是「小農缺乏競爭力」,鼓勵規模經濟,比如發展蘭花與有機蔬菜等需投入大筆資本的規模農企業。





建議使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 及 1920*1080 解析度可得最佳瀏覽效果
2020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網頁比賽│參賽類別:高中職 地方特產特色│花花工作室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