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蒐集:
標題:決定再出發
日期:961017(三) 紀錄:蔡師 地點:瑪筏產業道路

內容:

2008 年網界博覽會從 10 月開始了,歷經三年的努力,雖給學生帶來好多難得的回憶及知識,但也感覺累了,而外面的協助今年也喊停,一切都不利的情況下,還是決定要參加,要繼續走下去,只因為學生太熱烈的要參加,不過今年只能報名一隊,因為實在太多其他的事要忙。

與學生及團隊老師討論今年的主題,從學校附近好多的景點、部落、人事,經討論還是決定報名地方社團族群組,接續去年還沒能做完整的舊筏灣探查,這主題也與學生的祖先起源於何處有關,不過今年山上的雨水特別多, 9 月的幾場大雨,使山上的道路垮了又通、通了又斷,住在舊筏灣的老者,曾搭直升機撤退,也不禁擔心上山的路是否安好。

出發帶著學生踏出第一?,探勘路況是否安全,望著崩落的山壁、對面好茶村的走山,不禁對於大自然產生敬畏,與其相比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藉此也指導學生要愛護大自然,不過路況雖不好,還是能進入舊筏灣,看著學生高舉雙手高興歡呼的神情,雖累還是值得,因為她們上了書本所沒有,難得的一課。

標題:舊筏灣的記載
日期:961020(六) 紀錄:小霖 地點:圖書室

內容:

雖然是假日老師還是把我們載到學校,加緊腳步要跟上進度,而今天是要認識「舊筏灣的歷史」,我雖是排灣村的人,但我從沒上去過,也不知道我家在哪裡,希望這次的參加網界博覽會,能讓我在畢業前,瞭解到我家在哪裡。

以paiwan為名的部落有兩個,日據時代以上paiwan、下paiwan來區分,而我們所居住的就是下paiwan社,下paiwan社是排灣族中歷史悠久的大社,是排灣族的發源地之一(也有不同的說法,是出於padain社,也就是位於旗岩山下,現稱高燕的地方),原居在隘寮南溪畔,因為屢遭對岸魯凱族的好茶、以及同族的馬兒兩社族人出草(獵取人頭),因而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遷徙到Kapaiwan的地方,直到近四百年才搬到現在的位置Taivavavaw。

下 paiwan 群社: 1722 年滿清記載當時有 12 社 2000 人以上, Tjecunuq ( 46 戶)、 Tjumaljangau ( 6 戶)、 Tjutataqan ( 4 戶)、 Kalapayan ( 15 戶)、 Seliumalj ( 34 戶)、 Tjusandau ( 23 戶)、 Valalan ( 30 戶)、 Ljevaqu ( 13 戶)、 Masilidj ( 8 戶)、 ?ipel ( 14 戶)、 Validiyan ( 3 戶)共 196 戶、 .tjaljavakung ( 26 戶), 12 個部落共約二百多戶。

標題:認識舊筏灣的方向
日期:961024(三) 紀錄:小瑜 地點:瑪筏產業道路

內容:

週三下午是我們最喜歡的時刻,不是可以提早回家,而是我們要上山了,其他的同學陸續搭著校車離開學校回家去,我們在中走廊集合,,聽老師告訴我們下午要做的事情,其實我們的心早就不在學校,嚮往著山上的美麗風景。

出發二十多分鐘後,山地文化園區已在我們腳下,在山上繞來繞去,經過瑪家村、崑山部落、小瀑布、山壁狹道、落石處,終於到達我們今天的教學處:大石壁,下車老師拿出地圖、指南針,指著半隱在雲中的山頭,告訴我們那就是屏東縣的眾山之母「北大武山」,我們從指南針的使用,到地圖的放置,攤在馬路趴在地上,真是好玩,對照著地圖,周圍群山一一現身,讓我們更加了解筏灣部落的位置,當然我們也爬上大石壁好好的玩了一下,下山時只剩老師醒著專心的開車,車在山上彎來彎去,我們的笑聲越來越小,醒來時已經安全的到達家門前,下車後只剩老師繼續未完的行程-回家。

標題:找尋舊有資料
日期:961031(三) 紀錄:小瑜 地點:圖書室

內容:

今天我們是在圖書室找尋舊資料,老師說:要探查舊部落,首先要先做功課,可從舊有的書籍去尋找,我們選了兩本有關筏灣記載最多的書,一本是 1971 年出版的「 筏灣 」, 石磊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記載的時間是 1969~1970年,另一本是2003.3 年出版的 「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由中央民族研究所翻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記載的時間是 1914~1916年。

書上記載舊部落名稱是使用羅馬拼音,但是兩本書拼起來又不一樣,老師說兩本記載時間相距五十幾年,早就不一樣了,我們一一記載下來,下次上山時,可問住在山上的老人家徐定先生,我們經討論列下要探查的地點,有 tutudaqan 人頭架、 tucunu 教育所、 viasu 射鹿搬遷地、 tumalagan 小部落、 masilid 小部落、 kaludalude 祈雨台、 Kapayuanan 發源地、地獄入口、瞭望台好多好多,好期待,但是老師說山上從上次大雨過後,山崩又走山,何時能安全上山探查,老師也說不定,真是傷腦筋!

