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追訪龍泉中,我們看到了徐爺爺認真種出了冠軍龍泉米,那到底龍泉米是什麼呢?根據徐爺爺的說法:
「龍泉米是當年李登輝總統擔任省主席時,龍潭居民以龍泉米的名義送交中央政府單位審核,由中央政府明令核可使用該名稱。」 那龍泉米到底是由什麼米種所培育出的呢? 徐爺爺說:「其實呢,龍潭所產的每一種米都可以稱之為龍泉米,不須分其品種」;走過徐爺爺的田埂,我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每一塊田地當中都差的一根根不同的標示牌,上面標示著台粳九號、桃園三號、台農七十一號、台粳十四號....等,就如同徐爺爺的說法:「龍潭所產的每一種米都可以稱之為龍泉米」,這裡孕育著很多不同品種的米,但卻都稱之為龍泉米喔! 龍泉米是秈米(在來米)還是粳米(蓬萊米)? 日治時代以後,台灣農民大多改成種植粳米(蓬萊米),但也有許農民因特殊用途而仍然種植秈米(在來米),例如說:要做成「蘿蔔糕」、「米粉」...等,秈米口感較適合的米製品;而我們龍泉米大部分種植粳米(台粳十四號、台粳九號),也有一小部份種植秈米(台農二十一號)。 那我們徐爺爺在九十六年得到龍潭冠軍的米是哪一個米種呢? 九十六年度冠軍米比賽得獎的是粳米中的「台粳九號」。其品質良好、無農藥殘留、稻穗飽滿、口感Q且吃起來粒粒分明,能夠得到龍潭鄉冠軍米的殊榮是理所當然的。順道一題,其實我們的冠軍米-「台粳九號」和池上鄉的「池上米」其實是係出同源喔!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培育「台粳九號」來比賽冠軍米呢?是不是它有什麼特別的優點呢? 因為「台粳九號」比較能夠抗蟲害,且因我們的土地在山邊經常會有傾盆大雨,而台粳九號的稻桿抗倒伏性極佳,下大雨時不易被強風強雨擊垮,且稻桿特殊適合機械收割。 那麼,種植「台粳九號」的稻田是一年幾穫呢?收穫量會不會很少呢? 基本上徐爺爺所種的「台粳九號田」是一年兩穫,但只有第一期是「台粳九號」,而第二期是「台粳十四號」,這可是有原因的喔,並不是因為想吃各種米,而是因為台粳九號的耐熱性較差,不適合夏天耕種,所以第二期才改種「台粳十四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