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排灣社

日人 鳥居龍藏 於 1910 年發表的臺灣土著族分類,以 Paiwan 從 Tsarisen 分出, Tsarisen 專指現在所稱的魯凱族, Paiwan 專指現稱的排灣族。至此,該族的名稱始告確定,直到現在仍為大家所採用。

「排灣族」的族稱是取自一個部落的稱號- Paiwan ,在排灣族的範圍內有兩個部落被稱為 Paiwa n,一個是在Butsul支群的領域,日據時稱 下排灣社,是大武山下的一個重要老聚落,位於隘寮南溪上游支流 I-ijabulu 溪左岸, tjuliljing 山之東面山腹,海拔 800 至 850 公尺處。另一個是在 Ravar 支群的領域中,該部落位於隘寮北溪上游支流 Kinidjaluan 溪左岸,大母母山西南方約八公里,海拔 780 公尺處, 日據時稱上 排灣社,以為區分。

從自然生態和文化活動空間來看,下排灣社比 上 排灣社更容易與外人接觸,故在 1647 年荷蘭文獻的 Pachiwang 社即是指下排灣社, 1736 年清巡臺御史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 問世,他是第一位對臺灣西部的原住民全盤整理的中國學人,在書中已見擺灣社一詞,而擺灣社亦是我們要探訪的下排灣社,在此支系原住民有許多的故事、神話均與下排灣社有關,可知下排灣社在探究排灣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性。而下排灣社即是今日的屏東縣瑪家鄉筏灣村。

Top