標題:下 paiwan 社的先鋒部落社名探索
日期:961221(五) 紀錄:小柔 地點:圖書室

內容:

由於明天要到崑山部落去探查,所以今天老師先幫我們上一課,讓我們先知道崑山部落的過往歷史。

在舊筏灣遺址之左下方約 3公里處,也就是上次我們從舊筏灣出發,探尋日據瑪筏聯絡道時,再向前行1.5公里的一個小部落,是下排灣社的前鋒部落,原名叫vata(瓦達),位於隘寮溪上游之左岸(面向下游的左邊),據記載當時的戶數約20戶,因敵人騷擾頻繁(敵人指舊好茶部落)無法安定生活,因此部落人商議搬遷,至離敵人較遠之地,後來逐遷到達那瓦功 ( tanavakon )的地方。

tanavakon 其地名經老師探尋多人,應是此地有許多刺蔥( tana ),還有很多文珠蘭( livakon )組合而成, livakon 有人認為是孤挺花,但本校陳校長說是文珠蘭,而且校長小時候看過老 Vuv u,使用其莖橫切,剝成一片一片插在額頭頭巾中,濕濕涼涼的可避暑氣,還為裝飾、美觀,而邊緣切成三角狀,好像百合花瓣,演變至今是用白色塑膠片剪成,於穿著原住民衣服時,插於頭飾邊緣並加上小花,增加美觀。

標題:溯溪古道資料查詢
日期:961228(五) 紀錄:小瑜 地點:圖書室

內容:

隘寮溪主要由南北兩大支流匯合而成,隘寮北溪發源於知本主山( 2368 公尺)附近的巴油池( Bayu ),源流稱為巴尤溪;隘寮南溪發源於北太武山( 3092 公尺);南北兩溪蜿蜒向西流(順向谷)至三地門附近會合,出山谷沿西北像流到屏東縣里港鄉匯入荖濃溪,全長約 90 公里,流域面積約 340.25 平方公里,涵蓋屏東縣霧台鄉、三地鄉、鹽埔鄉、高樹鄉、里港鄉及內埔鄉(少數)。

魯凱族好茶舊社 · 地 址:屏東縣霧台鄉好茶社
· 古蹟級等 : 第二級 · 創建年代 : 西元1310年左右 地點 :圖書室

好茶莊( Kochapog 〞 an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霧頭山西方、隘寮南溪北側,標高約為 930 公尺的山坡上,居民屬原住民的西魯凱族群,在清代曾以「加者膀眼社」稱之,是一個具有明顯階級制度而自主性極高的族群。

好茶社的傳說是由六百多年前,由汐基八里基( shiki - Parichi )的神,靠一隻通靈的豹所引導,從大南社出發,率部眾來此定居。族人將聚落依傳統習俗分為獵場、漁場、農地以及住地,過著緊密的族群生活。

好茶的社會基本上以兩位世襲的大頭目 (Katangilan , Luluan) 為中心,並有由民眾選出的獵團、祭祀等組織以貴族和宗教世系,維繫著緊密的族群生活。好茶的住民將聚落依傳統習慣,分為獵場、漁場、農地以及住地。在住地範圍內又依西往東的方向逐漸發展,而有發源地吃熊大石處、靈屋、公墓、頭目屋、住屋、跳舞場、柵門等不同空間。村北並有水源地,整體空閒井然有序,足以反映好茶社的族群結構。

由於好茶村位處於山區交通不便,在民國六十六年到六十八年間遷村至西方的隘寮南溪北岸河階台地上,稱新好茶村,而與原舊好茶聚落有所區別。目前舊好茶聚落仍保存有完整的各期住屋約有一百五十餘棟,相關的靈屋、石柱等也保存完好,深具文化研究的價值。內政部於民國八十年指定為二級古蹪,也是國內唯一以原住民聚落而被指定的古蹟。

標題:原住民服飾團體照
日期:961231(一) 紀錄:康柔 地點:操場旁草地

內容:

從 10 月中旬學校確定要參加 2008 網界博覽會開始,至今也快有三個月了,這其間經歷了下大雨無法上山探查,也經歷了兩次山崩,我們都實地去紀錄過,尤其是第二次的大山崩已經過快一個月,到這個星期五就滿一個月,但是恢復道路通暢尚遙遙無期,看報紙報導要挖掘道路,清理落石需一百萬,而鄉公所並無此經費要求縣政府補助,我看要能再進去,大概已過二月份,我們只能期待能趕快。

但有些事情老師還是帶著我們持續進行著,今天老師要我們把自己最漂亮的原住民服裝帶來要照全部組員的團體照,排灣族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服飾,每一套都是 VuVu 或是媽媽一針一線、一顆一顆小珠串?起來,老師為要讓我們能有自信的站起來,所以曾帶過我們到台北表演,而這學期也到屏東市表演過兩次,我們的服飾上繡有很多圖案,大致以百步蛇、陶壺、人頭最多,其他像盪鞦韆、打獵這些圖案就會出現在頭目家的結婚禮服上,老師也告訴我們

百步蛇、陶壺、人頭等圖案,在以前是頭目才能有的,但是現在已沒有那麼多限制了。

老師聘請了施主任為我們每一個人照了個人照,及全體組員照了一些團體照,我們也做了幾個動作,老師會把它組合起來,作為動畫,可讓網頁能更生動、更活潑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