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話氣象 -- 有趣的諺語
以下就是呂權恩大師對氣象諺語專業的解說 ( 請點選下方主標題 )
-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
-
立春落雨至清明
-
霜降,風颱走去藏
<
>
「芒種」這一天若下雨,那麼整個農曆五月都會下雨,幾乎找不到一塊乾的泥土,等到梅雨季一過
,天氣放晴,時序已屆炎炎夏日,陽光乍現,六月天氣真的燠熱如火燒。「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預告大家天氣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芒種」時節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到了這個時節,梅雨季節就要結束了,而天氣也會越來越熱,氣候越來越乾燥,大部分不適合夏日栽種的農作物的存活率、生長率相對降低。天氣將從梅雨季節的陰雨綿綿,轉變為夏日型的午後雷陣雨了。雖然某些農作物的存活率會因為炎熱的日曬而降低,但「荷花」卻是在此節氣裡生長得欣欣向榮的植物,你可以在學校或是植物園裡看到嬌豔欲滴的荷花與翠綠的荷葉,這是芒種時節裡十分美麗的景象喔!
,天氣放晴,時序已屆炎炎夏日,陽光乍現,六月天氣真的燠熱如火燒。「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預告大家天氣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芒種」時節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到了這個時節,梅雨季節就要結束了,而天氣也會越來越熱,氣候越來越乾燥,大部分不適合夏日栽種的農作物的存活率、生長率相對降低。天氣將從梅雨季節的陰雨綿綿,轉變為夏日型的午後雷陣雨了。雖然某些農作物的存活率會因為炎熱的日曬而降低,但「荷花」卻是在此節氣裡生長得欣欣向榮的植物,你可以在學校或是植物園裡看到嬌豔欲滴的荷花與翠綠的荷葉,這是芒種時節裡十分美麗的景象喔!
國曆五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太陽過黃經六十度,稻穀漸漸結實為『小滿』。我國黃河流域一帶種植『冬小麥』,讓麥苗在積雪淹蓋下過冬,積雪融化成為灌溉用水,四月下旬麥苗已結穗,農民眼見辛苦有了豐收希望,麥穗結實開始飽滿,因此把這個時節稱為『小滿』。台灣中南部水稻此時也進入乳熟期,因是梅雨季的開始,諺云【小滿雨水也相趕】因此農友最好能疏通排水溝渠、清理雜草垃圾,可減少梅雨季的損失。此時,台灣中南部的水稻已進入了黃熟期,由於適逢梅雨季,所以要特別注意排水溝渠的疏通,減少梅雨季大量雨水所可能帶來的農作損失。
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是「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就是動,表示寒冷的冬天快要結束了,大地萬物開始有生機,春天即將降臨大地了。在古代書籍裡提到「立春為啟,立冬為開」,以「啟」字代表著一年的開始。我國自古以農立國,春天的天氣回暖,適合春耕,因此「立春」對於農業有著極大的意義。古時候,皇室朝廷每到立春之日,都會以祀春儀式來迎接春天的來臨,並且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皇帝還會頒詔下令,鼓勵全國農民投入農業生產。民國之後,政府將立春這一天定為「農民節」,在這一天舉辦慶祝活動,並且表揚模範農民。
『春分』節氣後的十五天就是『清明』。由於天氣日漸暖和,花草樹木都萌芽蓬勃生長,景象清爽明媚,所以將此節氣命名為『清明』。清明時節吹的是東南風,它是暖風,也為這個時節帶來豐沛的雨水。看到『清明』,一般人就會聯想到『掃墓』。『祭祀祖先』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嚴格說來,『清明掃墓』的傳統是從宋朝才開始,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能夠慎終追遠,緬懷過去。清明掃墓盛行之後,人們便將清明列為三大鬼節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插戴柳枝來避邪,因為柳枝有驅邪功能,所以插戴柳枝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大特色喔!這個時節雖然是吹東南風,但台灣尚未完全脫離東北季風期,所以有時冷鋒還是會過境,氣溫變化很大。很多人常因白天出太陽,就穿著涼快的春裝出門,卻沒想到晚上天氣變冷,馬上就受寒著涼了,所以這個節氣出門記得要帶外套或多穿衣服!
『春分』節氣後的十五天就是『清明』。由於天氣日漸暖和,花草樹木都萌芽蓬勃生長,景象清爽明媚,所以將此節氣命名為『清明』。清明時節吹的是東南風,它是暖風,也為這個時節帶來豐沛的雨水。看到『清明』,一般人就會聯想到『掃墓』。『祭祀祖先』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嚴格說來,『清明掃墓』的傳統是從宋朝才開始,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能夠慎終追遠,緬懷過去。清明掃墓盛行之後,人們便將清明列為三大鬼節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插戴柳枝來避邪,因為柳枝有驅邪功能,所以插戴柳枝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大特色喔!這個時節雖然是吹東南風,但台灣尚未完全脫離東北季風期,所以有時冷鋒還是會過境,氣溫變化很大。很多人常因白天出太陽,就穿著涼快的春裝出門,卻沒想到晚上天氣變冷,馬上就受寒著涼了,所以這個節氣出門記得要帶外套或多穿衣服!
在二十四節氣中,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霜降」。「霜降」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進入秋天這個季節後,暑氣慢慢的消退,在夜晚和早晨,地面水蒸氣遇冷就凝結成露珠,如果遇到更冷的空氣就會結霜,所以將這個節氣叫做「霜降」。不過,在台灣平地出現「結霜」的機會並不多,偶爾才會發現一次。
在氣象學裡,其實並沒有「霜降」這個名稱。在中國文字裡,因為許多和「雨」結合的字如「雪」、「雹」等都具有「由天上降下來」的意思,因此很多人以為「霜」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這是不對的觀念。「露」和「霜」都是由地面的水氣凝結而成的喔!
到了這個時節,一定可以明顯感受到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冷,冬天的腳步似乎近了!在這個時候,太陽的行徑比較偏向南半球,所以位於北半球的台灣就會開始感到天氣漸漸變冷,草木也開始凋零,山上楓樹的葉子由綠轉紅,充分顯現出秋天蕭瑟的景象。
在氣象學裡,其實並沒有「霜降」這個名稱。在中國文字裡,因為許多和「雨」結合的字如「雪」、「雹」等都具有「由天上降下來」的意思,因此很多人以為「霜」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這是不對的觀念。「露」和「霜」都是由地面的水氣凝結而成的喔!
到了這個時節,一定可以明顯感受到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冷,冬天的腳步似乎近了!在這個時候,太陽的行徑比較偏向南半球,所以位於北半球的台灣就會開始感到天氣漸漸變冷,草木也開始凋零,山上楓樹的葉子由綠轉紅,充分顯現出秋天蕭瑟的景象。
文字資料來源:皮卡隊編製
圖片資料來源:皮卡隊拍攝
圖片資料來源:皮卡隊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