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蝶抓魚~社子島的小農時光

  

    社子島早期是農業社會,物資較貧乏,農民的穿著通常以方便工作、容易活動為主,最常見的裝扮是:頭戴斗笠、身穿輕薄上衣短褲,赤腳走路。社子島的耆老陳萬成先生表示,小時候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牛隻,小孩放學以後要去幫忙放牛,等牠吃飽了才能回家。牛是當時農家重要的勞動力,照顧好牠的三餐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即使遇上下雨天,也得戴上斗笠、穿著簑衣,牽著牛去吃草。蓑衣就是以前農人的雨衣,臺語又稱「棕蓑」,是由棕櫚葉編織而成的,在塑膠雨衣出現以前,是農家相當實用的衣物。

放牛
穿蓑衣、戴斗笠的牧童在雨中放牛

    在1950年代的農村,小小年紀的孩童就得幫忙農事,有的挑著擔子,有的不僅背著年幼的兄弟姊妹,還提著水桶。小男孩經常就是剃著光頭、赤腳赤身的裝扮。陳萬成先生曾說:當時學校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制服穿;其實就算有,也可能是撿哥哥姊姊們留下來的舊衣服。

    陳碧峰議員曾提及:在1965年以前,社子島沿岸住家的飲用水都是直接取用河水,只有距離河岸較遠的人家,才會使用水井打水。從照片可見,洗衫也不例外,以前洗衣服可沒有洗衣機,大多是家裡的婆婆媽媽們提著大大小小的衣盆,用心、用力地揉洗乾淨的!

   從業餘攝影家鄧南光先生1950年代在臺北縣拍攝的照片可見,曬衣架的竹竿上清一色都是白色的汗衫,也可以看出當時農家的樸實風貌。

曬衣風情
曬衣風情

資料來源:
富安國小60週年校慶訪問校友陳萬成先生影片、
社子島美學會2007年訪問陳碧峰議員紀錄、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業餘攝影家鄧南光、張才先生做品集

最新消息

  • 以前的人為了耕田必須身穿輕薄衣物,因為要方便走路跟勞動;現在的人可以天天身穿美麗的衣服,不用去耕田和放牛,這是一個很大的差異。
  • 說到了牛,以前的社子島是家家戶戶都有養牛,我覺得很好玩,如果我更早誕生,那我是不是就成為一個牧童呢~那麼我當牧童的時候,下雨天時,身上就會穿著蓑衣,會不會很容易感冒啊?
  • 不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吧!但是我們班上的男生應該會很開心,因為他們非常怕熱。(瑄 )
  • Q1:以前的只能穿很簡單衣服而已,只有少數的夫人才可以買得起綿質衣物,可是現在大家都只買名牌服飾,大家過這樣的生活,可能會過的太奢華,會體會不到農人的辛苦。
    Q2:好的:這樣布料要求較少,相對的洗衣精的用量比較少。壞的:著涼的機率比較多,這樣農人只要感冒了,就沒辦法耕作了。(名)

 

環境變遷省思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